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风华》中,明宣宗朱瞻基年仅38岁病逝,继后孙若微所生的儿子朱祁镇尚且年幼。而且在朱瞻基死的时候还不会走路也不开口说话,在大殿之上孙若微逼着自己的儿子开口说话、站起来,满朝文武自然不希望新帝是一位连话都说不了的人。
在大家都要放弃的时候,朱祁镇站了起来,并且一声吼叫。
如此一来,群臣便可放心朱祁镇登基为新帝。
然而皇帝年幼,自然不能亲自处理朝政。
孙若微作为太后,便辅佐年幼的皇帝来处理朝政。
孙若微的历史原型便是明宣宗继后孝恭章皇后孙氏,至于剧中孙若微辅佐年幼的皇帝,仅仅是剧情的需要而已,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死后,真正掌握大局的并不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孙氏,而是孙氏的婆婆、英宗的祖母诚孝昭皇后张氏,也就是剧中的张妍。
在《大明风华》中,张妍从太子妃一步一步做到了太皇太后的位置上。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认识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张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宣宗死后为何会将朝政大事托付给自己的生母张氏,而非继后孙氏?张氏又为何被称为“女中人杰”呢?
01成燕王世子妃
张氏的出身并不高,相对于自己的婆婆仁孝徐皇后而言,确实出身很一般。毕竟徐皇后是大将徐达的女儿,出身功勋之家。而张氏的父亲张麟,因为女儿的缘故才被授予副指挥使的官职,在永乐九年被追封为彭城伯。如此一来,张氏的母亲才被尊为彭城伯夫人。
洪武二十八年,张氏被许配给燕王世子朱高炽为妻,成为燕王世子妃。需要说明一点:张氏能嫁给燕王世子并非朱棣与发妻徐氏亲自挑选的,而是朱高炽的祖父太祖皇帝亲自挑选的。朱高炽作为徐达的嫡长外孙,本就得到太祖皇帝的重视;在南京时朱高炽又给给皇祖留下了好印象,太祖自然会为孙儿朱高炽的婚事格外的留心。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太祖皇帝亲自为燕王世子挑选世子妃,为何张氏的出身如此低呢?
其实在明朝初期,太祖皇帝的儿子们大多与功勋之家联姻,也就是说太祖的儿媳们出身大都比较高;但是到了孙子这一辈,太祖便改变了标准,着重从一些低级官吏中挑选孙媳,就连太祖亲自册封的皇太孙朱允炆,发妻马氏的父亲也只是光禄寺卿。
02 助夫登基
洪武三十一年,张氏在嫁给朱高炽的第三年,生下嫡长子朱瞻基,也就是朱棣的“好圣孙”。
之后五六年的时间里,张氏再没有怀孕,不仅仅是张氏,就连朱高炽其他的妾室也没有人怀孕。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从建文元年开始,一直到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与侄儿建文帝争夺天下。朱棣大部分时间都是率兵南下,而朱高炽作为燕王世子,并不是很擅长骑射功夫,负责守护北平城。
一家人过着朝不保夕、战战兢兢的日子,都如何有心思怀孕生子呢?
一直到靖难之役结束,朱高炽才陆续有子女出生。
而张氏则是又先后为朱高炽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如此便可见张氏虽然不是朱高炽身边最得宠的(朱高炽最宠爱的是恭肃贵妃郭氏),但是朱高炽对张氏还是颇为敬重、重视的。
而张氏之所以得到夫君如此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她生下三子一女,还因为她孝顺懂事端庄,不仅婆婆徐皇后喜欢张氏,朱棣对这个儿媳也是十分满意。
朱高炽虽然是朱棣的嫡长子,按照“有嫡立嫡”的祖训,朱棣都应当立朱高炽为太子。毕竟朱高炽在洪武二十八年已经被封为燕王世子,然而朱高炽身材有些胖,而且并不善于骑射功夫,更多的喜欢读书。相对嫡长子,朱棣更加喜欢两个幼子,因为两个幼子骑射功夫俱佳,尤其是次子朱高煦,跟随朱棣一起靖难,立下不少战功,在武将中的威望极高。
而且朱高煦还曾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救下父亲朱棣的命。
永乐二年,虽然解缙的一句“好圣孙”让朱棣决定将嫡长子朱高炽封为皇太子,将次子朱高煦封为汉王,三子朱高燧封为赵王。但是两位王爷迟迟没有就藩,汉王朱高煦要么待在南京,要么便是跟随朱棣一起北征,多次陷害太子朱高炽,让朱高炽在太子之位上战战兢兢。
而最终朱高炽能顺利登基,除了一帮文官们的极力帮助,“好圣孙”朱瞻基外,跟张氏也有分不开的关系。朱棣喜欢张氏这个儿媳,也相信儿媳能母仪天下。
在明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小事:有一天,皇上跟皇后徐氏一起到偏殿歇息,东宫妃张氏亲自下厨,为公婆准备膳食,而且十分恭敬谨慎地侍奉公婆用膳。朱棣非常高兴,说道:儿子如此贤惠,日后家中的事情需要儿媳多多操心了。
如此,便可见张氏在公公朱棣的心目当中份量还是很重的。
03是为贤后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征的路上病逝,太子朱高炽得以在京城登基,史称明仁宗,年号洪熙。张氏作为朱高炽发妻,被封为皇后,处理六宫事务。她所生的嫡长子朱瞻基,则是从皇太孙升级为皇太子。
按照惯例,张氏被封为皇后,自然娘家人也会沾光封爵。仁宗当然也不愿意委屈了皇后,所以便想要下旨给张氏的三位兄弟每人一个爵位。因为此时张氏的父亲张麟早已去世多年,自然是张氏的兄弟得此封赏。但是张氏贤德,不想让皇上因为自己而如此娇惯自己的娘家。
在张氏的一再坚持下,仁宗便只好让张氏的长兄承袭了父爵彭城伯爵位,至于张氏的两个弟弟都没有得到晋封。即便是如此,张氏仍旧对娘家十分严厉,不允许他们随意议论朝政。
张氏能如此,确实十分难得,跟自己的婆婆徐氏一样是难得贤后。
张氏被封为皇后以后,不仅管理好六宫事务,做好仁宗的贤内助。而且对朝廷内外的事情,都知晓得非常清楚。比如朝中发生了什么、朝中哪些臣子的品行如何等等,她都会格外的留意。正是因为张氏如此,才造就了日后的“巾帼英杰”。
仁宗夙兴夜寐,整日忙着处理朝政事务,是一位极为贤明的皇帝。只可惜仅在位10个月便病逝了,年仅48岁而已。
仁宗病逝后,远在南京的皇太子朱瞻基赶回北京登基,史称明宣宗,年号宣德。
宣宗登基后,张氏作为皇帝生母便被尊为独一无二的皇太后,这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太后,继吕太后(建文帝生母)之后的又一位皇太后。
10年皇太后,颐养天年
仁宗在时,张氏便对朝廷内外的事情了解得很清楚,太子宣宗登基后,张氏更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宣宗若是遇到重要的朝政事务,便会询问母亲的建议,按照母亲的裁决来执行。
宣宗本就是一位明君,能够在朝政大事上如此重视母亲的建议,便可见张氏虽为女子,但却有皇帝的心胸与气度。正是在前几位皇帝的努力下,宣宗在时大明王朝海内安宁祥泰,能让张氏颐养天年。而宣宗对母亲十分孝顺,经常侍奉母亲起居,陪着母亲一起出游或者是参加宴席。
若是有进献的贡品,哪怕是小物件,宣宗也会挑选先让母亲挑选。
宣宗如此孝顺生母,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
宣德三年,张氏前往西苑,除了皇后、皇妃们陪同一起,宣宗也亲自侍奉左右,扶着母亲的车驾一起登上万岁山,并且亲自奉酒为母亲拜寿。
宣德四年,张氏要前往长陵与献陵拜谒,宣宗不仅亲自陪伴前往,而且骑马配剑为母亲引路。
等到了河桥的时候,宣宗会下马亲自扶着母亲的车驾。
京畿的百姓夹道相迎,陵寝周边的老幼也都欢呼着迎接张氏与宣宗。
见到这样的情景,张氏对儿子说道:百姓们之所以会拥戴皇上,是因为君王让他们安居乐业,这一点你一定要谨记。
在返回京城的路上,路过农家,张氏便将农家夫妇召来询问他们的生活如何、收成如何,然后赏赐了一些钱币。有的农家把家里种的瓜果蔬菜等献给张氏,张氏便将这些赏赐给了宣宗,对宣宗说:这才是农家的味道!
跟随一起的大臣胡濙、金幼孜、杨荣、杨溥等人前来拜见太后,张氏对他们都非常地敬重,加以慰劳:你们都是朝廷里的老人了,要尽心尽力地辅佐陛下才是!
之后有一天宣宗对内阁大臣杨士奇说:太后从拜谒皇陵回来,在评价你们办事的事情非常地熟悉。她说,蹇义忠厚做事谨慎,但就是有些优柔寡断;张辅虽然是武将,却通晓大义;而你正直,但就是说话不避讳,所以先帝在时有的时候会惹得先帝不高兴,但是先帝还是会听你的建议,这样才不会做错事.....
张氏对朝中臣子的评价极为中肯,便可见她虽不干政,但心里其实跟明镜一样。
在宣宗一朝,张氏仍旧对自己的娘家人要求极为严格,她的弟弟张升是一个淳厚谨慎之人,但即便是这样,张氏仍旧不允许弟弟参与朝政。
这一点仁宗宠爱的恭肃贵妃郭氏,宣宗宠爱的继后孙氏,便远不如张氏。比如郭氏因为得宠,在做太子庶妃的时候,便经常给祖母写信,让祖母好督促家中子侄们好好读书,好光耀门楣;被封贵妃后,更是让侄儿郭玹承袭了祖父郭英的侯爵爵位。
而张氏作为仁宗的皇后、宣宗一朝的皇太后,从未因为自己的的缘故而向皇帝给娘家人要爵位、要官职,反而对娘家人十分严格。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的皇后、宠妃都能做到的。所以张氏得以名垂青史,而郭氏却得了一个殉葬的结局。
04、7年摄政太皇太后
宣德十年正月,宣宗病重,而皇太子朱祁镇年仅9岁,尚且不能亲政。
宣宗便为年幼的儿子选了五位托孤大臣:“三杨”、胡濙与张辅,虽然是五位托孤大臣,但实际上英宗一朝初期,真正处理朝政的是“三杨”。不过并非“三杨”想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朝中大事都需要先告知张太皇太后,张太皇太后同意以后才可以执行。
就这样张氏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一位太皇太后,也是唯一一位摄政太皇太后,而这一权力是她的儿子宣宗赋予她的。英宗年仅9岁继位,宣宗实在是不放心,但他对自己的生母确实十分的放心,只要有生母坐镇,他便可以安心地走了。
而张氏确实没有让儿子失望:
宣宗病逝的时候,因为皇太子朱祁镇尚且年幼,所以朝中便有了这样一种说法:太后想要立自己的儿子襄王朱瞻墡为新帝。朱瞻墡是张氏所生的第三子,仁宗登基后将其封为襄王,仁宗病逝时,因为宣宗还在南京没有回来,所以张氏便暂且先往襄王朱瞻墡监国,所以大明王朝一时间出现了两位监国。
待宣宗登基后,汉王朱高煦造反,宣宗御驾亲征,又命弟弟襄王朱瞻墡监国。
朱瞻墡先后两次监国,而且朱瞻墡是一位极为贤德的藩王,宣德年仅前往封地就藩。
面对这样的说法,张氏将满朝文武召到乾清宫,然后指着孙儿朱祁镇说:这就是你们的新天子啊!群臣听到张氏的话,齐刷刷地跪拜朱祁镇,高呼万岁,史称明英宗,年号正统。
英宗登基后,遵从先帝遗诏,朝中大事军奏请张太皇太后与孙太后(孝恭章皇后,英宗生母)。
朝中时不时会有臣子奏请张氏垂帘听政,但张氏始终不肯答应:万不可破坏祖宗成法!时时勉励皇帝读书学习,尽心辅佐大臣就可以了。
若是张氏真想垂帘听政的话,其实满朝文武并无多少人反对,但张氏谨守祖制,并没有逾越半分。只是尽心尽力,帮儿孙守住大明的江山,等着孙儿长大成人亲政的那一天。
了解明史的都知道明英宗十分宠信宦官王振,英宗登基后,王振便被授予司礼监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手握实权。而且王振非常有野心,想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权宦。
张氏又怎么看不出他的野心呢?
而且张氏也担心王振在年幼的英宗身边,会将英宗带入歧路,所以便想要除掉王振。
在英宗与五位托孤大臣的求情下,张氏才放过了王振。
不过只要是得知王振擅专没有到内阁询问朝政事务,或者做了什么不合规矩的事情,张氏便会派人去将王振狠狠地斥责一顿,让王振安分守己。正是因为有张氏在,王振虽有野心,但并未做到真正的擅专。
只可惜,正统七年,张氏便病逝了。
张氏去世后,没了束缚的王振便一步一步成为名副其实的权宦。
除此之外,张氏还亲自为孙儿英宗挑选了一位皇后,也就是英宗发妻孝庄睿皇后钱氏。钱氏出身靖难功臣之家,端庄贤淑,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虽然英宗在大婚之前并不认识钱氏,但是祖母的眼光确实很不错,英宗很快便喜欢上了钱氏,而且疼爱、尊重了钱氏一辈子。
张氏为孙儿举行了非常隆重的婚礼,毕竟这是大明王朝第一位皇帝在位时举行大婚的。虽然之前的皇帝登基会会举行封后大典,但远不如英宗在位时迎娶发妻、举行封后大典来得隆重。
英宗大婚后,便可以亲政。
张氏也算是圆满地完成任务了,英宗大婚后不久,张氏没有遗憾的闭上了双眼。
英宗为祖母上谥号“诚孝昭皇后”,同祖母仁宗合葬帝陵,升附太庙。
结语
张氏做了八九年的燕王世子妃,20年的太子妃,8个月的皇后,10年的太后,7年的太皇太后。她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后,第二位皇太后,第一位太皇太后,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高寿而终,名垂青史。
谈迁在《国榷》中,用六位皇后与张氏作对比,评价诚孝昭皇后:
昭圣绍高文二后之盛,于献陵则邑姜也;于景陵则太任也;至裕陵负扆,严外戚之预政,裁凶阉之窃权,社稷赖以宴如。而势不马邓,席不向高。“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诚昭圣之谓也。
张氏可以与周武王姬发的王后邑姜、周文王姬昌的生母太任相提并论,这两位都是西周时期被世人敬仰的王后,能同这两位王后同列,便可见张氏的贤德。
然后又说张氏不如汉明帝的皇后马氏、汉和帝的皇后邓氏,马氏与邓氏都是东汉时期的女政治家,都曾临朝听制。张氏的贡献并不比马氏与邓氏少,但是张氏从未擅权。
最后说道张氏在朝堂上的地位不如宋神宗的向皇后、宋英宗的高皇后,向皇后与高皇后都曾垂帘听政,是北宋时期名垂青史的女政治家,都没有跟武则天一样称帝,但是在朝堂上却是说一不二。张氏虽然有向皇后与高皇后的能力,但是从未垂帘听政、专擅独裁。
镜山先生何乔远这样评价张氏:
张太后当宣英之际,可以预政而不预政,视汉唐女主何如哉。
张太后在宣宗英宗在时,可以干政但没有干政,汉唐女主如何能比得上呢?
张氏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已经做到了对朝政之事洞若观火,对朝中臣子们极为了解。再加上宣宗对生母极为信任,张氏完全可以干政;等到英宗在位时,尚且年幼不能亲政,还有宣宗的遗诏在,张氏完全可以垂帘听政,但也没有。甚至没有想过擅权,这一点确实让人十分佩服。
参考资料:
《名山藏·卷三十》
《国榷·卷二十五》
《石匮书》
《罪惟录·列传卷二·皇后传》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九·王振用事》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