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北平,今日的北京,是整个世界上都少有的文化古都,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为了让这片土地免遭战火的洗礼,毛主席与中共中央紧锣密鼓地筹划,希冀以和平的姿态解决北平的未来。
1948年冬,华北剿总的总司令傅作义终于决定与人民解放军接触。
最终经过多方曲折努力,傅作义最终接受和平解 决北平问题的协议,宣告了北平的和平 解放。
可其中也出现了小插曲,当时傅作义手下311师居然拒绝交出西三门。
陶铸对此怒斥:还要脑袋不要。
北平和平解放
1949年的1月31日,正当北风呼号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121师从西直门缓缓行进进入北平城。
这一天,不仅标志着平津战役的胜利告终,而且象征着拥有着200万灵魂和无数故事的文化古城北平和平解放。
当天,解放军并未动用一枪一弹,便从国民党的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傅作义那里,平和地接管了这座城市。
可偏偏就是在这样一个光辉的时刻,也不免出现了一些微小的波澜。
尤其是在西三门的交接防务时,孙英年师与先期进城的解放军,因一些微不足道的误解,差点儿演变成了不愉快的冲突。
东北野战军的第41军,号称入关的尖兵,是从塔山阻击战后,一路从锦州西边千里迢迢地秘密入关的精锐部队。
他们沿途在康庄、怀来及张家口等地展开了一连串的追击战,每一场战斗都如行云流水般漂亮。
士兵们在没有白天黑夜的连续行军中爬山越岭,尽管肌体疲惫,精神却是奇高,心中满是将敌人赶尽杀绝的豪情。
可是,当这支兵团准备在北平展现他们的雄风时,却发现北平城几乎未经一战便宣告和平解放,那种期待中的硬仗未曾打上一场,他们原本满腔的热血和雄心,似乎一时无处安放。
原本以为会在北平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却未料和平的钟声竟然如此之快就敲响,让他们措手不及。
从东北出发的时候,脑海中一直回响着的是“在华北打响第一枪”的雄壮志愿,如今却只能化作一阵叹息。
所以,不满和牢骚也慢慢的出现了。
不过等到新任北平市市长叶剑英来到北平西郊的青龙桥的41军驻扎地,他说了一席话,士兵们的牢骚就全然打消了。
他说:“你们不仅要在战场上打硬仗,还要在新解放的大城市打好警备仗。这次进城可不简单,是代表我党我军进城的!”
这番话重燃了士兵们的自信和荣誉感,也使得之前的不满和抱怨烟消云散。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军太让人放心了。
41军曾以其凛然的纪律和不凡的战斗精神,赢得了毛主席的赞誉,被誉为“不吃老乡一个苹果”的部队。
这支部队第一个进驻北平,不仅因为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更因为他们对群众的极致关怀和尊重,几乎已成为革命军人的典范。
毛主席和党中央对41军的信任,可谓是信任至深。
因此,当选定41军为第一支进入北平的部队时,每一个41军的将士心中都无比振奋、激动。
随着与傅作义军队交接防务的日子一天天接近,41军的每一名干部和战士都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做了万全的准备。
毕竟,北平不仅是中国近百年来的政治文化中心,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宛如一座代表着全国的象征性城市。
在人们的眼中,占领了北平就像占领了全国一样。
能够进驻北平对于他们来说,比平常立下的战功还要光荣。
此刻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可能成为终身的遗憾。
因此,从师长到政委,再到团、营、连的干部,乃至每一个普通的士兵和后勤人员都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他们心中都憋着一口气呢,可不想因为一点闪失在这个节骨眼上失去进城的机会。
这可是写进历史书的大事,要是出了差错可是后悔一辈子的。
那个他们期盼已久的日子终于等到了。
西直门死活不交
1月31日清晨,一队装备精良的人民解放军士兵,浩浩荡荡地驻足于西直门的城楼之下。
城门里,早有京城的百姓得了风声,三两成群,纷纷手持小旗,踮起脚尖,竖起耳朵,期盼着解放军的隆重入城。
可是,一早上的等待渐渐转为了疑惑的窃窃私语。
“解放军不是已到城下么?”
“确实是来了,就在城外,长龙一般排列了几里地!”
“那他们为何迟迟不进城呢?”
“这事儿,谁能说得清楚呢!”
日上三竿,期待终成欢呼。
解放军终于以雄壮的步伐,哗哗地踏入古城之内。
然而,城门楼却仍在傅作义军队的手中,那些守城的士兵们,依然神情紧张,态度坚决,似乎一点也不打算让步。
此情此景,倒使得两军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僵持。
守城门的傅作义军队,对进城的解放军毫不干涉,然而对于城门的控制,却是死守不放,决心显然非同小可。
而已入城的解放军,见状也是士气高昂,机枪架起,炮口对准,气氛一时间紧张至极。
解放军方面高声呼喊:“将城门交出!”
而守门者还是硬着头皮坚持道:“没有上级命令,绝不可交!”
实际上,此时的北平城内外早已是水泄不通。
城内的二十多万守军已然卸甲归田,唯独这最后的城门,还在那里顽强地抵抗,似乎并不知道整个局势已是大势已去。
这番场面,京城的百姓们可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那些胆小的已经匆匆退去,生怕一场误会引发非议,到头来“鸡飞蛋打”。
而那些胆子大一些的,却是蹑手蹑脚,伸长了脖子,探着头,想要从这一场大戏中,看个究竟,算是长了一回见识。
毕竟这种场面可不是经常能见到的。
双方交涉半天还是没有结果,那日午后,北平城内外的气氛紧绷而又微妙。
41军的政委莫文骅,面对西直门城楼那岿然不动的守军,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急躁。
情况迫在眉睫,他不得不驱车前往东交民巷,去找那随傅作义一同进城的军管会副主任陶铸。
莫文骅进门时,气氛凝重。
他向陶铸汇报了41军一师已经顺利入城,然而西直门的城楼却依旧死守,说什么也不听。
陶铸听后,脸色一沉,立刻与傅作义方面进行了交涉。
交涉过程虽然紧张,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地快。
不多时,对方的答复飞来:“实在是我们这边忙中出错,一时竟忘了通知西三门的官兵应当放下武器。”
同时,他们还连篇累牍地表达了歉意。
原来,早在北平和平解放宣布的前几天,负责北平城所有城门防务、维持城市治安的孙英年师,曾经接到副司令长官郭载阳的一道明确命令:
守住西部三门,其他城门则交由解放军接防。交防后我师出城到半壁店,并继续担任西三门防务以便进出方便。
还要脑袋不要
31日清晨,孙英年的电话便开始响个不停。
来电者,无一例外,都是西直门、阜城门、复兴门的守卫部队,告知他解放军已至城下,准备接管城门。
孙英年的回答都还是同样的一句话:应向解放军说明我们奉命不移交西三门。
不多时,同样的电话再次打来,这一次,语气中带着几分急迫:解放军已将我们团团包围,并要求我们缴械。
此消息让孙英年的心头一紧,这下就算是有上头的命令也开始慌了。
情急之下,孙英年匆匆赶往阜成门,一到现场,便见到解放军的严阵以待。
眼见这般阵势,他额头上的汗珠子便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一颗接一颗地落了下来。
他走上前,向接防的营长解释他们是奉命不得交出西三门。
他的话中有话,意在说明,如果随意将门交给解放军,一旦上面有所追责,他们这些小卒可要承受不小的后果。
营长则坚定回应,他们是奉命来接管西三门的。
这种坚决的口气,让孙英年明白,若是再不作决定,双方可能真要兵戎相见了。
孙英年无奈,只好提议与营长一同前往找郭载阳请示。
郭载阳作为傅作义的代表,担任着军管会副主任。
倘若能见到郭载阳,无论是交是守,至少能有个明确的指示,免得他们这些小兵在前线左右为难。
当孙英年带着一腔焦虑匆匆抵达军管会时,气氛已经是一触即发。
陶铸正被一股怒火所笼罩,看到孙英年的一刹那,他便大声地质问:“你还要脑袋不要?为什么不交西三门?”
孙英年赶紧辩解:“这是按郭司令的命令,他未曾说交出西三门。”
陶铸闻言,不等孙英年再发一言,便急忙召来郭载阳进行对质。
郭载阳一见孙英年,便不悦地用手指着他的额头,没好气地说:“我们的人马出城时要你守城门,现在城都空了,不交那三个城门干什么用?”
站在一旁的陶铸忍不住噗哧一声笑出声来,然后半是讥讽半是严肃地补充道:“孙师长,如今你也是解放军的一员,一切行为都应当听从命令。赶紧去通知那几个城门,交出来吧,要是再拖延,可就要收缴你的武器了!”
孙英年这才反应过来, 匆忙离开军管会,直奔阜成门而去。
同时,他也用电话通知,命令西直门和复兴门的守军立即完成城防的交接工作。
败局已定,罢战求和
北平能够和平解放,离不开的一个人就是傅作义。
1947年十二月,寒风凛冽。
这时候的蒋介石铁了心要平定华北,下令成立了“剿匪”总司令部,任命傅作义为总司令,给了他近乎所有权力。
在傅作义的带领下,总兵力高达六十万之众,一时间,华北的土地上,军旗如林,剑气如霜。
然而,平津战役前的国民党军已是风雨飘摇。
辽沈战役的胜利为东北地区的解放奠定了基石,使得华北的国民党军面临着东北野战军即将南下的压力。
淮海战役又在南方造成巨大的威胁,他们南退的道路似乎已被切断。
此外,共产党控制的地区日渐壮大,国民党军仅能守住一些战略要地。
在这种情况下,从将领到士兵,众人心中皆明白,这场战争的失败已成定局,厌战和反战的情绪,每日一增。
面对全国和华北的紧张形势,傅作义无疑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蒋介石与傅作义两人,在华北的未来战略上各执一词,一方面考虑是否全军撤退至江南,一方面又犹豫是否应坚守平津。
两人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打算,却又都难以做出最后的决定,这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和微妙。
傅作义,这位立足于绥远的地方军事集团的首脑,尽管被蒋介石拉拢利用,但绝非其嫡系将领。
蒋介石对傅作义心存疑虑,甚至派遣亲信监视他,限制他的行动。
然而,傅作义心中早有盘算,对于蒋介石的手段和国民党的腐败政权,他早已看透,记在心里。
因此,他决不会为了蒋介石那已摇摇欲坠的政权而殉葬。
在当时的国民党内部,傅作义或许不是是第一个明白形势的人。
但他对国民党的必败、共产党的必胜已有预见?
在这种时势之下,傅作义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如冰山浮于水面。
傅作义在心中隐隐约约有了一个决断,那就是停战求和。
倘若能为中华民族的利益考虑,他决不介意冲破重重障碍,实现和平。
于是,傅作义最终还是决定率部接受和谈条件,为北平的和平解放扫清了道路。
这不仅结束了华北的战火,也为全国的解放及国家的独立与统一,铺平了道路,贡献良多。
1949年2月23日的晚风中,毛主席第一次接见了傅作义,对待俘虏的人员安排进行了详细说明。
毛主席的亲切教诲,令傅作义心中的重负似乎得以放下,他由衷地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与解脱的释然。
北平和平解放之后,傅作义对自己在战争期间所犯之过感到愧疚,主动请求投案自首,认为应受到人民的惩处。
但毛主席不仅未咎既往,反而在共产党员和群众中为傅作义正名,反复强调其贡献。
傅作义得到的不仅是政治上的宽恕,更是深刻的人文关怀。
在随后的岁月里,傅作义始终享受着共产党及毛主席的极大信任和关怀,开启了崭新的人生。
参考资料:
难忘的故事 战火中不倒的红旗 第15册[M]. 1992
秘密酝酿和谈 神州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