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泰国又出一部爆款。
本土上映14天,票房轻松逼近700万美元,而后几乎席卷了整个东南亚市场,疯狂刷新纪录。
大陆尚未宣布引进,豆瓣评分就已飙升至8.9分,乌鸦觉得还有上涨空间…
这是一部,堪称年度催泪弹的影片。
有的电影院,甚至在散场时给观众发纸巾,真是又贴心又好笑。
又或许,这是乌鸦第一次,在预判了电影套路的情况下,仍然果断给出五星。
一部泰国电影,居然把所有中国家庭难以启齿的内部隐痛,拍得如此透彻——
《姥姥的外孙》
故事发生在曼谷的一个华人社区。
一位79岁高龄的独居老人,最近遇到了蹊跷事。
平时从来不会来老屋看她的外孙明仔,竟然拖着行李主动找上门,说要照顾她一段时间…
明仔20多岁,大学辍学,没有工作,整日沉迷于游戏世界,过着摆烂啃老的生活。
这样一个年轻人,为何突然孝心上线呢?
原来,前几日外婆在祭祖时晕倒,送医后竟确诊结肠癌四期,最多还有一年时间。
明仔的两个舅舅是典型的语言巨人,平时只要涉及到陪护问题,二人总会借故推辞,即便老人病重也不例外。
担子再次落到了明仔母亲的肩上。
化疗非常痛苦,姥姥又常年一个人生活,接下来的日子肯定很煎熬。
明仔开始琢磨起一件事:如果这段时间过来照顾姥姥,代舅舅们好好尽孝,那么姥姥最值钱的遗产,也就是那栋老房子,最后一定会留给自己…
这笔亲情买卖最后能成交吗?
《姥姥的外孙》由帕特·波尼蒂帕特执导,Billkin马群耀(《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主演,豆瓣评分高达8.9。
影片4月份在泰国上映后票房表现强劲,而后被多国引进,已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等国票房最高的泰国电影。
目前,中国大陆还没有明确的引进计划。
前几天,乌鸦在香港观看了这部躺在“必看片单”里多时的电影,放映期间,细碎的笑声和此起彼伏的啜泣就没断过。
如果你厌倦了家庭题材的缓慢沉闷,那么这一部绝对会是你无法抗拒的电影。
难得亲情部分不煽情,轻巧的悲伤交融着沉重的欢乐,往观众的胸膛射出一颗颗温柔的子弹…
《姥姥的外孙》没有太多私人化的表达,而是将许多社会热点投放到一场经受道德审判的“遗产争夺战”里,极具现实意义。
比如,传统孝道、重男轻女、临终关怀…
导演帕特是90后,才33岁。
他曾是一名电视工作者,后来靠自学迈入了影视圈,最被人熟知的作品是剧版《天才枪手》(豆瓣8.3分)。
《姥姥和外孙》是他执导的首部故事长片。
帕特·波尼蒂帕特 Pat Boonnitipat
一位青年导演,首次接触大银幕就敢于挑战涉及诸多沉重话题的电影,且驾驭得游刃有余,实属难得…
虽是大银幕首作,但马群耀在影片中完成了一次出色的表演,准确演绎了一个夹在亲情和多种价值观之间,左右为难又迷茫无措的满级废柴。
尤其是明仔贡献的笑料,稀释了剧情的酸苦,调节了节奏,成为全片的一大亮点…
马群耀(普提蓬·阿萨拉塔纳功)
饰演明仔姥姥的演员,名叫乌莎·西姆库姆。
她是一位素人,没有任何表演经验。
但她会用功地抄写剧本,把握每一句台词的情感张力,还经常对着镜子练习自己的戏份。
影片中,她的表演细腻生动,让很多网友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姥姥或奶奶…
乌莎·西姆库姆 Usha Seamkhum
俗话常说:隔代亲。
明仔小时候,的确如此。
明仔的存在为姥姥消解了不少暮年的孤独,祖孙二人的欢笑声,常常填满空荡荡的老屋子。
自从某一天,明仔离开姥姥家,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两种生活渐渐泾渭分明…
明仔成长于一个钱和成功画等号的时代。
他的母亲在超市打零工,收入微薄,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紧巴。
久而久之,这种环境让明仔产生了不劳而获的想法——吃孝道饭。
一个是粗心浮气的大男孩。
一个是吃了一辈子苦的执拗老人。
共处同一屋檐下,必然会催生出特别的化学反应。
比如,明仔不想排队,于是跑去另一个摊位给姥姥打包了她爱吃的炸鱼。
但姥姥吃了几十年,一眼便认出买回来的炸鱼不对,说什么都不肯吃。
而当明仔气喘吁吁地拎着重新打包好的炸鱼回到家,却发现姥姥已经把刚才的炸鱼吃光…
比如,姥姥让明仔烧热水,给观音敬茶。
明仔为了省事,竟然用微波炉加热冰箱里的冷水。
这一波“大不敬”操作可把姥姥气坏了…
也正是这次目的性极强的靠近,让明仔有机会亲眼看到,那种淌满无声孤独的生活。
每天凌晨三点,姥姥都会准时起床,拉着小推车到附近的市场卖粥,多少年来未曾变过;
每周末,家人都会来姥姥家团聚一次,姥姥总会提前准备好饭菜,换上花衣裳坐在门口等候;
有时候,姥姥也会梦到身故几十年的爹娘,半夜起床在观音像前诉说积压在心底的思念。
世界奔腾向前,子孙散落各处,而姥姥却被遗忘在原地,独自等待,默默衰老,迎接生命的凋亡…
姥姥养育的三个子女,各有各心。
其中,长子最受疼爱。
他小时候生过一场病,焦急的姥姥在观世音面前立誓,求菩萨保佑儿子健健康康长大。
从那时起,最喜欢吃牛肉的姥姥,一辈子再也没有碰过牛肉。
成家立业后,长子只听得进老婆的话,买了大房子却从没有带老人参观,每次团聚总是第一个离场,遗产仿佛成了母子之间最后的羁绊…
姥姥是潮汕移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明明次女懂事最早,辍学帮家里分担,却始终得不到相对应的认可,变成隐形人。
但这些年,投入最多精力照顾母亲的,也是她…
影片中,姥姥提醒女儿不要吃冰箱里的过期食物,怕女儿遗传自己的结肠癌。
女儿的回应,简直把观众的心戳得稀巴烂:财产留给儿子,癌症留给女儿。
这不知是多少中国女性,或者说多少代华人,挣脱不掉的宿命、医治不好的顽疾…
而姥姥自身也是传统思想的受害者。
她有一个特殊的夙愿——
为自己买一块风水绝佳的墓地。
她觉得,如果墓地的环境好一些,后代会更愿意来看看她,同时也显得子女孝顺,旁人不会说闲话。
一块风水绝佳的墓地,少说也要100万泰铢。
姥姥想起,爹娘去世后遗产都归哥哥所有,光唐人街的房产就卖了几百万泰铢,哥哥现在住着大别墅,生活相当富足。
于是,姥姥带着明仔,去找哥哥帮忙。
没想到,被无情地轰出了门:外嫁女是泼出去的水,我们的姓氏早就不同,以后不准再来我家!
明仔的小舅舅混得最糟糕。
没有成家,没有事业,欠了一屁股赌债。
他每次回家的目的,都是向老母亲撒娇要钱。
有一次,他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借着酒劲儿,偷光了老母亲积攒的20万泰铢(约合4万多元人民币)。
20万泰铢什么概念呢?
一份粥的利润,只有10泰铢(约合人民币两块钱)左右。
20万泰铢,不知是老人早起多少年,卖了多少份粥,才攒下来的养老钱。
老人却只是淡淡地说:我希望他最好不要来看我,不来的话代表他过得还不错…
百般滋味,尽在其中。
电影的英文片名是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直译过来是《如何在姥姥去世前赚到几百万》,巧妙的一语双关。
一层含义是明仔想方设法获取姥姥的房产,另一层含义,是姥姥想为自己买墓地这件事。
而后者的因果关系,是观众的眼泪决堤时刻,情绪浓度很高且处理自然,乌鸦就不剧透了。
?????????? (Ost. ???????),Billkin
香港地区的译名更加生动:《全职乖孙》。
只希望大陆引进的话,可以换一个片名,《姥姥的外孙》过于随意,一言难尽…
影片中,姥姥对一双鞋子爱不释脚。
尽管鞋子非常不合脚,常把脚背磨破皮,姥姥也不舍得换掉,一直忍痛穿着。
因为,那双鞋是长子送给她的。
长子准备把她接到自己家住,说是想当全职乖仔,其目的不言而喻:为了得到房产。
但,爱是装不出来的。
比如,长子带老人去寺庙捐棺祈福,所有人都走在前面,任凭她一个人,在烈阳之下步履蹒跚。
愿望清单上,没有一件事情关于她,老人只好自己为自己许下一个“身体健康”的心愿。
最终,老人把房产留给了最不争气的幼子。
尽管她知道,幼子的财务是无底洞,但她依然选择把长子和外孙觊觎多时的房产,留给了幼子。
这是她临终前,拉孩子的最后一把。
以后人生的得志与失意,全看个人造化了…
长子知道后,转身就把老母亲送进了护理中心。
血缘不一定是缘。
亲情,可以是人世间最美妙的祝福,也可以是最难解除的诅咒。
不合脚的鞋,正如不对等的爱,勉强不来。
明仔怒气冲冲地质问姥姥:你怎么那么笨!连爱错了人都不知道!
姥姥缄默无言。
一滴滴眼泪从苍老的脸庞滚落…
这一切,不能用值得和不值得,公平与不公平衡量,她只是尽力写好母职的最后一页罢了。
不过,短暂的相处,也让明仔捡回了一段搁置许久的祖孙情。
或许,获取房产早已不是目的,那些生活碎片拼凑出的,是一场通往生命尽头的陪伴。
给外婆擦拭赤裸的身体,明仔羞得满脸通红…
递给外婆一双可以借力的手,如幼时学步那般…
打开手机上的变脸特效,讨化疗中的外婆欢心…
明仔看到,半夜外婆腹部疼得缩成一团,痛苦地呼喊着,求已故的爹娘把自己带走。
明仔也感受到,心似明镜的外婆没有戳破谎言,仍愿用没人陪她讲的潮州话说一句:谢谢你啊…
所以,当明仔质问外婆遗产分配的合理性时,更多的是心疼,心疼她无条件的疼爱最后化作伤害,心疼她连买墓地都是为子孙后代考虑。
影片看似在讲孝道,实则处处是对孝道的反问。
几千年来,“孝”字如一块沉重的磐石,压在每个华人的头顶。
孝顺和爱不同,爱即使捂住嘴也会从眼睛里溜出来,但孝顺却可以掺假,可以佯装。
有时候,甚至荒谬到要用丧礼上哭声的大小,衡量一家人孝顺与否,仿佛老人生前从未被遗忘在原地,等待一次次报道式的团聚。
关于孝顺,关于爱,显然我们还有很多要学…
影片最后,明仔从护理中心接回了外婆。
至于“最爱的是谁”,外婆终于有了答案。
她对明仔的母亲说:谁在我心里排第一位,我没有答案,但我只想搬来和你住。
女儿的付出,其实老人都看在眼里啊,只是世俗从没有给过她表达的机会…
外婆去世后,明仔特意买来一份牛肉,摆放在外婆的棺材旁。
昏暗的电影院里,观众们笑了。
但每个人的眼角,分明都有泪滴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