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了。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 多数时间是统一联合, 但也时有分离战乱。从分离到统一,乃是历史的进步。四川, 在祖国统一的进步事业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一、秦汉统一全国的重要基地
先秦时期:四川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蜀是雄居西方的“戎翟之长”。据郭沫若讲, 我国较原始的民族分三六支:东边的叫夷,殷商是这一支的发展;北边是以黄帝为首 的狄,后来的禹也是这一支的发展 ,西边是以神农炎帝为首的戎,四川是西戎的活动地,也是戎,狄交往的地方。故炎、黄两族长期联合,并在合作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黄帝与西戎女螺祖的联姻,夏禹和西戎女涂山氏的联姻,就是这种联合的反映。恩格斯说:“ 结婚是一 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
商周之际,由北狄发展起来的周武王,联合西戎的庸、蜀、羌、鬃、微、卢、彭、淡八个方 国,于公元前1046年,统率大军, 一举灭掉了商纣王。 《四川郡县志》说:八国之“地皆在 蜀境” ,虽不可尽信,但《华阳国志· 巴志》也说“ 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 著乎《尚书》。” 还具体说:“ 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 舞也。” 却是很有说服力的。足见武王伐纣的主力是四川人,并且打得很出色。
秦的统一时期;秦在统一全国前的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出兵统一了巴蜀。巴 和蜀是当时四川境内的两个奴隶制国家,二国于公元前316年发生战争,巴国求救于秦。此 时,秦正准备攻打楚国,许多人不赞成向巴蜀用兵。独司马错认为:“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 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翟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 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被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 海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 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司马错还以十分肯定的语 气说道:“ 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司马错这个“ 富国”、“ 强兵”、“王天下 ”的论述, 说服了秦惠文王。
秦王立派张仪、司马错, 都尉墨,将兵从金牛道攻蜀,灭蜀的同年,又顺 势进兵攻灭了巴。秦取巴蜀的意义十分重大。首先是巴蜀由奴隶制一跃而为封建制;其次是秦的本土增加了一倍以上,除关中粮区外,又增加了一个成都粮区,有了统一全国的物质基 础,为秦以后处理六国领土提供了经验。因秦统一巴蜀后,曾多次出现叛乱,当秦在其地实行郡县制后才稳定了局势,秦昭王时,又有李冰父子治蜀。李冰在治水的基础上,修筑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土。巴蜀经过秦近百年的移民开发和治理,成为秦统一全国的重要基地。
西汉的建立时期: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这股起义烈火烧毁了秦的暴政。刘邦和项羽这两支灭秦的主力军在关中会师。项羽自恃强大,自称西楚霸王,却把刘邦封到僻远道险的巴蜀去。“立沛公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 中,都南郑。”并向刘邦说:“ 巴蜀亦关中地 ” 。
在刘邦受封的三郡中,既有成都平原,还有一个汉中盆地,农业经济都比较发达。而且不是反秦的主战场,它的经济也未遭到破坏。刘邦在萧何、张良、 韩信等人的辅佐下,利用三 郡的人力物力,组编部队,“ 暗渡陈仓 ”,袭取了项羽所封的三秦王的土地。萧何移住栎阳, 负责后勤。刘邦则继续东进,百折不挠。刘邦得到诸侯之师和巴蜀粮饷的优势,即史所谓:“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方船而下”,最后在垓下一仗,项羽彻底失败,刘邦取得了完 全的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
四川为什么会成为秦汉统一全国的重要基地呢 ? 我们首先还是从经济上看。经济是基础,没 有这个基础就不会有文化、政治等上层建筑,没有这个基础也很难进行战争的较量。
从广汉三星堆古遗址的发掘情况看来,四川远在殷商以前就发展起来了,它的经济文化也与 中原不相上下。因此它有资格参加早期的戎狄联合,它有力量帮助大禹建夏;它更有可能倾 其全力帮助武王剪灭商纣,建立西周。至于秦汉的建立,四川经济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了。司 马迁在《史记· 货殖列传》上把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即“山西”、“山东”、“ 江南 ” 及“ 龙门、碣石北”。古四川与关中平原当然是山西这个经济区,这一点在司马迁的论述中也能得 到证实。当司马迁谈到周秦以来的首都之地的山西关中平原时,又把巴蜀联在一起论述。 这 也难怪项羽和范增向刘邦说:“巴蜀亦关中地 ”也。秦汉以前三大粮区在司马迁划的山西和山 东两区内:即“山西”区内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山东”(此处的山是指华山)区内的山东(此处的山是太行山)平原。
山东平原是以荥阳东为圆心,到海边为半径的一个扇面。北起济水出海口,南达淮水出海口,是古代黄河长期南北摆动形成的冲积平原。关中平原是西起“ 汧、雍”,“ 东至河、华” 的八百里秦川,是周秦汉唐的立都之地。成都平原经过秦李冰和汉 文翁的治理后,岷、沱二江上游的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农业生产很好。平原所产粮食是平 时接济关中, 战时充做军需。秦汉在发迹之初都是既有关中平原又兼有成都平原,控制了全 国三分之二的粮区。因此秦取巴蜀后达到“ 富国”、“ 强兵”、“ 王天下” 的结果。刘邦得之则将“ 蜀汉之粟方船而下”,消灭项羽。《史记· 萧何传》 也说:“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 何以丞相留守巴蜀, 填抚谕告,使给军食” 。 因此,后来诸葛亮说:“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成帝业。”
其次是人力。生产要人,打仗也要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中国的西北和西南是最早从 海里脱颖而出成为陆地的,因此是早期人类活动的地区,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四川处在 西北与西南之间,是历史上我国民族迁徙必经的“ 走廊 ” 。所以,戎狄不但在这里联合东进,而且是一支所向无敌的劲旅。黄帝得之可以东灭蚩尤,大禹得之终成夏业,武王得之则“歌舞以凌殷人 ”。秦在取得巴蜀39年后,由张若帅巴蜀兵伐楚,取楚的巫郡及江南地,设置 了黔中郡。
刘邦王巴蜀汉中不久,就可北取关中,东击项羽。他取关中的精锐部队就是四 川的巴渝人组成的,部队的头目范目就是今四川阆中人。为了表彰范目东灭三秦的战功,刘邦封他以长安建章乡侯, 阆中慈乡侯,渡沔县侯,人们称范目为“亡秦范三侯”。跟刘邦转 战至荥阳的将军纪信,是今西充纪岩乡扶龙村人。 刘邦在荥阳曾被项羽包围,无法脱身。纪 信假扮汉王降楚,使刘邦得以突围而去,纪将军也因此被项羽烧杀。此外,萧丞相还在蜀汉“收其精锐,以补伤疾”。
最后我们还当从四川的形胜地利上看。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控制四川即可威胁长江中下游的政治势力,戎狄联合,可以从西北两方向东南进攻;秦得巴蜀后就从西北两方向楚进攻,也就是司马错说的:巴蜀“ 水通于楚,有巴蜀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 楚地可得”。刘邦 有四川有三秦之地后,也是从西北两方威胁西楚项羽,最后取得决战的胜利。
二、四川是西晋至北宋统一和控制南中国的必争之地
西晋的统一: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和诸葛绪等帅17万人,分三路出兵,灭了蜀汉。265年西晋建立之后,司马炎立即着手伐吴统一全国的工作。西晋一面先后派文武双全 的羊祜、杜预到吴的北边荆州前线都督诸军事;一面又派王濬到四川做益州刺史,监梁、益 诸军事,在吴的西上首进行战争准备。王濬在川加紧造船和训练水军。王濬造的大战舰有 120步长,可容二千余人;船上起层楼,建木城,可骑马往来。王濬的准备工作就绪后,上书晋武帝,请求伐吴。
公元279年,西晋发兵20万,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总统六路军马,在下至金陵,上起益州的千里江防上同时出击。平东将军王濬,率领益州水陆军及梁州三水胡 军共七万多人,顺江而下,大败吴军,十天左右,便与其他几路大军合围武昌,吴的行都武 昌投降。此时王濬的军容甚盛,兵甲满江,旌旗蔽天,威势无比,吴人均望旗而降。割据几 十年的东吴灭亡,全国又归统一。
南争北夺中的四川:西晋统一不久,出现了八王之乱,全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四川发生了 流民起义,建立了“成汉 ”政权。公元 316年西晋灭亡,接着是东晋建立。公元345年,东晋派桓温都督荆、司、 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桓温为了确保东晋的安全,为了保证北 伐,为了达到他控制东晋朝政的目的,于公元347年起精兵万人伐蜀,笮桥一战,成汉兵 败,李势投降。
公元354年, 桓温北伐失利退回南边后,前秦苻坚在王猛的辅佐下,很快强大起来。前秦要 消灭东晋统一全国,于公元373年, 派杨安和毛当攻取了东晋的梁、益二州。
公元383年,苻坚在淝水战败,北方又四分五裂, 四川自然又回到东晋的手里。
公元405年,东晋参军谯纵,乘兵变之机,在侯晖与阳昧的支持下,投靠后秦,割据四川建 后蜀,自称成都王。
公元412年,掌握东晋政柄的刘裕,派朱龄石帅兵二万,分三路伐蜀。第二年灭后蜀,四川 重归东晋。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建宋,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朝萧梁时,四川的武陵王萧纪, 趁侯景之乱在成都称帝,井出兵三峡,要夺取他哥哥湘东王绎萧的政权。湘东王则向长安的西魏求援。西魏丞相宇文泰说:“取蜀制梁,在兹一举”。遂派大将尉迟迥率兵一万二千,骑 万匹,从大散关进川。守成都的萧纪第五子宜都王萧圆肃于公元553年八月投降,四川从此 一直在北朝手里。
从东晋以后的史实看出,如四川在南朝手里,南朝就无灭亡之忧,南北就出现相安的状态。 四川如控制在北朝手里, 南朝就面临大的战祸,甚至灭亡。
隋的统一:隋文帝杨坚为了灭陈,统一全国,下令杨素在四川做好战争准备。杨素利用四川 的人力物力,在永安(今奉节白帝城)大造战船。船分三等,大的叫“五牙”,有楼五层,可 容战士八百人;次一等的名“黄龙”,可载战士一百;其它则是许多不名的小船。在各方面都 有准备后,于公元588年起兵伐陈,总兵力50万,由杨广任总领,兵分八路,同时出击。虽说兵分八路,但陈的主力却在汉口以上,故灭陈的硬仗在长江上游,行军元帅清河公杨素带 的四川兵就肩负了这一重任。
杨素从三峡出兵,与吕忠肃带的陈兵打了40余仗取胜。四川兵 能攻善战,勇猛顽强,《资治通鉴》说, 陈人看到益州兵就害怕,称杨素为“ 江神”。四川 兵不但在隋王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功劳卓著,就是在陈亡后,消灭地方残余势力的反抗的战斗中,亦屡建奇功。杨素本人也因所帅川兵的战功而进爵为越公。
大唐的统一:李渊在长安称帝后,拜宗室李孝恭为山南招慰大使,派他带兵入川。孝恭迅速 攻取巴蜀30余州,为大唐收取了四川。李渊拜孝恭为信州(今奉节)总管,进爵赵郡王。令 其准备南中国的统一工作。
当时南中国最大的割据者是萧铣。铣是梁室的后裔,受董景珍等人的支持,于公元618年在巴陵(今湖南岳阳)建梁称帝,后迁都江陵(今湖北江陵)。梁地东起九江(今江西九江市),西抵三峡(今四川三峡) ,南尽交趾(今越南河内),北距汉川 (今陕西汉水), 相当于今两湖、两广及江西等省。梁有兵力四十万。
李渊为了消灭这个割据势力,还派当时第一流的军事指挥者李靖为行军总管,入川协助李孝 恭。孝恭与李靖共同策划:除加紧训练水军、赶造战船外,还将巴蜀酋长子弟全部召来,以 听军用。公元621年,李渊下令,以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以李靖摄行军长史, 统12总管,发巴蜀兵,进击萧铣。萧铣兵败,被围江陵,最后投降。“ 南方州县,皆望风款附 ”。两 年后,辅公祏叛据丹阳(今南京),称帝号宋。李渊又令:李孝恭率水军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李靖至宣州(今安徽宣城),合兵攻灭辅公祏, 平定江淮一 带。
唐高祖李渊,对李靖、李孝恭率领巴蜀兵统一长江流域的功劳特别赞赏。李渊说:“ 靖乃铣、公祏之膏肓也,古韩、白、卫、霍何以加 ”。史称李孝恭“ 独有方面之功以自见 ”,亦指 此事。
北宋的统一:赵匡胤移鼎周室,待政局稳定后,着手规划全国的统一。统一的步骤是先南后 北,统一南边也是走历史上的老路一一 先取四川。964年,北宋以后蜀用蜡书交通北汉为理 由,起兵六万,由王全斌、刘光义等率军分东、北两路向四川的后蜀进攻。宋兵进展神速,前后总共才66天就兵围成都,孟蜀投降。北宋有蜀后,可以从西北两方威胁中国东南的割据 政权。也可以从西南两方威胁山西的北汉,这个形势对北宋十分有利。
北宋取川收利最大的是在经济上。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的记载,北宋取川后, 将后蜀的仓库一扫而空,其重货铜布用船运至湖北江陵,然后转运东京汴梁,轻货绸缎由士 兵搬运,每40挑编为一组叫纲,号称日进。用了几年的时间才运完这批财物。这笔巨大的物资财富,是四川人民对北宋统一战争的特大贡献。
此后,北宋于公元971年灭南汉, 975年攻取南唐,978年收降吴越,979年攻下山西的北汉,全国基本统一。
三、南宋以后的四川
四川地位下降浅折:四川在南宋时期的地位还很重要。南宋之所以能够支撑150余年,正是 因为有四川在人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援,有四川这个战场的胜利。从而迫使金人只能在秦岭 以北活动,强悍的蒙古骑兵也一再受挫,始终不能收两面夹击以破临安的效果。
此后,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经济是北方先发展,南方比较落后。而地处长江、黄河上源之间的四川地区,却早于南中国其他地方先发展起来,成为秦、汉时期全国的三大粮区之一。东晋及南北朝时期,北方多 战乱,人口大量南移,带来北方的先进生产技术,江淮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僻处西南的四川,也基本上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它的经济不但未遭到破坏,反而有一定的发展,到五代十国之时也还保持着“ 扬一益二” 的地位。
四川正因为有这个经济地位,才能在南北朝以后 的大统一中发挥作用,才能支撑南宋150余年的战争之需,中国历史到北宋以后,南方农业经济超过北方,此后则一直保持着这种趋势,再也不可“ 逆转 ” 了。这时四川的经济虽也在继续发展,但与高度发展的江南相比,它的地位和经济比重就不如前了。
在经济转移的同时,中原王朝的边患重点也由西北移向东北。随之,中原王朝的首都也由偏 中国西北的长安移到东北的北京。因此,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供应主要靠江南, 不像汉唐那样依靠巴蜀的供给。如内地发生战争,也取南北出兵的办法解决,不取从长江上游四川出兵的老办法。从隋炀帝始开凿的大运河,到元代则完全形成,这是南北运兵运粮的 主要交通干线。有了这条干线,更不必远求西南的四川了。
首领西南:宋以后,四川的地位虽然下降了,但还居西南的首要地位,它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都居云、贵和西藏之首,乃至中国西部之首。故统一西南,往往从四川开始。
元世祖定都北京,鉴于蒙哥在钓鱼城的惨败,从北面出兵,直赴临安,消灭了南宋,却把四 川作为统一的难点,最后解决。这也是四川战略地位下降的表现。明太祖定都南京,北上消 灭元朝,逐渐统一南北各省,到公元1371年才派汤和与傅友德,分东北两路向四川的大夏 政权进攻。傅友德一军进展非常顺利,出大散关,走陈仓道,很快就军至汉州(今广汉)。大夏见成都危急,速调守瞿塘之兵向西北增援。汤和的东路军则乘机攻入三峡,取了重庆。 大夏援西北之军还未至,成都已被傅友德攻下。明统一四川后,造成了解决云南的条件。明 在两次政治解决都失败后,于公元1381年派定川功臣傅友德为征南将军,出兵30万。分两 路入滇,平定了云南。
清朝统一西南和后来平定吴三桂,也是从四川入云、贵的。清代的四川不但首领西南,有时还兼及西北。在1840年后,由于列强入侵,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四川在近代革命 中的地位比较突出,对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四川以其优越的地理形势,丰厚的物产资源,勤劳的各族人民,对祖国统一的历 史贡献颇多。早在黄帝、夏禹之 时,四川的西戎与北狄联盟,成为入主中原的重要力量。在后来武王灭纣、秦定中国,汉败项羽,以及在西晋、隋、唐,北宋统一南中国的事业中, 皆起了巨大作用。只是到了南宋以后,由于中国的经济重心东南移,战略防御东北移,四川昔 日的地位才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