《聚焦新质生产力》走进“中国食用菌之城”
看牡丹江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数字赋农
加快培育菌类产业新质生产力
眼下,正值木耳菌培养的关键时节。在牡丹江市镜心湖菌业的生产车间,企业最新研发的镜心湖5号菌种,让木耳出芽齐、少筋,而且花朵大,前来参观、采购的菌农络绎不绝。海林市菌农王春生说:“最先进的生产工艺。黑木耳形状也好,它也好卖。”
过去,当地菌农都是各自买菌种单打独斗,费时费力不说,产量和质量还得不到保障。去年11月建成投产的镜心湖菌业,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菌类生产、加工基地,在这里,培育菌种像智慧工厂生产零部件一样,全程自动化;菌包生长所需的温、光、湿、气环境都由电脑来控制。相比传统模式能大幅提高产能和育菌能力,成品率达到98%以上。
镜心湖菌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忠明说:“把这菌种拿到工艺实验室里培养,做出芽实验,出芽率达到95%以上之后,我们才能把它放心地交到菌农的手里。”
在穆棱市,种植双孢菇同样告别了“看天吃饭”。眼下,每天从鑫北农业科技公司车间产出的800多斤双孢菇全都出口到俄罗斯。传统的种植方式,双孢菇的生产周期一般在3个半月,再加上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每年最多出两茬菇。现在通过工厂化种植,企业每一个半月就能收获一茬双孢菇。
鑫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纪新宇:通过数字化控制,将空气温度缓慢拉低至我们需要的温度,这一阶段,我们每小时降低0.03°C的空气温度。
除了数字化管控,企业还与高校院所展开合作,将当地农田剩余秸秆、家禽粪便,作为主要原材料经两次发酵用于生产,吃上“营养餐”的双孢菇菌肉肥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微量元素,被称为“植物肉”。作为牡丹江市重要的菌类种植基地,穆棱市下城子镇拥有木耳种植超亿元村悬羊村、工厂化赤松茸种植基地、白木耳种植基地和数字双孢菇种植工厂,形成了“多菌同兴”的食用菌产业格局。
穆棱市下城子镇镇长孙俊英说:“全镇大概有1200多户在种植食用菌,能达到3.2亿多元的年产值。”
今年,牡丹江市将实施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装备提升、主体培育等“六大行动”,推动食用菌产业向300亿迈进。
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于喜河说:“探索食用菌棚室‘光伏+’模式,建设牡丹江食用菌实验室,打造黑木耳大数据中心,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