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家危难之际,解放军战士们愿意舍小家为大家,用血肉之躯守护家园。
他们正是我们坚强不屈、从未被外难所屈服的根本原因。
我们国家,自近代以来历经磨难,但始终屹立不倒,这多亏了战士们的坚守和牺牲。
特别是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这种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20多万解放军奔赴前线,其中不乏军官的子弟。
一位54军的老兵曾回忆,那时候干部的子弟甚至比来自农村的士兵更有上战场的心态。
对越作战中的干部子弟
54军老兵郝东亮回忆起那场跨越边境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当时,他身为某部八连的副指导员,对战场的种种细节记忆犹新。
他讲述了那些日子里,整个团队中无人表现出畏战之情,每个连队的战士们都显得异常坚定,这种氛围弥漫在营区的每一个角落。
新兵入伍时,有的家属陪同到达部队,这些家属随后也获悉部队即将奔赴前线的消息。
作为政治工作人员的郝东亮参与了团里的动员会议,其中特别强调了对新兵家属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以确保他们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所准备并给予支持。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家属都表现出了坚强和支持,没有任何人表现出反对或不满。
他还提到了一位特别的战友,一个北京来的干部子弟,这位战友在部队中担任画画工作。
1971年入伍,初为班长,尽管表现并不算出众,却在重要时刻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随着部队进入战备状态,这位战友曾对连长说:“如果真的打起来,我无疑会上前线。但若平安无事,我便等待复员。”
在郝东亮的回忆中,干部子弟由于家庭背景,普遍比来自农村的战士更有勇气面对战争,这种精神力量可能源于他们的父辈亲历战火的历史,深知保家卫国的重要性。
这样的背景让他们在心理上更为坚韧,更能在严峻的战场环境中保持冷静和勇敢。
当时干部子弟在军队中总是显得格外耀眼。
他们思想活跃、训练成绩出众,举止坦荡,敢言敢行。
然而总有些人眉头一皱,批评这些干部子弟傲气十足、难以驾驭。
但无论是在严酷的平时训练还是硝烟弥漫的实战考验中,这些年轻人都证明了自己是军人血脉的继承者,绝非浪得虚名。
或许在外人眼中,这些干部子弟进入部队,只是为了逃避那个时代所倡导的“上山下乡”运动的艰苦,寻找一个相对舒适的避风港。
确实,与艰苦的农村相比,部队生活在物质上或许略显宽裕,但这种看法忽视了军训的严苛性和残酷性。
郝东亮曾提到,他所在部队的农村士兵,家中一天的辛劳换来的工分到年底也仅值两毛钱,而这些来自农村的士兵,进入部队后,都觉得军中的训练苦不堪言。
想来,那些干部子弟在部队中所承受的艰苦,非但不亚于普通士兵,有时甚至更甚。
他们和普通战士一样食同样粗糙的饭菜,睡同样简陋的营房,参与同样高强度的训练。
这不仅是身体上的磨炼,更是精神上的洗礼。
况且,这些干部子弟之所以选择军旅生涯,多半是受到了从小灌输的“为国家、为人民效力”的家国情怀的影响。
正是这种深植于骨髓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他们在面对国家安全的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昂首挺胸,无惧风雨,成为了真正的国家栋梁。
不当贪生怕死的孬种
提到干部子弟,常有人将其与走后门等非议相连,然而这种看法并非全面。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高干子弟的伤亡率实际上非常高,这便是他们忠诚与牺牲的证明。
父子情深,家国情更重。
在世人眼里,有的人可能因血缘关系而偏私,但也有无数人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置于个人之上。
1979年春,面对越军的屡次挑衅,打死打伤我国边民,导致战事一触即发。
文山军分区的副司令刘斌,在这紧要关头,对其妻子王昌群表达了他的决心:实在是欺人太甚!如果上命我们还击,我必须上,咱们家能上的都得上!
刘斌还特意写信给儿女,告诫他们在国难当头时,不要贪生怕死当孬种,丢党的脸。
这封信激励了在昆明工作的大女婿张继功,他激动之下,连夜向组织递交了求战书。
不久后,刘斌被命令坚守猛峒某高地,他毫不犹豫地出征了。
王昌群夜不能寐,对丈夫的安危深感忧虑。
起初,她还能安慰自己认为只是气话,然而现实的残酷很快便摆在了眼前。
她知道战争的残酷,深知夫婿赴战场的决心。
刘斌的一生都在战火与硝烟中度过,曾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晋中、太原两大战役中受伤,其部队被誉为“攻如猛虎,守如泰山”。
这样的历史,如何能让王昌群不为深爱的人担忧?
然而,王昌群始终告诫自己,“不要哭!千万不要哭!”
尽管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知道,作为一个军人的妻子,更作为一个坚强的女性,她必须坚持,为的是支持丈夫,为的是不让国家和民族之光黯淡。
猛峒高地上的火药味尤为浓烈。
刘斌率领的边防部队在此坚守,战火连天。
一日战事尤为激烈,刘斌身边的一位老兵忧心忡忡,见状急忙劝他:“司令,您先下去避避风头。”
刘斌却不为所动,怒斥道:“难道只有我的命是金贵的吗?”
话音刚落,他便抓起几颗手榴弹,瞄准正向阵地逼近的敌人猛然投掷。
同时,在远离前线的安静营帐中,刘斌的大儿子刘光,翻开笔记本郑重地写下“精忠报国”四字,心中充满了坚定与热血。
他的二女儿刘丰,刚从军医学校步出的校门,毅然报名加入了火线救护队,以行医之技挽救战友生命。
此时,王昌群也无法安坐。得知文山州商业局正组织“支前服务队”前往前线支援,她主动请缨,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我去!”。
这一家人虽分布在战场的不同角落,却都承载着相同的信念,表现出色。
家中四名参战者中,三人立功,一人受嘉奖。
大儿子刘光因战功卓越被录入党籍,并晋升为排长。
不久后,他被送往南京外语学院深造,成绩斐然,几乎所有课程均接近满分。
1981年初,刘光带着满分的荣誉毕业。
云南省军区领导看到他的成绩单后,对这位多才多艺的青年大为赞赏,即刻决定让他到省军区机关报到。
然而,刘光却对这突如其来的安排感到迷惑。
他在给未婚妻段玲写的信中表露心声:我不求英雄的名号,但有理想,愿作国家的守卫。我请组织上重新考虑我的安排。
省军区无奈之下,派人找到了任保山军分区司令员的刘斌,希望他能劝导儿子接受这一决策。
在那个年代,很多人渴望能进入机关工作,而刘光却显得格外的不同。
一日晚餐后的闲谈时光,刘斌轻启话题,探询儿子刘光毕业后的打算。
刘光略显无奈地摇头,语气坚定:“整天坐办公室,我确实不习惯。”。
母亲王昌群听后,不无担忧地插话道:机关工作虽然枯燥,但总得有人去做。而且,没有一定的能力,谁也挑不起这重担。
刘光理解母亲的话。
但刘光更希望从基层做起,不愿意一毕业就去机关。
刘斌默默听着母子二人的争辩,心中不禁权衡起来。
他知道,如果支持妻子,儿子很可能就会留在机关,但他终于还是摇了摇头,表示支持儿子的决定:
“光儿若心向基层,便让他追随心愿吧!”
然而,家族中的几位长辈对此看法并不一致,他们无法理解刘光的选择,忧心忡忡地劝说他:
小光,你这是何苦来哉?年老时人总希望子女在身边,你现在尚年轻,不会体会这份心情。看看你父亲,他的头发一天比一天白,你怎能不顾家庭的感受轻言离去?
这番真挚的关切让刘光的心生波动。
带着这份沉重的思考,刘光向父亲表达了长辈们的担忧。
刘斌听后,却是笑着摆手,“老家伙们出于好心,但你大可不必挂心。你只管去闯,去做,家里的事,我和你母亲能料理。”
这份释然让刘光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刘光带着父母的祝福和长辈们的忧虑离开了省军区机关,踏上了基层军旅生涯。
在前线的某侦察连,刘光如同得水之鱼,充满活力与热情地投入工作。
那一年的十月,他领导的小分队执行了二十四次任务,他亲自排除了八枚地雷。一次与越军的意外遭遇中,敌军占据有利地形,火力猛烈。
在这危急关头,刘光不顾个人安危,携带机枪跃出战壕,在敌人侧后突然开火,猝不及防的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为连队的突围赢得了宝贵时间。
满门忠烈,前仆后继
刘斌对儿子刘光感到由衷的欣慰,但他并未向爱妻透露自己的内心焦虑——由于思子之情难抑,他夜夜惊梦,常常梦见前线的凶险。
而王昌群则被日常琐事占满了头脑,忙着为即将到来的喜事准备,她到处采购毛毯,找人缝制新被褥,一切只为了给刘光和未来儿媳段玲的婚礼增添光彩。
段玲已是二十多岁的成熟女子,两家的喜气渐浓,欢声笑语中不时夹杂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刘光的大姐,刘勤,也是喜上眉梢,常抱着刚出世的女儿说着娇嗔的话:“柳柳,快别哭了,大舅舅很快就要回来结婚,会给你带来最好的礼物!”
而段玲心中仿佛吃了蜜一样,甜蜜无比,脸上常带红晕,整个家庭洋溢着幸福和期待。
然而1981年12月5日,一场悲剧不期而至——刘光在边境巡逻时牺牲。
他带领的小分队在山洼里意外发现敌军埋设的地雷。
知道自己排雷技术超群,刘光决定亲自前往拆除地雷,以保护战友安全。
当他成功拆除一颗后,正准备继续搜索,却不慎触发了旁边的另一颗地雷……
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让整个家庭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
噩耗传来,刘斌心如刀割,悲伤之余,却在几日后,将次子刘明也送往前线。
身边的战友和亲友都来劝阻,认为他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无需再次冒险。
但刘斌坚定地回应:“我们只有报效祖国的义务,没有接受照顾的权利。”
1984年7月13日,在一次抗击越军的激战中,刘明英勇牺牲。
这连绵的不幸如雷霆轰顶,虽重创刘斌的心灵,但他依旧坚持家国之重。
不足一个月后,他更是支持女婿加入前线,显示了这家人前赴后继的精神。
刘斌作为司令员,本可利用职权让子女安全,但他选择了让他们追随家国的召唤,走上了捍卫祖国的道路。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8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