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文库》丛书推出新成果 众专家再度聚焦揭秘荔枝道

封面新闻2024-07-03 20:23:02  133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孙沁怡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诗让荔枝道天下闻名。

作为蜀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荔枝道原名洋巴道(洋州到巴地),位于古蜀道的最东段,是从汉中西乡县(古属洋州管辖)子午谷南口翻越大巴山进入今川东和重庆境内的主干古道,因唐朝天宝年间从四川向长安运输荔枝而得名。这条道路对促进北方关中地区与四川盆地东部的人员往来、货物流通、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发挥了“脐带”一般的输血滋养功能。

如今,快马加鞭、接力传送的古代“特快专递”场景,已如烟云般飘散在历史的深处。但凝结在荔枝道上的人文信息和精神价值,却穿越时间,在现代社会发挥着它的考古、历史,乃至文旅融合方面的价值,以自己的方式滋润当代。

《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部分)

2024年6月,作为四川省“蜀道文化出版工程”的一部分,《蜀道文库》丛书推出最新出版成果——80册《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由巴蜀书社正式出版。该书将荔枝道沿线各府州县地方志加以系统搜集和整理,并按照一定的体例进行编纂,为人们从事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近日,《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在重庆市梁平区百里竹海梁山驿内举行首发式。来自川渝两地高校、文史研究学会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在荔枝道学术研讨会上,围绕蜀道申遗、荔枝道与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入探讨。千里荔枝道,一径通三省。荔枝道在梁平境内贯穿七个乡镇街道,沿线文化遗产丰富,至今仍保留有驿站、摩崖石刻、桥梁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

研讨会现场

荔枝道起点、确切线路和明确走向

学术界仍有争论

关于荔枝道起点、线路及其走向,近年来学术界仍然存在不少争论。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专家提出了比较新颖的个人观点。

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勇先以《制造荔枝道:历史时期荔枝北运与荔枝道线路新说》为题作了汇报。李勇先提到,荔枝是我国南部具有悠久栽培历史的著名果树,后来才引种到世界各地。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是最早关于荔枝的记载,称为“离支”。四川是荔枝重要产区,《华阳国志·巴志》:“东至鱼腹,西至子午道,北接汉中,南黔、涪……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这是巴地出产荔枝的确切证据,说明巴蜀栽培荔枝的历史相当悠久。从汉代开始,岭南、福建等地所产荔枝就已经开始北运长安的历史,并掌握了“筠籢”封印、篮络贮大合“密封”、用巨竹凿开一穴置荔枝并用竹箨裹泥封固以及整颗荔枝移植等方法和技术,如“闽中岁进荔枝多连树木”,荔枝保鲜时间至少都能在半个月以上,甚至“藉竹生气滋润,可藏至冬春,色香不变”。目前不少关于荔枝道产地、线路走向等往往迎合唐代白居易《荔枝图序》所说“(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的观点,必须设计出从原产地三天三夜送达长安的线路和走向,这本身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李永明指出,《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记载涪州乐温(今重庆市长寿区)盛产荔枝且“其味尤胜诸岭”,而对涪州辖县涪陵、武隆、南川只字未提荔枝,足见乐温是唐朝和北宋前期涪州荔枝的最佳产地,理应是天宝涪州岁贡荔枝的首选贡地或唯一贡地。南宋出现的涪陵妃子园,当时即受到学者置疑,祝穆《方舆胜览》更引用《涪州图经》以“相传”二字定性,当代史学大师严耕望《天宝荔枝道》则认为“盖好事者为之,非真其地”。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8),从四川制置离任的范成大泊舟乐温时亲眼所见“山林妃子园”,应当是天宝荔枝道的贡地园,而后起的涪陵妃子园,当是一个纪念园。

研讨会嘉宾合影

四川省历史学学会理事赵晓东对荔枝贡地和线路走向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四川盆地蜀道中的水道可运用“卌形蜀道”的循环运输原理来说明,从川江干流在重庆上溯嘉陵江、渠江、州河、后河,通过万源市大横山处短距离“陆桥”,与秦巴山区汉江支流任河相连,巴蜀物资与陕鄂物资可互联互运,首次提出了研究蜀道应该研究水道或水陆两道并行研究。他认为,唐代巴蜀沿长江沿岸泸州、宜宾、长寿、涪陵等出产荔枝的城市,通过上述循环水道交通原理,把荔枝树整树船运,到达终航点时,摘果飞骑,两日内以鲜茘枝形态送达长安。他提到,北宋文人文同《谢任泸州师中寄荔枝》诗,是泸州荔枝翻越大巴山、新鲜送达陕西洋州的珍贵史料,为此,赵晓东提出“泸州荔枝道”之说。泸州及下辖县至今荔枝产量大,占四川、重庆产量的90%以上,自古皆有,有石刻文物和南宋文献《江阳谱》作证,且最近发现了两片野生荔枝林,这为荔枝翻越大巴山入贡长安增添新证据。

由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以至于后世在评判荔枝道时,容易将之与唐代命运转折点联系在一起。“驿传荔枝”已经成为批评、讽喻唐玄宗昏庸的强大惯性叙事范式。成都大学教授谭平认为,天宝荔枝道,关涉的杨贵妃喜食荔枝,唐玄宗和朝廷派快骑往返千里,将荔枝新鲜送到长安之事,与安史之乱和唐朝盛衰没有关系。我们必须区分可靠历史记载和后人个性化借古讽今抒怀诗词的功能。大一统国家的和平年代,地方特优上贡朝廷,作为一种制度和活动,在古代对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维系和发展,正能量远远大于其代价,天宝荔枝道也不例外。

关于蜀道研究,目前更多地是从历史、文学、考古等方面进行探讨,较少关注蜀道题材的艺术价值。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田旭中认为,蜀道绘画艺术直观生动地再现了蜀道的历史变迁和人文活动,应当纳入蜀道文明的整体考察之中,并予以足够重视。

关于蜀道申遗,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谢元鲁明确提出把川江蜀道列入蜀道申遗名录的建议。其他专家学者如四川大学教授、蜀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小红呼吁蜀道研究要注重时空性和系统性,深入挖掘蜀道文化的内涵与当代价值。

《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首发揭幕

《蜀道文库》是“十年工程”

预计出版蜀道相关图书上千册

为挖掘发挥蜀道的文化意义和多重价值,加快川渝合作蜀道申遗进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由新华文轩联动川、陕、甘、渝蜀道沿线城市及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组织实施“蜀道文化出版工程”,于2023年10月正式启动。

作为“蜀道文化出版工程”的一部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充分发挥历史地理和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学科优势,联合川、渝、陕、甘四地学者,在2023年10月启动编纂《蜀道文库》丛书。

李勇先介绍,《蜀道文库》丛书是一个十年计划,预计会出版上千册相关图书。主要包括蜀道文献整理、蜀道文化研究、蜀道文化普及、域外蜀道文献整理与研究等方面,涉及对历史时期蜀道沿线城市、交通、经济、文学、艺术、碑刻、地图、地名、军事、考古等专题和综合研究。目前该丛书已经出版了《蜀道游记文献集成》《蜀道山水关隘文献集成》《蜀道文献萃编》《蜀道方志集成·米仓道卷》《蜀道方志集成·荔枝道卷》。

(图片由李勇先教授提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0571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