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杨博摄影报道
“小王,这个发票给你报销一下。”5月24日,在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王梦玲正在接收同事的农机维修发票,并清点、整理、收纳等,准备下一步工作。
1996年出生的王梦玲,在成都读完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崇州工作。此前她曾当过职员、开过店,最终在2023年选择加入合作社,回到农村,成为一名农业职业经理人,目前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包括农机购买、维修、采购种子。播种、插秧、耕地、植保等等,种田每一步前后的准备工作都离不开她,每一件事她都要亲力亲为。
掌管后勤保障前方农事顺利进行
进入五月后,是每年田间最忙的时候,农民要忙着收割田里上一季的小麦,收割后要将小麦及时烘干入库;然后及时整田、施肥等,为下一步插秧做准备。
每天早上7点,王梦玲来到合作社后,她先到仓库里,蹲下拿起一把麦子,查看是否有发霉、发芽等情况,然后再去检查烘干机的情况,确保当天小麦的烘干顺利进行;有时,她也会先到田里,看看小麦和插秧的情况,及时安排人收割小麦或秧田除草等工作。
作为合作社的“大总管”,王梦玲负责的工作很多,大到购买种田需要的农机(无人机、插秧机等),联系专业团队收割小麦、水稻,安排人进行植保、打药等田间管理工作,对接企业决定下一季种什么品种的粮食等,小到农机维修的发票报销等,可以说前方农事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她背后的努力。
人工种地带机械化作业种地更轻松了
“以前种田真的很辛苦。”王梦玲回忆道,在2006年她10岁的时候,到了农忙时节,为了抢农时,全家人一起出动到田里插秧,一亩地要从早上干到晚上。
她说,以前插秧、播种、施肥等,主要都是靠人工,不仅辛苦效率也比较低,现在从整田、种植,到插秧、施肥,再到收割、入库等,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同时,崇州建设高标准农田后,以前的小田都变成了连在一起的大田,更方便机械化作业。
此外,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入股到合作社,每年都能拿到一定的分红,还能外出打工或者再做一份工作,大大增加了全家的收入。
回村成为新农人是一种传承
农业职业经理人是一种全面性人才,目前王梦玲的主要工作是“内功”,但是“外功”的修炼也必不可少。她说,目前虽然是农忙,但她每个月都会到地里学习田间管理技能,农闲时会增加学习的频率,主要学习看农作物的长势、是否有病虫害、是否缺肥等,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造成农作物损失。
她说,以最近学习内容为例,目前田里正在进行插秧工作,相对应的学习内容主要是秧苗的养护,包括除草、施肥、打药等,下一步还会学习水稻相关的管理内容,为接下来做准备。
说起回到农村的原因,王梦玲坦言,最开始是想找离家近的工作,后来发现,农村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建设农村,她也想尝试下这份新型工作。“接受这份工作后,虽然很辛苦,但很充实、很有成就感,看着家乡越来越好,肩上也有一种传承的责任。”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6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