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子芯片量产取得重大突破,美国宣告制裁失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好,这里是超级工程,好戏即将开始!
在过去数年,我国的半导体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施行了严苛的技术制裁,并联合其他国家停止向我国出口芯片。但事实表明,这些西方制裁未能遏制我国对芯片的急切需求以及发展态势。相反,我国科学家如今已成功突破此技术瓶颈。今年 5 月,我国科学家向全球宣告,我们成功研发出一种创新的光子芯片技术,且有望实现量产芯片。凭借这一惊人技术,我国极有可能绕过美国针对芯片技术的所有制裁。所以,接下来我将阐释我国如何量产光子芯片?以及未来我国的芯片发展又将如何?
背景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强国,我国对芯片的需求无疑是庞大的。据统计,2018 年我国进口芯片的总额已逾 3000 亿美元占全球 5000 亿美元集成电路市场总体规模的近 60%。尽管市场需求巨大,然而我国芯片技术的自主研发相对有限,多数高端芯片依旧依赖国际供应链。在此情形下,美国的几家大型芯片公司于我国市场占据了显著份额。比如,英伟达和英特尔在我国的营收分别占其全球营收的 30%以上,而高通来自我国市场的营收更是超过 60%。
不过,伴随我国芯片半导体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国感受到了威胁,并开始推出一系列限制举措,企图遏制我国在该领域的进步。美国不但自身制定了严格的芯片禁令,还联合欧洲、韩国、日本等国家对我国芯片施加制裁。甚至在今年 4 月,美国商务部将 11 家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其中 6 家为我国公司,4 家因获取人工智能芯片而遭受制裁。但当下,这一系列制裁对我国已不再构成威胁。为何如此呢?
早在 2020 年,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就明确,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芯片将被确定为重点发展领域。至 2023 年 8 月,华为宣布突破了美国对 5G 芯片技术的封锁,并达成了 5G 性能芯片的稳定量产。仅仅一年之后,2024 年 5 月,科技巨头清华紫光集团宣称成功开发出 7 纳米芯片制造技术。7 纳米技术作为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之一,原本近乎被韩国、中国台湾和美国的少数几家公司垄断。我国科学家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无疑打破了这些公司对这一高精度芯片技术的垄断。更令美国忧心的是,我国科学家近期在一项能够量产“光芯片”的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这不但会使美国和西方国家先前的制裁丧失意义,还将重塑全球高科技竞争格局。
那么,我国是怎样量产“光子芯片”的?
光子芯片量产
事实上,我国科学家在光子芯片领域获取了重大突破。研究团队运用了一种被称作“通用离子刀”的先进异质集成技术,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光子”芯片。这种芯片具备极低的光损耗和高效的电光转换特性,能够有效化解通信领域在速度、功耗、频率和带宽方面的四大瓶颈问题。此外,它还推动了低温量子、光计算、光通信等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发展。在未来光通信和 6G 网络技术的构建中,光子芯片将发挥关键作用。众所周知,当下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 6G 网络技术的突破,特别是美国。自从 5G 技术被我国的华为超越后,美国就着手在 6G 网络技术的研究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表明未来 6G 技术的国际竞争会更为激烈。
光子芯片技术是光通信和 6G 网络技术的核心构成部分。对于我国而言,一旦能够掌控这种芯片制造技术,就能减少对国外高端芯片技术的大量依赖,不再受他人制约。故而,光芯片技术被全球视为解决技术瓶颈的关键技术。那么您知道“光子芯片”是什么吗?
什么是光子芯片?
光子芯片被称为光子集成电路,主要依靠光子来处理和传输信息,其主要优势在于超高的传输效率。它们通常包含数百个光子组件,传输速度比由晶圆材料制成的传统砷化镓(GaAs)和磷化铟(InP) 基板芯片快 100 倍。并且,光芯片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高强度电磁场下正常运作。在当前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光子芯片具有相对更大的应用潜力。光子芯片技术已在通信和大数据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其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传输速度和距离,以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光子计算领域,“光子”芯片也是超级计算机和数据中心的核心技术之一。
此外,在量子技术领域,光子芯片也为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注入了新活力。因为相较于传统芯片生产,光子芯片的生产过程无需依赖昂贵的光刻技术,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光子芯片的潜力远不止于光通信领域。在未来,它甚至可能挑战摩尔定律,并在各个行业广泛应用。那么,您清楚这种光子芯片会给我国的半导体带来怎样的突破吗?
光子芯片的影响
过去,我国的芯片产业长期依赖西方国家的供应链,难以实现自主掌控。特别是当美国相继出台政策打压我国的高科技企业时,这一领域的困境变得愈发严峻。以 2019 年对华为等公司的制裁为例,这不仅给我国的芯片产业带来了重大冲击,还致使华为的营收大幅下滑 2500 亿元,高端手机市场和部分业务一度停滞。但随着光子芯片的技术突破和量产,表明我国的芯片产业已初步具备自主生产和掌控的能力,不再依赖其他国家的技术供应,这对我国而言无疑是一则喜讯。
虽然光子芯片技术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产业应用和量产方面仍面临众多挑战,尤其是高昂的成本和晶圆尺寸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些障碍,我国科学家开始采用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钽酸锂。这种材料相较于传统的铌酸锂性能更优,其制造工艺更贴近当前的商业硅技术,这让人看到了通过钽酸锂实现成本效益和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目前,这项技术降低成本的主要动力源于电子公司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钽酸锂已开始在商业领域广泛应用,特别是在 5G 射频滤波器的制造中。它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凭借其低成本优势提升了制造的可扩展性。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钽酸锂的性能实际上与铌酸锂相当,甚至在某些特定场景中表现更为出色。
然而,尽管光子芯片在某些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但它们尚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电子芯片。相比而言,电子芯片的技术和产业链十分成熟,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和移动设备中。它们在许多关键领域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意味着尽管光子芯片代表着世界芯片技术的重大进步,但它们仍需要逐步完善其相关技术经验和产业链,以满足未来更庞大的市场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光子芯片”技术上的突破恰好打破了美国的制裁计划。因为在光子芯片的研发中,美国是最早起步且发展最佳的国家。早在 1991 年,美国就宣布成立“美国光电产业促进协会”,但我国在 2010 年才加入光子芯片赛道。目前,全球光子芯片产业链实际上已逐步成熟,各国在光子芯片的研究上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美国、中国和日本发展最为出色,三家的芯片市场几乎涵盖了整个世界,份额分别为 45%、40%和 8%,但我国主要占据中低端光电芯片市场,全球十大光子芯片品牌中有五个归属于我国。
目前,我国光子芯片的研发进展迅速,每年都有新的突破,仅依靠现有的半导体设备,我国就能开发出性能一流的工艺产品。这意味着,倘若这一先进技术再有突破,并能够实现大规模商业开发,无论西方国家采取多少芯片控制措施,都无法继续影响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
那么,您认为我国最终能够突破美国的芯片封锁,走出另一番天地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9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