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曾经颠沛流离的民族不止一个,而犹太民族绝对是其中最为独特的一个。所谓犹太人,并非一个单一血缘的民族,而是保持相同风俗习惯、信仰犹太教的人群的总称。严格意义上来说,应当称他们为“犹太教民”。
犹太民族为世界贡献了很多优秀的人物,比如大画家毕加索、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等。尽管犹太民族如此优秀,但在历史上却一直处于流亡状态,到处都不受欢迎。更有甚者,反犹屠犹的事情屡有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曾经建立过强盛的以色列王国。但在以色列王国被消灭之后,犹太人便陷入了无家可归的境地,逐渐流落到世界各地。然而,不管旅居何处,犹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到异族的迫害,其时间之长甚至贯穿了整个犹太民族的历史。犹太人大规模流散之时,正是基督教在整个欧洲取代多神教信仰的时代。当基督教完成对欧洲的控制之后,犹太人便成为整个欧洲大陆上唯一的异教徒。“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训,最早见于《左传·成公四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我们同族的人,他们必定跟我们不是一条心。这可能就是犹太人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正因为是异教徒,犹太人在黑暗蒙昧的中世纪便成为平息上帝愤怒、缓解社会矛盾的替罪羊。每当出现天灾,便有人想通过杀光异教徒这种极端而愚蠢的方式来平息“神怒”。犹太人首当其冲,受害最多。而当宗教狂热的潮流席卷欧陆之时,犹太人的处境就更加凄惨了。同时,犹太人还被欧洲统治阶层视为经济及宗教上的对手,每当社会矛盾加剧之时,统治者都会刻意煽动反犹思潮,以便从中捞取实际的物质利益。
犹太人没有土地,居无定所,从事放贷或者作为中间人对他们来说是谋生的必然选择。而这种职业在任何地方都不受欢迎。正如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将犹太人当作贪婪的化身一样,当时欧洲各国人民都把犹太人看作是吸食金钱的恶魔。一旦在经济上遭遇困境,立马就会将“罪魁”的帽子扣在犹太人头上——一方面这是传统观念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杀掉债权人就可以不用还债了。因此,欧洲的犹太人便遭到周期性的迫害、驱逐甚至屠杀,一次又一次地踏上流亡之路。尽管如此,犹太人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不与异教同化,这种执着在人类的种族中是极为罕见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0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