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就只有征诛和禅让两种,征诛便是现在所说的革命,禅让便是篡位。而权臣篡位的方式无疑最为平和,对国家造成的危害性也最小。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就连篡位都有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
华夏文明从夏朝开始,商灭夏,周灭商,秦灭周,汉灭秦,均是通过革命的方式。但是从汉朝开始,儒学大兴,再加上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宣扬的上古时期尧舜禹的禅让制深入人心。禅让也成为一种技术活,以禅让的方式来改朝换代,起于王莽,成于曹丕,终于赵匡胤,在这700多年的时间里禅让都是篡位的标准模式。
权臣们在篡位之前,必须要完成一系列固定流程,要和平的从帝王手中看似合法的获得只有皇帝才会获得的特殊待遇,否则便会陷入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境地。历朝历代完成禅让总结起来就是四步,也就是篡位四部曲:清君侧--做权臣--加殊礼--接受禅让。
清君侧
所谓清君侧,便是清除皇帝身边的亲信,也就是所谓的奸臣,目的就是清除对自己有威胁的大臣。这一步是最难的,做不到这一点就无法位极人臣,成为权臣。曹操、司马懿、刘裕、杨坚、朱温、赵匡胤都是篡位这个行当里的佼佼者,只不过曹操和司马懿最后没有走完篡位的全部步骤。
做权臣
当完成清君侧之后,便是位极人臣的时刻,成为权臣。不同朝代位极人臣的官职不完全相同,有的是丞相(曹操),有的是大司马(司马懿),有的是都督中外诸军事(刘裕),但魏晋时期无论是哪一个官职都要加录尚书事,否则便没有实权。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朝有大冢宰,南朝有总百揆,反正都是总领一切政务的官职。
汉朝的时候只有同姓才能封王,其他人最多只能封侯爵,曹操逼汉献帝封其为魏公,开启了权臣封公爵的先河。后来曹操又晋升魏王,并且封邦建国,魏国有十郡封地,与汉朝一样有了文武百官,与皇帝仅一步之遥。再后来,南北朝公爵泛滥,晋升为王成为篡位的必须步骤。
加殊礼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加九锡、加九锡、出警入跸、封邦建国、创建社稷等礼仪原本都是皇帝对功臣的封赏和礼遇,后来逐渐演变成篡位的必须要走的步骤。问题在于所谓九锡,王莽,曹操,司马昭都接受过。后来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皇帝都曾受过九锡,于是乎加九锡成成为篡位前奏的标识,是篡逆的代名词。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朝
权臣篡位的第一步,无疑是从皇帝手中获得三项特殊待遇,即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和剑履上朝,以显示自己独特、尊贵的地位。
所谓“入朝不趋”,即臣子上朝时可以缓步而行,不必像普通臣子那样小步慢跑。按照古代的礼制,臣子在觐见皇帝时,步子迈得太大或步幅太慢,都被视为大不敬的举动,要遭到言官的弹劾。
所谓“赞拜不名”,即臣子奏事时,赞礼官不得直呼他的姓名,而只能称呼其官职或爵位。要知道,古代举行大朝会时,由于文武百官人数众多,皇帝不可能认清楚每个人,因此在臣子奏事时,赞礼官必须向皇帝通报他的官职及姓名。由此可见,一旦某位臣子获得赞拜不名的待遇时,说明他一定是个权倾朝野、位极人臣的人物,就连皇帝都必须礼敬三分。
所谓“剑履上朝”,即臣子入朝时可以佩剑、穿鞋,不必向普通臣子那样交出佩剑、脱掉鞋子。说句题外话,从汉朝开始,自天子、百官,乃至普通士人,都有佩剑的传统。佩剑不仅用于搏击战斗,在更多的场合下则起到礼仪性作用,而且后者的角色越来越明显,以至于到晋朝时,佩剑的材质由金属变为木头,这也是传统佩剑文化中一大转变。
获得三项殊礼的大臣史不绝数,比如周朝的姜尚、汉朝的萧何、曹魏的曹真等人,或是开国元勋,或为朝廷重臣。这三种殊礼加身,虽然并不能说明臣子有篡位之心,但最终完成改朝换代的权臣,无一不在起步阶段获取这些殊礼。因为,非如此不足以显示自己独特、尊贵的地位,并起到震慑群臣的作用。
加九锡、出警入跸
如果说获得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朝的殊礼不足以说明权臣有篡位之心,那么当他们从皇帝手中得到九锡的殊礼,则证明他们必将走上谋朝篡位的不归路。所谓的九锡就是古时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按照《礼记》的标准,包括如下九种器物:
1.车马,即金车大辂(音路,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和兵车戎辂,由玄牡二驷(即黑马八匹)来拉车;
2.衣服,即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音系,即鞋)一双;
3.乐县(悬),即定音、校音的器具;
4.朱户,即红漆大门;
5.纳陛,即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如今天的贵宾专用通道;
6.虎贲,即贴身卫兵,人数大约在300人左右;
7.弓矢,即专用的弓与箭,包括彤(红色)弓矢百、玄(黑色)弓矢千;
8.斧钺,即大斧,在古代为军权的象征;
9.秬鬯(音巨唱),供祭礼用的香酒,由罕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
权臣在获得九锡殊礼的同时,往往会被皇帝赐予出警入跸的特权。所谓的出警入跸,即帝王出入时警戒清道,禁止行人来往,犹如今天领导人出行时实施的交通管制。
九锡和出警入跸作为帝王的标配,一旦被赐予人臣,则只能证明后者的权势已经盖过主子,并有篡位的野心。因此,有志于改朝换代的权臣们,无一例外都追求九锡和出警入跸的殊礼,而忠诚无二的重臣则会采取拒绝的态度。
诸葛亮便曾拒绝过刘禅为他加九锡的建议,以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所以诸葛亮才会被后世称颂为忠臣的楷模。
封邦建国、创建社稷
从王莽开始,凡志在篡位的权臣,其改朝换代工作的最后一步,无疑是封邦建国、创建社稷。封邦建国就是权臣被皇帝册封为王爵或公爵,然后建立起一个半独立的国家,并创设相应的权力机构,实质上属于新帝国成立前的过渡班子。(注:公爵为古代五等封爵中的最高级别,而王爵一般只授予同姓皇族,但从曹操开始打破这个惯例)。
权臣篡位前建立的半独立国家,必须有明确的地理范围,而且疆域广袤、经济富庶、地理位置极端重要。比如,曹操的魏王国囊括冀州10郡,司马昭的晋王国占据并、司、雍3州10郡,刘裕的宋王国领有徐、豫、兖、司4州10郡,无一例外都是帝国经济最富庶、人口最稠密、军事和地理价值最高的地区。如此一来,旧帝国的心脏被掏空,新帝国呼之欲出。
在封邦建国的同时,权臣同时从帝王手中会获得另外一种福利,即建宗庙,立社稷。宗庙是供奉历代祖先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按照《礼记·王制》的规定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社稷为土地神和谷物神的总称,帝王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进行祭祀。宗庙和社稷一旦立起来,证明国家基本上已获独立地位。
在完成上述流程后,权臣篡位称帝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比如王莽在出任安汉公7年后便篡汉称帝,而杨坚在获封为隋王的当月便取代北周。不过,在完成上述流程后,某些权臣却并未能再进一步做皇帝,比如曹操、司马昭、高欢、宇文泰等人。之所以如此,除了曹操、高欢想把事业再干大一些,再服众一些外,其他人无一例外都缘于死得太快,有贼心却没皇帝命。
禅让
作为篡位的最后一步,禅让也是非常有讲究的。皇帝总共要下诏四次,但是前三次篡位者需假意逊谢,这就叫三辞三让。直到第四次方才筑封禅坛接受禅让,也就是说到第四次下诏禅让时要搭一个台子,在台子上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正式地将皇位禅让给篡位者。
为什么一定要这么演,篡位者还要做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因为凡是都讲究个名正言顺。虽然大家都知道皇帝禅位是迫不得已,但是从表面上看确确实实是走了标准的禅让流程,合理合法。而受禅的戏做的越足,对于稳定民心、巩固统治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否则就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我们来看看刘裕的篡位过程
一、415年,刘裕自加黄钺,领荆州刺史,加领南蛮校尉。皇帝下诏加刘裕太傅、扬州牧、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刘裕推辞太傅、扬州牧等官衔,仅接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殊荣。
二、416年,刘裕加领平北将军、兖州刺史、都督南秦州诸军事,并获准开府置官。至此,刘裕已经都督徐州、南徐、豫、南豫、兖、南兖、青、冀、幽、并、司、郢、荆、江、湘、雍、梁、益、宁、交、广、南秦共二十二州,再加中外大都督。刘裕收复洛阳后,皇帝下诏以刘裕为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宋公,备九锡之礼,刘裕却故作谦逊,表示不敢接受。
三、417年,刘裕灭后秦后,皇帝下诏进宋公爵为王,刘裕再一次辞而不受。
四、418年,刘裕同意接受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的官衔,同时受封为宋公,以十郡建宋国,并受九锡殊礼。十二月,刘裕使王韶之缢杀安帝,立琅邪王司马德文为皇帝,是为恭帝。
五、419年,刘裕进爵为宋王,宋国又增加十郡食邑,总计已达二十郡。同年末,又获加皇帝规格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一系列殊礼。
六、420年,刘裕代晋称帝,降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东晋灭亡。刘裕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史称其建立的政权为刘宋,终于完成篡位大业。
本文由上甘岭的旗帜原创,欢迎关注、点赞、收藏、分享,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