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争议, 就火不了吗?

小片儿说大片2024-07-05 23:06:33  108

2024年高考志愿报名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内娱的名校学霸,却引发了不少争议。

北大毕业的李雪琴,被网友质疑高考加分问题。

如今谁也无法预测这场“官司”到底会如何收场。

网上有关李雪琴的话题,比她参加过的抓马综艺还精彩。

而让她陷入过全网讨论的那档抓马综艺,也迎来了最新一季。

没错,《五十公里桃花坞》第4季开播了,甚至快要播完了。

和前三季铺天盖地的热度比起来,这一季开头开得悄无声息。

我浅浅赏析完前几期内容,发现本季节目氛围和以往大不相同。

《桃花坞》作为一个大型社交观察类节目,每季都邀请十多位嘉宾,进行群居生活。

嘉宾的年龄、职业各不相同,且大部分嘉宾私下不熟。

因此,节目也被网友称之为“社恐的地狱”。

几乎每一季开头都会制造一些出圈冥场面。

《桃花坞》第一季的第一场会议,就给人类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

先是宋丹丹,开场组织大家自我介绍,要求说出代表作。

演员十年,归来仍是素人的张翰无言以对,当场硬刚。

两方极限拉扯,贡献第一个节目爆点。

再是选坞长环节,各位嘉宾都唯唯诺诺不愿出头。

却在坞长发表意见时重拳出击,七嘴八舌争抢话语权。

最后是苏芒在节目中说650元不够吃早餐,引发全民热议。

为平息争议,节目组亲自下场解释650元是21天的早餐费用。

但很多观众并不接受这种解释,“一芒=650元”的货币单位,至今仍在被使用。

《桃花坞1》也因这场圆桌会议,一战成名。

到了《桃花坞2》矛盾再次升级,贡献了节目经典之最“尴尬九分钟”。

其精彩程度可以和《花少2》一较高下。

还有网友自发利用心理学、社会学解读这九分钟。

内容深度甚至延伸到各位艺人的性格解析。

综艺界从此开始流传“花学已死,坞学当道”的言论。

《桃花坞3》的开篇话题比起前两季也是不遑多让。

节目刚开播,任敏、汤晶媚就因组乐队问题产生矛盾。

随后孟子义、宋茜也被卷入任、汤这场“官司”。

事件相关话题在微博挂了7天,天天都有新花样。

总之,前三季节目各有各的“代表作”。

而《桃花坞4》和前三季相比,简直可以用“其乐融融”来形容。

本季节目遵循旧例,在一众老坞民的基础上,加入了几位新坞民。

不同的是,本季节目一上来就奠定了和谐氛围。

先导片将新老坞民分成了两组录制,给各自留足了准备时间。

老坞民这边相亲相爱和相爱相杀两手抓,贡献了不少笑点。

宋丹丹和张国立的“夫妻”人设,首次遭遇情感危机;

徐志胜照着“花样美少男”的形象,爆改成了“花样男”;

孟子义的嘴也保持日常水准,平均三秒输出一个贴脸杀;

节目组不仅通过复刻搞笑名场面,奠定和谐基调。

就连前几季的冥场面,也改头换面重新返场。

在制定接下来的活动策划时,王传君直接变身宋丹丹。

现场贴脸开大,提出让新坞民在晚会表演节目。

当初这个导致“尴尬九分钟”的提议,在本季成了老坞民们玩儿梗的素材。

目的是要告诉观众,节目曾经的争议都是过眼云烟。

不仅如此,节目组还搜集了一大波嘉宾的场外热搜,让他们现场回应。

其中包括“宋丹丹在桃花坞口碑反转”“孟子义在跨年晚会唱歌跑调”。

还好节目早就做好了,要不这一趴还要多出“汪苏泷碎了”的词条。

从老坞民的角度来看,先导片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他们提前排除历史隐患。

给观众留下老坞民们是温暖一家人的初印象。

而先导片分开录制的策划,也很利于新坞民融入节目。

没有老坞民在场,就相当于没了主客之分。

对于新坞民来说,大大降低了节目的“排外感”。

每位新坞民对彼此的了解,以及对节目的熟悉程度都为零。

由于在节目资历上处于同等地位,他们很快就打成一片。

节目组安排六位新坞民率先入住基地,老坞民延后抵达。

也让提前占领地盘的新坞民产生了“反客为主”的感觉。

而六位新坞民见面第一天,就赶上王星越过生日。

节目组特意提前告知了其他嘉宾。

因此,就有了众人联手做蛋糕给王星越庆生的环节。

不得不说,表面上看,节目组的刻意为之,确实促进了几位新人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真的有亿点尬。

不过,这种陌生人装热情的尴尬感,到了后面几期就逐渐消失了。

另外,本季节目宗旨,主打一个消除孤独,建立友谊。

因此嘉宾配置也与往期有很大差别。

《桃花坞》第一季的立意是建立理想社区。

而理想社区的前提,是社区成员之间先建立理想社交关系。

所以,第一季嘉宾要经历从完全陌生到和谐相处的过程。

中间产生的诸多矛盾,都是研究群体社交的最佳素材。

第二季和第三季,关于社区建设的形式有很大改动。

从完全理想化的乌托邦,落地到现实中的柴米油盐。

同时,为了扩大受众,节目策划也开始下沉。

增添游戏环节,来放大节目的娱乐功能。

但两季的共同点是,保留了第一季的社交观察功能。

所以第二季加入了9位新坞民,第三季是10位新坞民。

这样能够保证每一季节目都有嘉宾磨合期,从而碰撞出一些火花。

而本季节目中,老坞民的人数占据了总嘉宾数量的五分之三。

刚加入的新坞民,也都来自各位老坞民的朋友圈。

除了仁科和王子奇,其他几位嘉宾都有熟人在。

节目策划还启用了一对一的老带新组合。

每个老坞民都要和一个新坞民组队。

表面看上去,策划是为了防止出现第三季老坞民抱团儿的情况。

实际上,这种操作是另一种形式的抱团。

一半儿新坞民在配对选择环节,都选了有情感基础的圈内好友当搭档。

参考《快乐再出发》可以看出,熟人局综艺最大的特点,就是矛盾少,玩儿得开。

所以,本季《桃花坞》在嘉宾选择阶段,就开始避免矛盾产生的可能。

国产综艺在发展过程中,淘汰了很多种节目形式。

治愈系慢综艺却花期很长,甚至还有翻红的趋势。

节目做到第四季,想延续热度,必然需要从内到外改变节目风格,来顺应当下观众的口味。

于是在经历三季腥风血雨之后,《桃花坞》终于还是走起了《花少》的路子。

从火花四溅的“桃花坞”变成了一片祥和的“桃花源”。

治愈浓度过高的慢综艺受众确实很广,但其实并不好做。

一不小心就会又尬又无聊。

曾经的慢综一哥《向往的生活》,也无法避免“无聊”“走流程”的评价。

《桃花坞4》也遭遇了这个问题。

先导片播完感觉一片其乐融融,可第一期正片,就出现了尬点。

其中被观众吐槽最多的部分,是新老坞民初次见面的“破冰”环节。

新坞民们提前收到通知,要给老坞民送一些难题当见面礼。

精神状态领先地球人数十年的仁科,带领大家提前演练。

仁科提出多重宇宙的概念,硬控众人数十秒。

其他新坞民也开始大胆开麦,为迎接老坞民做足了准备。

他们在节目组规定的难题见面礼之外,还根据室内环境增加了更精彩的下马威环节。

新坞民以为初次会面是在别墅。

于是第二天早早做好准备,戴上墨镜扮演全员恶人。

就等老坞民推门而入,上演这场好戏。

(*新坞民的大胆畅想)

结果等来等去,却被节目组通知,见面地点在室外。

为了增加“破冰”的仪式感,节目组专门做了一道冰墙,将两组嘉宾分开。

还特意给新坞民的话筒装了变声器,让他们隔墙提问。

本以为阵仗搞得这么大,接下来的破冰提问会贡献本季名场面。

结果实际推进后,一整个垮掉。

新坞民在室内排练的内容,都因为节目组的这道冰墙无法实现。

根据节目流程提前准备的难题,也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这个环节结束,新老坞民之间别说破冰,甚至还结了层冰。

不仅屏幕前的观众抠出了三室一厅,连嘉宾团都觉得尬到无法进行。

最后直接敲碎冰墙,开始走流程。

如果按照新坞民们自行策划的“下马威”环节进行,效果一定比室外“破冰”好得多。

可惜,节目组太过依赖台本,掐断了嘉宾们自我发挥的可能。

而接下来的其他环节,也是流程感颇重。

本季开场看下来,只有组队环节的“徐志胜争夺战”贡献了最大笑点。

因此很多观众看完前两期只有“无聊”二字评价。

本季内容播出过半,都没有出现可以和前三季一较高下的名场面。

直到旷野世界和轨道世界那期,终于凸显了本季的宗旨

在完全自由的精神旷野中,嘉宾们的性格特质也凸显得更加明显。

不过,节目风格突然转变,有人喜欢,但也有人无法习惯。

所以,爱看抓马内容的朋友们,还是建议去复习前三季。

喜欢岁月静好的朋友们,可以继续蹲蹲接下来的内容。

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2973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