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遇雨 明 · 于谦
暖风吹雨浥轻尘,满地飞花断送春。
莫上高楼凝望眼,天涯芳草正愁人。
首句“暖风吹雨浥轻尘”,以“暖风”和“雨”两个元素,点出了暮春时节的典型天气特征。暖风带来温柔的春意,而细雨则轻轻湿润了地面,浥去了轻尘,使得空气更加清新,景色也更加鲜亮。
第二句“满地飞花断送春”,则进一步渲染了暮春的氛围。飞花满地,是春天即将离去的象征,它们在空中飘落,似乎在为春天的离去而哀愁,也似乎在向世人宣告着春天的结束。这里的“断送”二字,用得尤为巧妙,既表达了春天离去的决绝,又暗含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不舍。
第三句“莫上高楼凝望眼”,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劝诫自己,也劝诫读者,不要登上高楼去凝望远方。这是因为,高楼之上,视野开阔,更容易看到春天的离去,更容易引发心中的愁绪。
最后一句“天涯芳草正愁人”,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解释和深化。天涯之处的芳草,正引发着诗人的愁绪。这里的“芳草”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诗人愁绪的寄托。春天即将过去,芳草也将逐渐凋零,这使得诗人感到无比的惆怅和忧伤。
于谦的这首《暮春遇雨》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笔触的细腻中情感真挚,立马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村舍桃花 明 · 于谦
野水萦纡石径斜,荜门蓬户两三家。
短墙不解遮春意,露出绯桃半树花。
于谦的这首《村舍桃花》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春意的乡村景象。
首句“野水萦纡石径斜”,诗人以“野水”和“石径”两个元素,勾勒出了乡村的自然环境。野水蜿蜒流淌,石径斜斜地通向远方,给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感觉。
第二句“荜门蓬户两三家”,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居住环境。荜门蓬户,形容的是简陋的房屋,而“两三家”则点出了乡村的宁静和稀疏。这样的描绘,使得乡村的宁静和朴素跃然纸上。
第三句“短墙不解遮春意”,诗人开始引入春天的元素。短墙虽然想要遮挡住春天的气息,但却无法阻挡住春意的盎然。这里的“不解遮春意”,既表达了春天的强大生命力,也暗含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最后一句“露出绯桃半树花”,诗人以绯桃的半树花作为春天的象征,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绯桃的花色鲜艳,半树花开,更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露出”二字,也用得尤为巧妙,既表达了短墙无法遮挡住春天的气息,也暗含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欣喜和期待。
夜坐 明 · 于谦
朦朦淡月映窗纱,坐听严城动鼓笳。
自是归期难准信,生憎银烛又开花。
于谦的这首《夜坐》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坐的景象,并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朦朦淡月映窗纱”,诗人以“朦朦淡月”和“窗纱”两个元素,勾勒出了深夜的静谧与朦胧。淡月映照在窗纱上,给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感觉,也营造出了一种深夜独坐的氛围。
第二句“坐听严城动鼓笳”,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深夜的景象。他坐在屋内,听着远处严城中传来的鼓声和笳声。这些声音在深夜中显得格外清晰,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思绪。
第三句“自是归期难准信”,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感。他感叹自己的归期难以确定,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这里的“难准信”既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无法把握,也暗含了他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生憎银烛又开花”,诗人以银烛开花作为时间的象征,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银烛再次开花,意味着时间又过去了一段,而诗人的归期却仍然遥遥无期。这里的“生憎”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不满,也加深了他内心的愁绪。
题孟浩然踏雪寻梅 明 · 于谦
满头风雪路欹斜,杖屦行寻卖酒家。
万里溪山同一色,不知何处是梅花。
首句“满头风雪路欹斜”,诗人以“满头风雪”和“路欹斜”两个元素,勾勒出了孟浩然踏雪寻梅的艰辛环境。风雪交加,路途崎岖,但孟浩然依然坚定地前行,这表现了他对寻梅的执着和决心。
第二句“杖屦行寻卖酒家”,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孟浩然的形象。他手持拐杖,脚踏草鞋,不畏艰难地寻找着卖酒的家。这里的“卖酒家”可能既是实指,也是虚指,它可能代表着一种温暖和慰藉,是孟浩然在艰辛寻梅路上的一个心灵寄托。
第三句“万里溪山同一色”,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描绘广阔的自然景象。万里的溪山都被风雪覆盖,呈现出了同一种颜色。这种壮观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的伟大和美丽,也进一步强调了孟浩然寻梅的艰难和不易。
最后一句“不知何处是梅花”,诗人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孟浩然寻梅结果的关切和期待。在如此广阔和艰难的环境中,孟浩然能否找到他心中的梅花呢?这里的“梅花”既实指自然界的梅花,也虚指孟浩然心中的某种追求或理想。
于谦的这首《题孟浩然踏雪寻梅》通过描绘孟浩然踏雪寻梅的艰辛过程,表达了对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精神的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整首诗既具有生动的形象感,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4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