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十余年前热播的电视剧《潜伏》是职场社交的镜像,那么《五十公里桃花坞》的“坞学”则是这一届年轻人社交生活的“世另我”。
正在热播的《五十公里桃花坞》第四季中,嘉宾在成长,社交场景也在焕新。“中国大家长”宋丹丹在破冰会上宣布要“去丹妈化”,三届元老“六五零”组合坦诚创作力的暂时枯竭,宣布电台“无限期停止营业”。一边是老坞民的“熟人局”,一边是新坞民的“陌生人社交”,阶段性关系、深层次同频……《桃花坞4》踩中太多当代社交的现实困境。
社交实验还在继续,这一季“坞学(更新版)”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与治愈。
“互联网家人”热闹来袭
电子疗愈器拉满情绪价值
前几季节目中新老坞民会聚一堂,他们常常因立场和经验不同而导致冲突一触即发,会议充满紧张的氛围,有人振臂高呼,有人甚至委屈哭泣……这些抓马名场面,可能是大众视野下对于《五十公里桃花坞》的印象。“以真实出圈、不粉饰矛盾”全景式社交实验真人秀,诞生了内娱真人秀著名场面“尴尬9分钟”,又或者是陈陈陈主导下的失败的集体行为艺术。
第四季的画风一转,老坞民们在延吉的光东村会合,热热闹闹地聚餐叙旧,仿佛是过年之际的家庭聚会、守岁卧谈。新坞民率先到达住宿地,在“社交浪人”仁科的带动下很快地彼此熟络,为破冰仪式出谋划策。两边都是一派其乐融融、和谐共处的景象,让弹幕直呼“他们好像一家人”“看完心里暖暖的”。
本季节目的主题是“旷野想象”,新老坞民们解锁了吉林延边、福建霞浦等全新地标,在茫茫白雪和清新的海风之间自由来去、联结彼此,对于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延展有更为开阔的想象,传递出自由、包容、治愈的社交和生活方式,正如总导演谢涤葵所言:“让大家放飞自我,看见更加丰富的社交关系”。
矛盾和冲突在综艺节目中能够博人眼球,但在现实的社交关系中,协商与包容才更具建设性。
徐志胜乐颠颠地跑向张国立,自然地接过他的行李并喊出:“爸,我来”;围炉夜话,面对“掌管古希腊push的神”宋丹丹让新坞民拉爬犁的提议,众人无奈大笑并宠溺地说道:“还得是妈妈”。这种让人心中一暖的“家人感”的养成,实则是众人经历前三季不断磨合的结果。“熟人局”中自然而然的亲昵与关怀,让观众仿佛来上一场“心理按摩”,找到情绪与压力释放的出口。
将老、中、青三代人汇聚一堂,关注特定情境下的代际社交与沟通方式,一直是《桃花坞》系列节目的拿手好菜。作为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宋丹丹爱张罗、喜管控的行动方式一直是流量关注的焦点。在“断亲化”日益盛行的今天,一味将“老顽固”“专制”等污名化标签贴在年老一代人的身上,过度强调“割席”和“断联”其实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节目展现了不同代际的人之间的冲突、磨合与彼此走进,呈现了完整的代际沟通及修复弧线,在老年群体边缘化的当前显得尤为可贵。
《桃花坞4》中的代际社交一直都是“双箭头”,老人们虽常常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一直不忘关切后辈。破冰大会上,宋丹丹主动提议希望和张国立组队不参与搭子投票,将心比心体贴孩子们想交新朋友的心愿。张国立在选搭子的时候则主动选择了落单的吉娜,因为他是老坞民里对方唯一的熟人,这一举动也给足了后辈满满的关怀与安全感。
不光老坞民,新来的后辈们也对老人们尊重中带着理解。继问遍宋妍霏、董璇等女明星情感问题后,这一季宋丹丹又把好奇心延伸到新来的男生身上,直接敲开仁科的车门,直白地问道:“你有女朋友了吗?”,感到边界感被侵犯的仁科并没有直接拒绝或冲撞,而是礼貌地跟对方说“我等下再私下告诉你”,既保护了隐私又守护了温情。
实际上,当代年轻人并非真的想逃离家庭,他们所反感的是不断内耗的“有毒家庭环境”。节目里不断往来的代际沟通之下,真情也在流动和汇聚。曾经对着宋丹丹接连的push坚持说“不”的王传君,率先当起新坞长扛起责任主持会议,调皮的“幺儿”王鹤棣,能够在二老拌嘴时幽默劝架,帮着“哥哥”汪苏泷调停。节目让年轻人看到家庭和亲缘关系也可以是成长路上的“释压舱”,只要彼此都为磨合付出努力,是可以互相包容、体谅、温柔以待的。当王鹤棣看到夜空下绽放的烟花心生感动,走向宋丹丹说:“妈妈抱一下”,而温柔的“妈妈”也接住了“小儿子”的拥抱,这一幕一定也唤醒了屏幕前无数渴望归家的游子的心。
成长式社交实验落地现实
“坞学”关照年轻人细化困境
家人团聚,其乐融融,这样的快乐属于老坞民们,但节目对不少新坞民而言还是一场“地狱开局”的社交。在桃花坞大会上,节目组宣布组队的方式是“老带新”结成搭子。由新坞民们写下心动搭子对象、站起来自我介绍、放VCR、接受老坞民的投票,紧张刺激还尴尬,正如李嘉琦所说:“这不就是《非诚勿扰》?”
节目组设置破冰规定,嘉宾根据自身的理解参与其中,而非如前几季漫无目的地自主讨论,这样的过程其实更接近现实的社交场景。在生活里,人们之间的社交往往会根据特定的身份框架进行,入职破冰、项目团建、聚餐祝贺、甚至相亲会面……身处这些社交活动,人们需要不断参照自我身份定位,依据既定的流程行事,并根据特定情境的规则和外部反馈调校自身行为,争取自己给出的反应能被接收、诉求能够落地。
节目第一期就诞生了三人抢“胜”的名场面,王子奇、吉娜先后表示自己选择了徐志胜作为搭子,正当众人吃瓜看戏时,沈月也亮出了自己的选择——竟然还是徐志胜。升咖为“桃花”的志胜,经历了10多分钟的情商考验,爆出金句形容自身的处境:当有3个幸运降临在我身上的时候,就变成了不幸。
有人欢喜有人愁,当新坞民仁科站起来做自我介绍时,竟没有一个人选择他。看到这里,不少观众已经汗流浃背、自动代入自身处境,“像极了我在新集体落单的样子”“尴尬得抠出三室一厅了”。然而,内心强大的仁科面对落差没有灰心,而是用幽默的方式补充介绍了自身的优点,终于赢得了“二傻”王传君和王鹤棣的芳心。
“破冰”作为人们日常社交中的第一道关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前几季的饭局破冰、“每人讲出自己的代表作”一类复杂、规则更为隐晦的形式,这一季的破冰更接近于年轻人常见的“制度性破冰”——在职场、团队既定的规则下展示自我,实用且易于理解。徐志胜、仁科等人的表现也诠释了“受宠”不必“若惊”,只要真诚和努力,也能扭转第一印象的偏见。
在《桃花坞》往季节目中,由汪苏泷、徐志胜、李雪琴、李嘉琦四人组成的“六五零文娱集团”一直是隐形核心,他们运营常规电台,策划活动和晚会,为桃花坞提供创意和欢笑。但在这一季里,台长汪苏泷宣布:“六五零电台无限期停止营业”。
“六五零”创意的暂时枯竭,其实是四人之间的共识。但当暂停的话讲出,感性的李嘉琦回忆往昔种种,忍不住边录节目边哭。情绪敏感的李雪琴虽然没有在当下爆发,但在未知屋里她也忍不住哭泣,对着三位伙伴说自己好像“失去支点了”。坞民们对于人际关系变化的脆弱和无措,像极了现实生活里我们面对阶段性关系告一段落的姿态,毕业、换城市、项目组聚散……面对社交这门课,我们既要学会开始,也要学会告别。
如何看待并处理阶段性友谊,这是每个人社交闯关途中绕不开的障碍物。当物理距离、身份变化等现实因素横亘在关系之间,曾经的情感是否只能如泛黄的书签珍藏在记忆里?“六五零”给观众们的答案是:保持开放,珍惜真情。他们敞开怀抱拥抱新友,李嘉琦和闺蜜沈月勇夺运动会第一,李雪琴与仁科、张新成在星空下篝火旁探讨人生;但在心里,依然保持着对曾经最默契好友的惦念。在烟花盛放的夜空下,四个伙伴最先想到的依然是彼此,正如汪苏泷所说:“那一刻很需要他们在我身边,我一定要拥抱他们”。
“搭子”还是“灵魂挚友”?
多元社交场景映照深层自我
“六五零”电台的阶段性停播,还引发了另一个舆论聚焦的话题——搭子社交。不难发现,《桃花坞》系列节目充满了这一当代最为普遍的社交模式,从最开始的双人结对到分宿舍,再到成为合伙人置办产业,几个较为陌生的人因为接近的物理距离或者明确的“获取桃花币”的目的快速结成搭子,在特定的时间内实现精准的互相陪伴。所以,在沈月和单依纯这对姐妹花身上,我们能看见学生时代自己和舍友的影子;孟子义和徐志胜这对“美容院CP”,也能让人想起跟项目组同事共事的时光。
社会学家齐美尔曾将“陌生人”形容为“远方的人是在附近的”。无论是节目上还是生活里,人们结伴而行的“搭子”十分贴合这一状态。这种临时相约的同伴能够迅速配对,达成更高的社交效率,实质是以较低的感情投入获得了所需的回报。例如,徐志胜与王子奇初次见面、互不相识,在结成搭子后连队名都是沿用上一季徐和李嘉琦的“出奇制胜”。但这对搭子在联欢晚会上别出心裁地想出“做铁锅炖”当节目,又因为配合得毫无默契把菜炖糊了,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被坞民们在私下一致评为“最好的节目”。
所以,热衷于“搭子社交”的当代人,可以进化掉深层次的情感沟通了吗?显然不是。在未知屋里,李雪琴向“六五零”的三位伙伴敞开心扉,诉说自己在“搭子社交”中感到融入不了集体,跟亲密伙伴物理距离的拉远更让她十分不安。播出当晚,#李雪琴哭了的微博词条俨然成为网友们的“哭墙”,部分人坦诚在强调边界感社交的当下,自身的孤独感在不断加深。
节目制片人张磊表示:“第三季更多的是带有原生关系的「半熟社交」,本季节目的人物关系则由老坞民「熟人局」和新坞民「陌生人社交」构成,形成对照。”感受到这种心理落差的不只是身处其中的李雪琴,雪地里未知屋的灯火也照出了屏幕前观众心中的孤独。在高度分工和原子化的现代社会,我们依然渴望深层次的联结,渴望亲密关系的陪伴和照拂。
这季节目中,李雪琴和张新成坐在海边对谈的一幕,被许多观众直呼“封神”。两个人没有吵吵闹闹或刻意表演,李雪琴先是坦言自己是一个非常寡淡的人,“没有什么事情是让我真正感到高兴的,就是平淡地保持生命体征。”张新成没有选择开导或安慰,而是跟她分享自己上大学开始蹦极、骑摩托车,通过满足征服欲获得快乐的方式。后来年纪大了,这种方式就变成了早睡、跑步和健身。
张新成问当下的李雪琴:“那你快不快乐”,对方会心一笑:“快乐,老快乐了。”张新成了然:“感受是真的”。对话在徐徐的海风中结束,两个原本陌生的个体在那一刻达到心灵深层的共振。李雪琴最后说:“这种时候是我最喜欢桃花坞的时刻”,不少弹幕也随之附和。
海浪翻滚如同拍打着乐曲的节奏,水天一色之间海鸥自由地翱翔天地,坞民们在《桃花坞4》的故事还在缓缓上演。多元的社交议题仍在不断发散,相比矛盾和冲突,经过几季洗礼的坞民们交融出亲缘般的深厚情义,给屏幕前的观众带来正向的情绪价值。未知屋的灯火更照亮无数观众内心真实的社交需求:要陪伴,要拥抱,渴望深层次的建联。“和老朋友一起等待春天来,比春天本身更浪漫!”这一季的《桃花坞》不仅是都市人的社交宝典,也描绘出当代人梦想的人际交往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