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极罕之战国《宋·大型圜钱》暨鉴赏

古韵燕蜀收藏2024-07-15 07:22:07  51

宋字记地有圜钱 战国遗存仅见品

钱,是于战国中晚期先后铸于周王畿、魏、秦、赵等地的一种圆形圆孔钱,其铸相制式为面背无廓,边缘斜切,面小背大;穿孔斜入,正面大于背面(后仿私铸皆不及此)。其形制大小不等,面文多种多样,主铸材质为青铜,是中国历史上货币制式由布、刀币向方孔钱过渡时期的货币样式。

在之前的若干泉谱录载之中,已知圜钱的铭文大约有十余种,面文字多者几字,少者只有一个字,主要是记地纪名,形制大小不同,遗存则有珍亦有普,甚至也有如“共屯赤金”、“东周、西周”曾被授爵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品。

而事实上,圜钱的铭文远远不止过去所见的十余种(本人已经首发公展过一些,可翻阅)。自春秋时期开始,作为记地纪值纪名形式多样的货币之铭文便是多种多样,不胜枚举。同时,有些铭文从出现在最早的空首布上后,还不断出现在后期不同制式的布币上。因此,就战国时期的货币铭文来说,无论其制式有何变化,出现某些相同的记地等铭文,便毫不奇怪了。

在经年的猎泉过程中,愚有幸猎获到铭文“宋”字的圜钱,乃为仅见而一直未曾公开披露。而就“宋”字铭文来看,应为记地宋国(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86年),在战国三孔布上即有宋子铭文。因此,作为纪地之 “宋”字,出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圜钱上,便不奇怪了。 是故,今日赏泉,不再秘藏,特将其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实物实证,并首发于此公展鉴赏,以飨泉界泉好。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仅有一个“宋”字,置于穿右,大篆书体。可见其字笔划纤细,字形大小适中,笔划合规,整体书相规矩,凸显古朴之意。无需细表,品文识书,本品“宋”字铭文,记地宋国,其出现在圜钱上无可置疑,乃为其时官炉铸品,其门得开,无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规整有加,其直径约为40.51毫米,重约17.29克,铸体较为厚实,圆形圆孔,无廓平背。其中,面孔斜入大于背孔,轮边斜切面小背大,正是具备到代圜钱制式之典型的穿口轮边特征。续可见其地章平整,穿孔轮边皆为干净,文字笔划纤细,干净无粘连,深竣而清晰,鼓凸亦是自然有度,可谓不高不低恰到好处。如此,观铸识体,无需多言,本品之铸相具备官炉所铸正品品貌,铸相工整干净,伪不可及,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锈相已近熟坑之貌,些许老绿锈点染,红斑崭露,乃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于陕西咸阳坑,已有近四十多年时日。续可见其身锈痂裹缚,皮壳叠嶂,包浆凝重而老道,分布深浅相间,凸显自然。续可察其锈痂皮壳老而弥坚,一派横秋老气之相,千年岁月磨砺之特征一目了然。察其材质泛红,乃青铜质地确定,铜色更是十分的自然陈旧。藉此,无需赘述,辩锈识浆,本品锈相可谓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任天下之新伪概不可得之,其大门洞开,正是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枚“宋”字铭文圜钱,三相一材,一眼开门见山,毋容置疑,是为真实到代之品当可确定。而此铭文圜钱的发现,为战国圜钱的铭文再添一种,对于我们认识研究圜钱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收藏来说,亦是价值颇高。

总而言之,它的亮相,将使我们能进一步深入了解战国圜钱的铸制情况,一改谱载圜钱铭文品种长期以来皆无大的改变与充实之情况。而至于为什么发现很早,直到现在才披露,这里不讲故事,泉事复杂,披露早迟各有其因,无论披露早迟,皆只能是看其三相一材实物如何,是否过关,而非披露于何时矣。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2802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