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将是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各“山头”非常能打,而且是资历很高的将领。在他们当中,你知道哪位大将最为低调呢?
或许有人说徐海东,自1940年以后就离开前线,解放战争更是在后方休养,没有带兵打仗。被称为“徐老虎”的徐海东打仗可不含糊,如果不是因身体原因,相信会在华东战场上打得很有战绩,他的情况特殊。
实际上最低调的是王树声,他曾经是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军长。从军职上来说,职务仅次于徐向前。但从抗战爆发后,并不在主力序列任职,按说他是四方面军出身,129师主力就是四方面军2个军组建而来,他当个旅长不是不可以,但旅长分别由王宏坤、陈赓担任。
从隶属关系上,他属于129师,可一直负责地方武装的建立,并担任副职,如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太行军区副司令。到1944年,因徐向前身体原因,接替担任河南军区司令员,开始独当一面,负责豫西根据地的创建工作。
抗战结束后,李先念部与王震部以及王树声部组建中原军区,李先念担任司令,王震和王树声分别担任副司令。从资历来说,李先念过去在四方面军担任过军政委,从军职上来说是上下级,但从党内来说,李先念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就被增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王树声没有进入。
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王震率领的南下支队,还是王树声率领的河南军区,从兵力来说都没有新四军5师多,新四军5师有主力,也有军分区部队,而且他从1939年重返鄂豫边区工作,在这里的威望很高。从兵多领导兵少,从影响力大小来说,他担任司令是合适的。
虽然王树声担任副司令,可兼容1纵司令,实际工作在作战部队,而非军区司令部工作。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在组建的中原局领导班子中,郑位三为书记,李先念、陈少敏、王震、王首道为常委,王树声只是委员,中原局是负责辖区内党政军工作,
中原突围后,王树声率部突围到鄂西北开辟新区,李先念突围到鄂豫陕开辟新区。实际上这两个地方群众基础差,而且自然条件恶劣,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从兵力补充,从粮食、医疗等补给来说都是困难的,敌人派重兵围剿,部队坚持斗争1年,上级让鄂豫陕主力撤到山西晋城,后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12纵南下,王树声部一分为二,张才千一部抵达江汉开辟新区,刘昌毅率领一部抵达大别山开辟根据地,他本人因身体转战回到后方休养。
历经数月到晋冀鲁豫军区,又得知刘邓主力南下,就坐不住,要求到前线。他的内心是怎么的想法,不言而喻,因为在鄂西北开展工作进展不顺,如今大军到家乡打仗,他想尽一份力。
刘邓大军主力南下,鄂豫皖没有建立巩固根据地,要想站稳脚跟就要开辟根据地,负责地方工作,他不争不抢到新成立的鄂豫军区担任司令。军区下辖的主力是由1纵、2纵、4纵、6纵各抽调一部组建而来,实际上战斗力很强,并非地方部队升格而来。
自刘邓在大别山发起一系列作战,似乎都没有看到王树声的身影,或许在他看来,将鄂豫军区的工作开展好,就是对大军最大支持。他率领部队扩兵、征粮、支前,确保大军后勤保障工作。
鄂豫军区属于中原军区二级军区,与纵队是一个级别。直到1949年部队改编,主力部队组建兵团,从资历来说,担任一个兵团司令或者军区副司令也是可以的,像老部下陈锡联、杜义德、王近山都是兵团司令、副司令了。他依然在后方担任二级军区司令。
新中国成立前,鄂豫军区撤销,他被调去湖北军区担任第二副司令,此时的湖北军区与兵团同级,如果只看职务,也就是副兵团级。
1952年,被评为军委委员级,1955年授予大将。
如果从战绩来说,四方面军不少后起之秀战绩都不差,如许世友、陈锡联、王近山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的战绩很辉煌。但军队评级授衔,不仅仅是战功,资历,职务。毕竟部队的发展是由三大主力红军发展而来,红四方面军是一支劲旅,王树声是鄂豫皖地区创建者之一,在发展四方面军中起到的作用很大,这一点是不能磨灭的。
就如红25军徐海东一样,尽管在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近10年里,离开一线战场,可他将一支部队带出来,而且成立红15军团,也称为红1方面军以及115师重要组成部分,部队走出像韩先楚、刘震、陈先瑞等著名的将领。
1955年,王树声担任总军械部部长,1957年后改为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一干就是十多年,可以说从抗战爆发到1974年的几十年里,一直都很低调。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7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