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中央率领一、三军团到达俄界后,召集部队连以上的干部开了一次大会。当时张爱萍是红3军团13团的政委,收到开会的通知后,他立即带着手下的干部赶往会场,但即使如此,他还是晚了一步,进入会场的时候,其他部队都已经坐下了。
当时主持这次会议的,是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朱瑞同志,看到张爱萍的人姗姗来迟,他便指着他们说道:“看看,你们部队的作风一贯稀稀拉拉……”
张爱萍听后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说道:“我想知道,开会的时间是以先到为准,还是以手表为准?我们的衣服是烂得不行了,但并没有迟到啊,怎么就稀稀拉拉了?”
两位将军都是在战场上打红了眼下来了,谁也不服谁,按照张爱萍儿子张胜的说法,两人“脖子一梗,当场就干起来了”,完全没有顾忌到当时毛主席在主席台上,脸色很不好看地坐着……
会议结束,张爱萍返回驻地后不久,陈赓(时任红13团团长)就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说是打给张爱萍的,要把他调到政治部去工作。
张爱萍问具体干什么工作,对方回答说,是去当统计干事。张爱萍听后气得把话筒重重一摔,喊道:“要撤老子的职就明说!”
但放下电话,他还是乖乖地带着一匹马和一个警卫员去了政治部报到。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张爱萍会场冲突的事情早就传到了政治部,当时罗荣桓元帅是政治部副主任,小平同志是宣传部部长,刘晓是组织部部长,他们和张爱萍都是老熟人了,看到张爱萍沮丧的样子,他们都笑了,说这里没有事情可以做,你这些日子打仗也挺辛苦的,正好休息休息也挺好嘛!
这几位首长心里大概也都知道,张爱萍来这里是闭门思过来了,他是一员战将,哪里干得来什么“统计干事”,也就是让他反思几天,休息几天,过些日子,中央一定还会叫他重回作战部队的。
当时我军已经到了俄界,长征也到了后期,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战役战斗要打了。张爱萍回忆说:“我们就这样,几个人在一起,每天就是搞点东西吃,再就是扯乱谈,一路走到了陕北。”
果然,两个月后,上面的命令就又下来了,张爱萍被重新启用,担任军委骑兵团团长兼政委。这次任命据说是一位领导同志在政治局会议上替张爱萍说了好话:“长征一路走过来,很不容易的。张爱萍一个主力团的政治委员,因为呛呛了几句,就给撤职了,走了两万五千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张爱萍将军晚年回忆自己的青年时代,曾感慨地说道:“参加革命的头十年,我还很幼稚,是一路磕磕碰碰、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地走过来的。那时候我争强好胜,不甘服输,只知道拼命。”
这次事件之后不久,张爱萍被毛主席叫到了窑洞,进行了一番天南地北的长谈。临走的时候,毛主席问张爱萍还有什么想法,张爱萍告诉主席,他这些年一直在打仗,希望有机会能好好学点东西。毛主席听后非常高兴,说红军大学就要开学了,我可以替你给罗瑞卿写一封介绍信。就这样,张爱萍来到了红军大学。
红军大学的岁月令张爱萍永生难忘,这座我党的最高学府,一没有校舍,二没有讲堂,但却有着全世界最出色、最杰出的师资力量:
张闻天同志负责给他们讲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王稼祥同志给他们讲政治经济学;徐特立给他们讲汉语拼音;毛主席讲授的课题则是《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他的讲课内容后来被收入《毛选》,而张爱萍这些将军正是第一批的听众。
张爱萍自认为自己系统地读过不少马列的经典著作,对这方面还是颇有心得的,但听了有着“教授”之称的张闻天的课后,才知道自己从前的学问有多么肤浅,所以他格外用心地下功苦读。
当时红大的学员分成几个小组,一组的组长是刘亚楼,二组的组长是彭雪枫,三组的组长是杨勇,四组的组长是张爱萍。当时大家上课没有课本,只能靠自己记,张爱萍比较有文化,记得最快,所以下课后,同组的组员王平、耿飚、贺晋年、肖永银都来抄他的。
为了更好地学习,他们小组还成立了一个辅导班,大家经常讨论问题到深夜,真可谓用功至极。毛主席得知这个情况后,害怕他们把身体搞坏了,就要求他们每天吃完饭要先去散一会儿步,但大家没人肯去,最后还是教育长罗瑞卿亲自出马,每天晚上一个窑洞接着一个窑洞检查,催促他们熄灯睡觉。
为了让他们养好身体,当时中央和军委还花了很大的力气,叫人到处去买一些羊肉,给他们改善生活。
有一次,张爱萍到毛主席的窑洞里聊天,毛主席问他最近学得怎么样,张爱萍回答:“越学,书读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贫乏。”毛主席告诉他:“这就是进步的开始。”
后来,卢沟桥事变爆发,毛主席再次把张爱萍叫到自己的窑洞,任务他为江浙省委军委书记,立即赶赴上海,组织上海沦陷区的游击工作。就这样,张爱萍告别了红大,结束了他的学习生涯。
在红军大学里,张爱萍完成了从一个战术家到战略家的转变,他第一次系统地接受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道路、前途和战略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的战争中,我再也没有失败过,条件再艰难我都有信心战胜。”这就是红大带给张爱萍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8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