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视协短视频大赛颁奖, 激发创作者创新活力

澎湃新闻2024-08-08 19:10:47  102

8月8日,“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第五届短视频大赛暨第三届大学生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文艺会堂举办。

第五届短视频大赛开场视频。(03:22)

为充分发挥短视频的传播优势,持续推动优秀短视频内容创作,在顺利举办四届短视频大赛的基础上,上海视协于今年3月启动了第五届“短视频大赛暨第三届大学生短视频大赛”。本届大赛分社会和高校两个竞赛单元,面向全国征集作品。

大赛以“美丽中国”为主题,分为“大地叙事”和“华诞颂歌”两个版块。其中“大地叙事”版块旨在促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倡导通过贴近日常的故事叙述传达中华文化,使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华诞颂歌”版块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旨在通过参赛者独特的视角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来繁荣发展、文明和谐、奋斗进取、开放包容的形象。

大赛自3月正式启动,历经三个月的征集,吸引了北京、山东、广东等22个省市40余家国内影视制作机构、短视频创作爱好者,还有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等143所高校学生的热情参与。共收到参赛作品3696部,其中社会竞赛单元3160部,高校竞赛单元536部。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涵盖了生活记录、艺术创作、社会热点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当代创作者的独特视角和创新精神。由业内专家、影视制作机构资深从业者、高校教授等组成的评委会围绕入围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进行了反复评议,最终产生67个奖项。

其中,社会竞赛单元评选出“最佳作品奖”6部,“优秀作品奖”8部,“好作品奖”10部,入围作品16部;高校竞赛单元评选出“十佳作品奖”10部,入围作品10部。另外大赛还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视觉奖、最佳制作奖和最佳系列奖各1部,优秀传播奖3部。主办方还根据参赛组织情况为8家单位颁发了优秀组织奖。

获奖者合影

评委们认为,今年的参评作品题材多样、类型多元、风格突出、视角新颖,作者更加关注社会议题与文化传承,尤其是高校学生作品所展现的创意趋势、技术革新以及文化价值,反映出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获奖作品中,有的以独特视角展现非遗文化之韵味,有的借恢弘画面展示大地风光之壮美,有的凭细腻镜头反映繁荣发展之盛景……这些短视频作品,既有对祖国倾注于心的爱,也有阐释新时代中国披荆斩棘的发展故事,还有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参赛者们用细腻的镜头语言记录大美中国的万千景象,通过小人物的普通生活反映新时代的发展成就。

荣获十佳作品的《如果锦鲤也冲浪》,其创作灵感来自央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主创代表、上海政法学院学生王硕昱说,“一开始在选题阶段,我们跟老师讨论的时候就在想,现在的纪录片有各种各样新颖的纪录片,那么我们的纪录片能不能通过什么方式,让它更加有趣呢?我们老师说你们拍鱼的话,为什么不能从鱼的视角做这个纪录片呢?”

通过这个方向剪辑的时候,团队想用第一人称让鱼自我介绍,但是结果发现这样做,不仅效果不好,又导致片子太过主观,失去了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

“后来我们上创作课的时候,老师讲到了央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纪录片,我本身也很喜欢这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他们通过‘短小精悍’的介绍,用迎合时代别样创新的方式,介绍了一个个文物国宝,我们的纪录片也正是以此为灵感,想用小而精的方式跟大家分享,原来锦鲤有这样的故事,原来纪录片也可以这样做。”王硕昱说。

荣获好作品奖的作品《格子里遇见非遗》,在众多作品中显得很特别,这部作品拍摄的是大墙内的服刑人员学习非遗技艺,传承非遗这一特别的主题。

主创团队代表安陈亮上台表示,“当初拍这部短视频,主要是为了让社会公众能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监狱管理背后的执法理念和罪犯的改造成果。从纪录片里,大家不但能看到对罪犯个人价值的重塑,更是对我们法治精神细节处的体现,这是非常清晰的。对他们的改变有哪些呢?在引入这个非遗的矫治项目的过程中,罪犯在创作当中,是通过了解和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回望自己改造和服刑的经历,深刻做到认罪、悔罪,从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种下守正向善的种子,这是我们改造理念新的方向和新的探索。”

获得最佳优秀传播奖《礼查饭店——影戏之沪上初见》的代表上海师范大学学生苏一心在谈到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主题时表示,“首先是礼查饭店在外滩,我认为,它是外滩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它旁边的外白渡桥、外滩,都是很多人会打卡的地方。第二点,我是一名戏剧影视编导专业的研究生,我本身就对电影比较感兴趣,在请教我们的导师龚艳教授和上海音像资料馆的龚伟强老师后,我们也知道了,礼查饭店有着许多完全不一样的身份,比如周恩来总理曾经在此避难;它是许多电影的取景地;同时,它也是上海一个证券交易所……我也认为,礼查饭店这些不同的身份,很适合短视频的传播,应该很受年轻人的喜欢。”

谈及为什么选择上海话,苏一心说:“我们拍这个短视频最重要的就是上海味,如何让上海味发挥得最好,这也是我们片子成功的关键,地方方言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载体,我认为,我们在这部片子里面使用上海话,可能会更多吸引到不一样的观众,可能会更多照顾不同年龄观众的需求。我们也希望可以借此片子,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喜欢并且热爱沪语和上海的电影文化。”

在颁奖仪式上,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谷好好,上海视协主席王建军,上海视协副主席宋炯明、王磊卿、陈梁、曹可凡、何婕、梁珺霞,上海市作协副主席杨扬,上海市评协副主席厉震林等领导和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王建军代表上海视协致辞,她祝贺大赛的获奖者,并表示上海视协将围绕全面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全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持续深耕短视频大赛这项品牌活动,把“做人的工作”这一根本职责与“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贯通起来,引导短视频创作者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为推动短视频创新发展,绽放新光彩,主办方在颁奖仪式现场举办了专题论坛,以如何通过短视频展现“美丽中国”为主题,立足新时代下短视频领域的新现象、新发展、新课题,邀请专家和本届大赛的获奖代表共同探讨短视频领域的创新发展与未来趋势,如何利用高质量短视频促进文化传播、展现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评选工作结束后,上海视协邀请了一批在业内享有盛誉的文艺评论家对获奖作品进行了文艺评论,在新闻媒体上发表了十余篇评论文章,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专家们透过获奖作品深刻分析短视频创作与社会关切的融合点,敏锐剖析优秀作品的精髓和闪光点,在兼顾广大用户观感需求的同时,坚守文化品质和主流价值底线,给短视频爱好者以创作启示,同时给受众健康、正确的精神导向。这些宣传举措充分发挥了大赛的带动效应和集聚功能,引导短视频创作者讴歌奋斗生活,刻画最美人物,讲好中国故事。

为进一步发挥文艺和志愿服务优势,主办方在大赛举办期间举办了九场短视频创作公益讲座,邀请具有丰富影视创作经验及深厚学术造诣的业内专家,走进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等高校以及土山湾博物馆、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松江区上艺书咖、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等公共场所,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优秀作品赏析、实战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短视频创作爱好者进一步拓展专业知识,提高短视频创作能力。讲座现场互动热烈,参与观众逾2000人,涵盖党政机关干部、高校学生、社区居民等多领域短视频爱好者。“上海文联”“文明静安”“浦东社区教育”等微信公众号以及相关高校的新媒体平台纷纷报道讲座活动,取得了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报名踊跃、反馈良好的活动成效。

后续,上海视协将联合东方卫视、看看新闻、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上海文广国际传播中心ShanghaiEye网站、东方明珠移动电视、百视通、哔哩哔哩、爱奇艺等媒体平台上广泛宣传、展播获奖作品,并推荐优秀作品代表上海参加“亚洲微电影节”等更高层面的赛事。通过本届大赛,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将进一步加强短视频创作力量人才的凝聚与培养,引导短视频创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创作出、传播好越来越多反映时代风貌,讲好中国故事的短视频作品,以实际行动打造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上海样本,展示中华灿烂文明蕴含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主办,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爱奇艺、上海都市乐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百视通网络电视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有限公司、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旅游时报社、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20202.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