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贷款机构越来越多, 负债人失信人也越来越多?

秋水共长桥2024-07-05 10:20:52  120

现在,年轻一代深陷网贷泥潭的现象,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经济结构下的严峻现实,激发了广泛的社会省思。这不仅仅局限于青春群体,而是跨越年龄界限,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负债困境。其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经济增长放缓、民众收入增长乏力、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征信管理机制的不尽人意,共同构筑了高负债的温床。

在全民高负债的背景下,问题远非简单的诚信缺失,而是管理制度的深刻缺陷。现行的银行信贷制度,特别是征信报告的单一依赖,非但未能有效缓解融资难题,反而加剧了个人融资的困境。征信报告成为了个人向银行直接融资的门槛,却未能有效限制贷款公司的行为,导致银行对个人的直接贷款条件严苛,而通过贷款公司的间接贷款则利息翻倍,加重了借款人的负担。

近期《法治日报》的深度报道文章,揭开了大学生群体因网贷与超前消费而背负沉重债务的面纱。他们中的许多人,本为求学之路铺就希望,却不慎踏入高利贷的漩涡,债务如雪球般滚大,从数千迅速膨胀至数万,乃至遭受非法催收的侵扰,生活陷入一片混乱。这一现象,实则只是社会负债冰山的一角,超过半数的人群,无论老少,都或多或少地与网贷平台有所纠葛,负债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

网贷之殇:从便捷到负担

曾几何时,网贷以其快速、简便的特点吸引了无数急需资金的年轻人。然而,当“超前消费”成为习惯,收入增长落后于利息增加,那些看似诱人的低门槛贷款,却像一张无形的网,越收越紧,直至让人窒息。报道中的年轻人,因大学期间的盲目借贷,从最初的几千元债务迅速滚雪球至数万元,甚至更多,面临着无休止的软暴力催收,生活陷入一片混乱。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融资体系混乱的缩影。

企业的贷款业务遍地开花,让人不禁质疑,企业的盈利版图是否已悄然转向贷款服务,而非其核心业务本身。在这一背景下,二八定律似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验证:少数人无债一身轻,而大多数人则背负着信用卡与各类贷款的沉重包袱。

负债社会的深层原因

为何现代社会会陷入如此普遍的负债困境?原因复杂而深远。经济发展放缓、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是根本原因之一。加之社会融资体系的不完善,征信管理制度的混乱,使得原本就脆弱的金融环境更加雪上加霜。银行信贷制度的严苛与个人融资需求的迫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而贷款公司的泛滥更是加剧了这一乱象,让本就沉重的债务负担变得更加难以承受。

经济发展放缓与收入减少: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人们的收入增长放缓甚至下降,而生活成本却在不断上升,导致许多人不得不通过借贷来维持生计。

社会融资体系混乱:现有的融资体系存在诸多漏洞和不合理之处,如银行信贷制度设计过于严苛,征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使得许多人难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贷款,转而求助于网贷平台。

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许多人开始追求超前消费和奢侈生活,而忽视了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最终陷入债务危机。

银行与贷款公司的双重困境

银行信贷制度的严苛与贷款公司的野蛮生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银行以征信报告为门槛,限制了个人直接融资的通道,却为贷款公司大开绿灯。泛滥的贷款公司和平台,实际上是银行变相放松贷款门槛获取高额利息的渠道,这是银行背叛了金融消费者,让贷款人通过贷款平台曲线高利息借贷。这种制度设计,不仅推高了个人融资成本,更让负债者雪上加霜。在高额的利息负担下,即便是微小的债务,也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法律制度层面缺陷

法律层面,执行难案件激增,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日益膨胀,更多人则在借贷的漩涡中苟延残喘,企图延缓债务崩塌的那一刻。这背后,不仅仅是个人诚信的缺失,更是金融管理体系深层次问题的暴露。银行信贷体系的痼疾,在于过分依赖征信报告作为融资的单一标尺,却未能有效遏制贷款公司利用个人征信牟利的乱象。银行之门对个体紧闭,却对贷款公司大开方便之门,利息差异悬殊,个人直贷难如登天,而通过贷款公司,则需支付三倍乃至更高的利息成本,年化利率飙升至18%至36%之间,令人咋舌。

要破解这一困局,亟需对现有的金融管理制度进行深刻反思与改革。银行及金融机构应灵活调整贷款政策,为负债者提供更为合理的还款期限,如延长至五年、十年,以减轻短期还款压力。同时,贷款公司也应摒弃暴力催收手段,转而采取更为人性化的债务重组方案。

本来一个人负债情况下,需要减负才能逐渐走出困境,但是银行方面的操作却反其道而行之,一个人负债越高,借款利息越高。这就是让负债人员还不了款,赖账不还。一个人如果一年10万元债务还不完,但是如果把债务变成5年期,一年还2万元,这笔款肯定很容易还清。

但是,现在银行的消费贷、信用卡透支等多是一年前的,在一个人超期消费情况下,一年内还款压力就会巨大,收入无法增加的话,就需要不断拆借来完成还款,这样就会循环产生利息。最终,借款人在短期借款、信用卡消费等债务压力下,不断拆借网贷,债务越来越多,最终还不起烂账。银行和消金公司的坏账率逐渐升高,各种软暴力催收造成的悲剧事件不断上演。

如果银行在面对信用卡和借款人大量借款无法一年内还清情况下,能够延长5年、10年还款期限,所有的债务问题都将解决,不会存在坏账和一些人摆烂、不还款的问题。贷款公司也一样,在面对欠款人无法短期内还清欠款情况下,不要无休止软暴力催收,把还款期限延长5年、10年所有的账款都能收回。

当然,银行和贷款公司面临应收账款问题,解决欠款人短期无法还钱债务的另一个途径就是,把欠款人所有债务算清,一次性发放一笔5年或10年贷款清偿此前短期债务,这样所谓的欠债不还,老赖将消失。

撤销征信报告的片面限制

当前,征信报告作为银行贷款的“金钥匙”,其影响力被过度放大,甚至成为限制个人融资的“紧箍咒”。这种以银行为中心的单向评价体系,忽视了借款人的实际情况与还款意愿,导致许多有还款能力,愿意长期借款化解短期债务的人,但征信不佳的被拒之门外。因此,我们呼吁撤销征信报告在银行贷款中的片面限制,转而建立以工作收入、还款意愿为核心的综合评估体系。同时,加强对贷款用途的监管,确保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和合理消费需求,减少盲目借贷的风险。

统一社会贷款融资利息标准

银行是融资市场的主力,虽然有很多贷款公司和平台,银行是总的贷款发放人,很多贷款公司充当了信息引流和中介服务作用,提高了银行贷款利息和服务费成本,增加了借款负担。为高利贷和非法集资提供了温床。这不仅加剧了借款人的还款压力,也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

必须明确的是我们的实体经济商业利润在10%左右,而银行贷款利润普遍在15%-30%之间,这是十分荒唐的事情。无论是个人贷款,或者是企业贷款就是直接从银行贷款,收入增加赶不上利息支出。避免个人和企业被银行贷款利息拖垮,必须将银行贷款利息成本控制在8%以内。因此,统一社会贷款融资的利息标准,实行政府指导价,是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之举。通过透明的利率机制和严格的监管措施,可以有效遏制高利贷现象,降低借款成本,为借款人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融资环境。

建立个人破产与债务重组机制

面对无法短期内偿还的债务,许多借款人陷入了绝望与逃避的循环之中。建立个人破产与债务重组机制,为负债累累的个人提供一条合法的出路,是化解债务危机、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通过法律程序对债务进行清算和重组,既保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为债务人提供了重新开始的机会。

负债不是终点,而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挑战。面对网贷漩涡,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让负面情绪吞噬了前行的勇气。让我们携手呼吁理性的金融改革,为每一个在负债中挣扎的灵魂点亮希望之灯。同时,也请每一位读者,从自身做起,理性消费,远离网贷陷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金融环境,让未来更加可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3287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