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在半梦半醒间看了Icar 03的官方直播。现在有点卖点的车在营销时必宣传座椅的特点,在宣传座椅的同时走进座椅生产车间,又成了一种新的玩法,也给很多座椅工厂打了个样板。前段时间有人批评创维汽车的老中医的卖点是噱头,Icar 03的主持人也一直在宣传老中医,按照他们的说法,前排按摩的布置方式是按照中医的穴位来布置的。右边这个专家很聪明,有意无意的不接这个话题,在问到通风时,老专家非常直白地说道:如果按照老中医的观点,那就不应该有通风,中医是非常注意腰部位置受凉的。所以大家买了加热按摩通风的座椅,该知道怎么用了吧。这家供应商其实是奇瑞的亲儿子,看名字里面有个瑞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是奇瑞科技的全资子公司。但是在芜湖,座椅行业也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早期除了这家公司外,还有安道拓,李尔,富卓四大金刚。随着奇瑞与F+的合资,继峰已经在芜湖筹建新的工厂(V23),外面还有嘉丰和天成往里面运座椅,可以看出一个奇瑞让座椅产业在芜湖竞争得非常激烈,即便是亲儿子也要面临激烈的竞争,这一点跟吉利的舒茨曼很像。说明在座椅行业,不光是有关系就行,还需要在有成本优势的基础上有技术含量,给予充分的可靠性保证。其实,这家公司的技术实力并不拔尖,在行业内也不是龙头企业,否则奇瑞也不可能引进那么多外资供应商,跟长城的亲儿子诺博比有一些差距,但可能要好于比亚迪的亲儿子弗迪,他的收入水平和工作氛围也只能算一个民营企业的基本水平。从短短的几个直播镜头来看,这个工厂应该比较老,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工厂。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在地面上看到5S定置定位的胶带撕了又贴,贴了又撕。他的VGA小车还在投入中,在直播镜头中还暂时没有看到座椅的发运立体库(也有可能有,这个要取决于客户那边是怎么一个要求和水平)。当然这不是说他不好,这不是判定好与不好的条件。就像整车那边喜欢请媒体去看现代化的车间一样,现代化的座椅工厂也是有很多自动化。比如在我工作过的几个车间里面有使用过VGA的小车转运物料,减少人工配送。终检下线的座椅不落地,直接上立体库,输送到飞翼车中运输到车厂总装车间。所有的库存和订单采取看板拉动的管理模式,也就是总装那边的焊装车间出来一个VIN配置,电脑就自动生成一个配置的订单,座椅工厂就按照电脑跳出来的标签生产一个座椅,并自动排好序列,如果没有出标签就不生产,始终保持库存在比较精益的一个水平。当然以上事实都做好了也都不能说明这家工厂管理得很好。
教大家怎么去看一家座椅工厂管理得好不好,肯定不是看自动化设备多不多,不是看人多不多。就跟日本人去验厂拿白手套去厕所看有没有灰尘的原理一样,需要去关注几个细节。
A.一个管理得比较好的工厂是不允许座椅落地的。座椅生产好了后要么直接上立体库,或者直接上发运线,放在标准托盘中储存,托盘的数量就是这个公司的标准库存数量。如果一个工厂有很多座椅直接放地上,可以说明几个问题,要么是他们下线的座椅不合格品太多,暂时入不了库,需要放到地上来找机会返修。要么是他们的计划或者库存管理不合理,导致没有库位存储。可能有些人会讲,我生产得多也有错吗?座椅的单品价值非常高,生产得越多的库存,占用的原材料越多,现金流就占用越多。另外座椅是车上唯一与人肌肤相亲的部件,对表面的洁净度需要严格管理,放置得太久,灰尘太多,难得打理,搬运转移的过程中,很容易二次损坏。另外,座椅的部分骨架区域未做表面处理,放久了很容易生锈。
B.一个管理得好的工厂是不允许员工随便去坐座椅的。就跟农村有句俗话一样:木匠做了一辈子板凳,自己却没有板凳坐。虽然座椅厂的椅子很多,但那都是卖给客户的,在卖给客户前,除了终检那个检查功能的工位外,包括总经理都没有资格去坐,因为要保证交付到客户手里的是第一手的座椅。所以经常走到某座椅厂,看到员工休息时,东倒西歪的倒在座椅上,心都凉了半截。
C.一个管理得很好的工厂,尽可能少用临时工或者钟点工。从图片画面来看,这家工厂的员工有两种衣服,白色衣服才是正规军,蓝色衣服应该是新员工。为啥现在座椅行业大量用临时工,因为客户订单不稳定。现在所谓的营销方式和大定数量很难让生产计划掌握准确的节奏,要么就忙那几个月,忙完之后就放羊。如果贸然招太多正式工,万一卖不出去,或者后面订单跟不上,养人也是很大一笔成本。所以很多时候,工厂也是没有办法,看客户订单下饭,先备少量的精英,如果客户量突然起来,招不同的劳务中介临时拉人进来,如果量突然降下去,马上退给劳务。怎么区分劳务和正式工,看衣服。曾经有段时间,某工厂大量赶订单,需要大量的临时工,找了七家不同的劳务公司来拼凑,每家用不同的马甲代表,最后红橙黄绿蓝靛紫都集齐完了。座椅装配需要一定的技巧,临时工太多肯定就保证不了质量,追求了数量,质量的跷跷板就降下去了,质量人员就叫苦连天。其实并不是每个座椅工厂都是现代化的,绝大多数工厂都是很原始很辛苦的。图九是广州某美资跟广汽合资的工厂,看起来现场也很一般。我曾经看过最烂的工厂,是现在那个工业奇迹的品牌与某龙头合资的工厂,那真的进去下脚的空间都没有,??都看了摇头。厂房最中央布置的是电泳工序,臭气熏天,边上几米远就是焊接工序,我都不知道消防满足要求不,那焊接的烟雾持续缭绕,永远散不出去,呛得人流眼泪。房间内不通风也不散热,南方的夏天,一走进去干活就全身打湿完。总装下线的座椅,没有机械手,靠人手工抬,两个大汉冬天都抬得大汉淋漓,好在这两年新投的工厂都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