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历史重演, 德军怎样才能在诺曼底战役中反败为胜?

北街老酒2024-07-08 14:22:42  76

1944 年 6 月 6 日,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爆发,诺曼底由此注定被铭刻于历史长河。令人费解的是,诺曼底登陆中,占据防守优势且依托大西洋壁垒的德军,怎么看都应让盟军吃尽苦头,然而现实却给了德国一记沉重的耳光。那么,诺曼底登陆中德军为何会遭遇惨败?倘若想要扭转败局,德军又该如何行动?

从历史结局来看,诺曼底登陆似乎是德国的一边倒式失败,盟军以风驰电掣之速成功抢滩登陆,并有效抵御德军进攻,最终让德军固守滩头的愿望化为泡影。实则并非完全如此,从双方军事力量对比而言,德军确实处于劣势。 为开辟欧洲战场,盟军历经长期的两栖登陆作战筹备,方才发起诺曼底登陆。

参与登陆作战的部队多达 36 个师,总计 288 万人,其中第一登陆梯队包含 5 个陆军师和 3 个空降师,共 17.6 万人。 除了人数众多,还有随行保障的舰船 5000 余艘,飞机 1 万余架。并且,除第一登陆梯队外,陆军还有 18 个步兵师、10 个装甲师、3 个伞兵师,编为 4个集团军,负责后续的登陆作战。

反观德军,其西线兵力编为两个集团军,总兵力 58 个师,共计 66 万人。但需注意的是,这 58 个师当中,大多数是机动能力欠佳的海防师,达 33 个,剩下的是 15 个步兵师、8 个装甲师和 2 个伞兵师,这是德军在整个西线的兵力分布。

而且要清楚的是,这并非诺曼底地区的兵力状况,当时德军在诺曼底地区仅有 6 个师,其中 3 个还是战斗力较弱的海防师,从人数对比上,德军毫无优势可言。尽管隆美尔从意大利调至西线后,着重进行海防建设,在每一处可能的登陆作战区域加强重点防守,为此他采用铁三脚架、锯齿构架粗木桩来阻挡盟军坦克,并在海域布置大量水雷和地雷。

在正式登陆前,海岸线上已埋设几十万颗地雷,然而这些准备仍不如盟军充分。 在战役开启前,盟军的扫雷艇便开始为舰队清除障碍,海岸边执勤的德军很快发现盟军战舰驶向诺曼底地区,并迅速进行战争准备。但面对盟军突如其来的舰炮打击,战争伊始,德军阵地便陷入一片火海,那些尚未构筑完成的要塞在飞机和舰炮的轰炸下沦为废墟。

在连番轰炸下,盟军的抢滩登陆战虽已减少诸多伤亡,但即便如此,盟军还是低估了德军反抗的决心。随着登陆舰逐渐靠近海岸,德军开始对登陆舰予以还击,德军的火焰喷射器、机枪、大炮纷纷对登陆舰上的美军发动攻击。

在登陆过程中,大量美军在登陆舰刚靠近海滩、准备冲锋时就被机枪射杀的场景屡见不鲜,甚至德军中还出现了一位令人胆寒的杀手。诺曼底登陆战前夕无疑极其残酷,盟军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鲜血的代价,德军的反击异常激烈且坚决。

在一览无遗的滩头,盟军士兵几乎无处可躲。在海滩上,只有德军放置的用于阻挡坦克和登陆舰的障碍物能提供些许掩护,数小时内,盟军的进攻在滩头受阻。甚至在此期间,德军在奥哈马海滩德军碉堡内,20 岁的士兵海恩·赛弗罗创造了惊人纪录,据称在他的枪口下,有 4184 名美军中枪倒地,其中大半人甚至被其击毙。 虽然这一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德军在滩头的抵抗激烈而坚决。

在惨烈的抢滩登陆作战下,盟军被迫向后方请求增援。但由于天气原因,支援部队迟迟无法抵达。 而德军也企图抓住这一时机,进行紧急增援,双方都在争夺最后的时间。然而最终破局的仍是在滩头浴血奋战的盟军,相较于飞机大炮的支援,滩头前的铁丝网、地雷始终是盟军抢滩的难题。 但盟军凭借悍不畏死的作战精神,依靠肉身炸破铁丝网,继而排雷攀岩,一步步突破德军防线,依靠催泪弹、手雷等原始武器拔除敌人据点。

如此一步步推进,直至盟军支援抵达,胜利的天平逐渐倾斜。 此时的德军依旧凭借要塞,顽强抵御盟军强大的攻势,但随着盟军的火力和人员陆续支援到位,德军压力与日俱增。后方由于法国境内大部分铁路遭到毁灭性破坏,导致部队机动性差,难以在有限时间内抵达预定地点,德军终于支撑不住。

此时的盟军,无论是火力还是其他方面,均远超德军数倍甚至几十倍。没有支援力量,海防师作战能力有限,天空中没有飞机支援,地面上坦克因师长不在无法调动,海上由于海军处于劣势根本无法与盟军抗衡,最终 5 个滩头在一天内被盟军全部占领。

此役,盟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共部署 287 万人,4.5 万人阵亡,17 万人受伤或失踪,然而换来的却是巴黎的解放。由此可见,德军战斗力不容小觑,即便没有火力支援,滩头的德军表现依旧可圈可点。 那么,这也引出了一个新问题,为何德军败得如此彻底?德军的支援为何来得如此迟缓?

这源于德军自身的疏忽大意。在战争开始前,隆美尔认为盟军不可能发动进攻,战争刚开始时,他甚至还在陪伴家人为妻子庆生,诺曼底地区的众多高级军官部分还在巴黎享受美好假期。前线缺乏高级军官指挥,甚至连坦克都无法调动。

其次,盟军的战略计划相当成熟,前期成功麻痹了德军的神经,让其误以为抢滩登陆地区在加莱。德军高层对此深信不疑,除加莱距离英国较近外,更重要的是加莱地区部署了大量 V1 火箭,这使得德军坚信盟军的作战方向在加莱,认为盟军定会破坏这些武器基地,这便是诺曼底地区仅有 6 个师的主要原因。

那么,倘若历史重演,德军怎样才能在诺曼底战役中反败为胜?德军和盟军对诺曼底登陆战的准备截然不同,如果历史重来,除非德国高层有穿越者,否则结局几乎难以改变。 因为诺曼底登陆从一开始便是一个巨大的骗局,盟军从一开始透露的作战方向便是加莱地区,并且这个骗局持续时间长、耗费精力大,从最初盟军就做好了保密工作。

众所周知,盟军中不乏“大嘴巴”,当年德军情报网强大到对美军动向了如指掌。柏林有一位音乐主持人,常常用流利的英语对美军隔空喊话,这或许只是传言,但从侧面反映出德军在情报战方面有一套。 但自艾森豪威尔担任领导后,几乎彻底杜绝了这种现象,严肃了纪律。就连当时艾森豪威尔的好友、时任第 9 航空队的补给军官,因大嘴巴泄露盟军登陆作战机密,直接被艾森豪威尔遣送回国,断送了仕途。 自此,盟军言行谨慎,军情极少泄露。

此外,为迷惑德军,更是制造出大量假情报和假信息。为使这些信息更具真实性,盟军在德国的间谍主动被捕,随后逐渐吐露假情报。 说白了,这些人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根本不可能活着回来。并且,盟军将抓获的德国间谍培养成双面间谍,专门为德国提供假情报。甚至为让他们重新获得德国信任,直接让他们炸掉好几座军火库,可谓下了血本。

最终,这些双面间谍成功取得德国信任。德国在这些假情报中,逐渐得出几个关键结论:一是盟军不会在 6 月上旬登陆;二是盟军登陆的地点是加莱海岸;更离谱的是,这些双面间谍在盟军刚抢占滩头、德军已察觉不对劲时,仍提供假情报,声称诺曼底只是幌子,用于牵制德国主力,真正的登陆地点是加莱。 德军信以为真,加莱地区的守军不敢轻举妄动,最终诺曼底的德军坚持不住,导致整场战役失败。

可见,若重新来过,德国若没有穿越者,根本无法识破盟军的策略。说到底,东线战役战况焦灼,德国兵力难以支撑。 现今西线战事再起,如此漫长的海岸线,德军根本没有足够兵力去固守,只能坚守重点区域。但由于盟军不断的欺骗,牵制住了德军主力。

最终,脆弱的诺曼底完全暴露在盟军眼前。 而德军唯一可能反败为胜的时机,便是诺曼底刚刚开战、盟军被死死压制在滩头的那一刻。无论是盟军还是德军,谁的支援先到,谁就能赢得最终胜利,德军将盟军推入大海并非绝无可能。可惜当时的高级军官都在巴黎享受美好的周末,前线战士浴血奋战,都抵不过手中香醇的美酒,德军岂能不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4177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