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5日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半马,7月16日开启报名,本地参赛者是550港币,非本地参赛者,要么85美元,要么610元人民币。
报名费标准跟去年比,并没变化。去年,“马拉松江湖”曾在《港珠澳大桥半马的报名费,都不是个事儿》一文中说了这个赛事的落地不易,以及报名费与内地赛事的差异。
今年重提此话题,盖因一年来,国内马拉松大多数赛事的生存不易。
这一年来,在相关文章中我也多次提到,主办方能给予的办赛费用支持越来越少,甚至没了;赞助市场,一些对赞助马拉松挺热衷的行业自身难保,新的又难找。对于很多赛事、运营商而言,真是一种煎熬。
恐怖的是,我们的马拉松,仍处于一种内卷中。
在7月初的2024年广东省路跑工作会议上,碰到了不少老朋友,聊起当下的办赛环境,都想打报名费的主意,可是涨不涨报名费,又不是赛事和运营商说了算的。
在很多不了解马拉松的人看来,办马拉松是赚大钱的事。在国内,还真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的马拉松,还带着福利性质呢。优质赛事资源,还都在国资背景的运营商手上。大量的中小赛事,对运营商而言,赚个辛苦费而已。
我们的报名费跟外面的比起来,那是相当亲民。港珠澳大桥半马的报名费,那是香港的赛事报名费标准,就在身旁,比我们的两场白金标赛事,都高出几倍了,眼红不?
不投入,无口碑
任何一场跑者体验好的马拉松,背后都是拿钱砸出来的。有些钱你能看出来,还有些,你根本察觉不到。
比如说在深圳办马拉松,安保费居高不下,大几百万。以去年深马报名费200元计,报名费总收入400万元(实际上肯定到不了),就还不够支付安保费呢。而在其他地方的一些中小赛事,总的运营费用,可能就几百万。
赛事让你感觉到好,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是投入的结果。想让志愿者更专业,更负责,就得多培训、多补贴。赛事物料上更不用说了,你的完赛奖牌只有十来块钱的预算,能跟二三十元的比吗?
很多赛事所谓的主办方高度重视,都是源源不断的隐形支出,就看是算在赛事头上,还是职能部门自我消化了。
马拉松的持续性发展,取决于产业的良性发展,而不是寄托在主办方兜底。大家都看到了,去年到今年,很多地方在办马拉松上态度相同:没钱,运营商你觉得能做就接。
以东莞马为例,以前办过的那几届,当时有那个底气,大家都通力配合,最后产生的费用,由主办方统一买单。这样的办赛费用,超过三千万也没什么意外的。
今年,主办方拿出500万招标,让运营商去折腾,不会在公共资源方面再掏钱了。运营商是靠干活赚钱的,不是抱着赔本的打算去办赛的啊。
办赛成本的三大来源,主办方兜底、赞助商赞助、跑者报名费,前两者都严重萎缩,难怪涨报名费会成为大多数赛事的共识。
不深耕,无品牌
在涨报名费这事上,谁都想,谁都不想做出头鸟。
所有赛事,都盯着几场头部赛事。所以说,去年上马从100涨到150,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行业。国内全马的正常价是200元,仅为港珠澳大桥半马的1/3。
大家看着北马,你以为北马不想涨吗?那涨不涨,谁说了算?听政府的,作为赛事主办方,考虑的层面很多,可能更多地顾忌到,涨报名费引发的反应。所以我听到的消息,有些马拉松的涨报名费方案报上去,都被打回来。
只有将马拉松办成品牌,形成区域或全国性的影响力,局面才会好过一些。这样的难点在于,需要一个稳定的运营局面,深耕。否则一年一招标,让运营商疲于奔命,哪有精力考虑赛事的品牌效应。
国内跑者长期以来,对赛事的期待值,是十分高的,且趋向完美。这两年我的参赛体验,我们的马拉松已经相当棒了,不能再吹毛求疵了。不信你就报个港珠澳大桥半马,看看如此报名费下的赛事,体验感能到一个什么程度。
面临难以涨报名费的困境,赛事又要积极地寻找出路,做减法或许是一种无奈之举。这同样是需要有赛事“带头”,比如报名费不变,不提供参赛服装,你想要,加钱购买。
国内马拉松,从管理部门的定义上,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能只是为数不多的几场头部赛事,众多赛事都需要找到健康的运营模式,不能每年办赛,都是挣扎在生存线上,那谈何高质量发展?
港珠澳大桥半马的610元报名费,相信让内地很多赛事艳羡不已。背后,则是马拉松产业如何更合理、理性地步如健康发展的一种选择。我们还在想办法、摸索,也相信会在各方努力下,能找到自己的路,而不再眼红别人的610元报名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3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