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印军再一次越过中印边境,向我国西藏一侧不断推进。他们沿途修筑堡垒和哨所,试图通过这个手段蚕食和吞并我国神圣的领土。
中印两国同为文明古国,有着2000多年的和睦交往历史。除了唐朝那一次,中印两国几乎从未交兵。到了近代,中印两国又同时遭受殖民主义以及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奴役。二战后,中印两国又分别于1949年和1947年,获得了民族的真正独立。
当时,中印边界线虽然还未划定,当时两国关系大体还是友好的。印度也经常作为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传声筒,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印边境,出于对印度的信任,中国并没有布置重兵,因此处于“有边无防”的状态。
然而随着西藏的和平解放,以及人民政权在雪域高原的逐渐稳固,印度的态度开始发生了变化。
自印度建国以来,就一直强调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呢?其首先一步就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同时在整个南亚地区确立霸权。
从地缘环境看,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牢牢地掌握在中国手中,而印度的母亲河——印度河与恒河都发源于我国境内。我国对于印度有着高屋建瓴般的地理优势。
早在解放军入藏之初,印度就百般阻挠。表面上,尼赫鲁似乎然不支持在西藏问题上与中国发生对抗,但印度政府私下却继续为西藏 “分裂”势力提供帮助,为他们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印度人认为,只有“西藏独立”或“高度自治”,让西藏成为中印两大国之间的“缓冲区”,才能让印度获得绝对的国防安全。
但西藏重回中国版图之后,印度的政策又由暗中扶植“西藏自治”,变成了尽量侵吞中国的领土。
中印之间虽然没有正式划界,但两国人民长期相处中早已形成了习惯性的管辖范围。过去英国统治印度时,不断地向中国的西藏地区进行蚕食,因此中印之间一直存在着边界争端。边界东段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就是当年英国强加给中国的。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过。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继承了英帝国主义的衣钵,在中印边界推行扩张政策。由于我军在中印边境本来就没怎么布置兵力,因此印军仅用6年时间便侵占了“麦克马洪线”以南、传统习惯线以北的中印边界段东9万平方公里领土和中段2000平方公里领土。1959年,印度又要把一向在中国管辖下的西段3.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印度。
印度持续不断地挑衅行为,让中国感到十分意外,也让毛泽东十分头疼。毛泽东对于尼赫鲁曾经有着极大的期待,中印同为文明古国、人口大国,都曾受到帝国主义的百般欺凌。若中印能够实现友好乃至于联合,对于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中印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毛泽东一度认为尼赫鲁能够拎得清。
1954年,尼赫鲁访华,我国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毛泽东与尼赫鲁会谈结束后,还破例将他送上了车,并且语重心长地说:
“朋友之间有时也有分歧,有时也吵架,甚至吵到面红耳赤,但这种吵架和我们同杜勒斯的吵架,性质是不同的。”
在毛泽东看来,中印之间绝非敌我矛盾,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谈的,可以互相妥协的。中印矛盾和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截然不同的。
为了让尼赫鲁安心,周恩来还专门跟他交了底,说明我国战略方向在东方,无意与印度为敌。
但是不管中国方面示以多么大诚意,印度不仅置之不理,反而指示印军不断挑衅。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外交经验还不够丰富,对于印度的文化传统了解不够深入,有时候会以己度人。
按照中国传统,我方让一步,对方应该会给个台阶,也让一步。然而印度的传统不同,他们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我方退一尺,他们不仅不会妥协,然而会直接进你一丈。只有强大的武力,才能让印度人知难而退。
通过张国华的汇报,毛泽东知晓印军的战斗力才相当于中等国军部队的水平。和解放军为敌,简直是自不量力、以卵击石。
无论是装备、训练、指挥还是士气,印军都远远不能和解放军相比。因此毛泽东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印军烂成这样都敢和中国叫板。
那么印度人的迷之自信,到底从何而来呢?
二、
首先从国力来说,当时的中国是远不如印度的。印度曾是英国殖民帝国的一枚“明珠”。为了经营印度,英国下了很大的功夫。现代印度的铁路系统、邮政系统、社会管理体系,甚至是国家的统一都是英国给予的!刚刚独立的印度就是亚洲强国,人均GDP比中国还高。
1952年中国GDP为304亿美元,比印度高出37%,但整体发展水平比印度要落后大概10-15年,印度当时铁路总里程达8万公里,而中国不足1万公里。
这是印度人敢于向中国叫板的底气。
其次从外交来说,印度所面对国际形势要远远好于中国。在国际外交场合,尼赫鲁可以用长袖善舞来形容。在尼赫鲁的经营之下,印度与美苏两国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同时在第三世界国家里,也堪称大哥大。
一直以来,印度与苏联就保持着紧密的“准盟友”关系。印度自建国以来,就受到了苏联极大的支持和援助。可以说印度的工业体系,就是苏联帮忙建立的。虽然印度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但苏联对于印度的青睐程度,却远远超过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
特别是中苏交恶之后,苏联更是明目张胆地站在了印度一边。听闻印度要向中国动手,赫鲁晓夫竟兴奋地说:“就让印度人教训中国一顿吧!”
按照美国的尿性,苏联的盟友就理应是他们的敌人。按照常理,美印关系应该不会有多好。但出人意料的是,美国却总是对印度另眼相看。因为美国认为印度在牵制中国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因此自艾森豪威尔总统开始,美国就开始对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经济援助。
就这样,印度在美苏之间左右逢源,两头得利。
印度不仅与美苏关系好,同时还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领袖。在万隆会议上,尼赫鲁出尽了风头。不结盟运动兴起后,印度更是成为了该运动的领袖。一时之间,印度和尼赫鲁风头无两,为世界所瞩目。
反观中国,则同时与美苏两大国交恶,北方和东南方向均面临着极大的军事压力,可谓两面受敌。相比于印度,中国的国际环境堪称恶劣。
因此印度认为,一旦中印开战,“全世界”都会站在印度一边,中国必败无疑。
最后,在军事上,印度对中国也有着极大的优越感。自鸦片战争以来,印军就作为仆从军跟随英军侵略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八里桥会战中,印度锡克骑兵大败满蒙精骑,并随之杀入了北京,跃马于紫禁城内;八国联军侵华时,印度雇佣军又一次马踏北京城。
抗美援朝战争之前,印军扬言“一个印度兵可以顶十个中国兵”;抗美援朝战争之后,印军改了口,说“一个印度兵可以顶五个中国兵”。其狂妄与无知令人咋舌。
由于印军跟随英军参加了过两次世界大战,因此印军吹嘘自己是“打遍欧亚非”的劲旅。因此更加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了。
1961年12月12日,印度集结海陆空三万大军,兵分多路围攻葡萄牙人占据的果阿城。12月19日晚上,葡萄牙人被迫向印度投降,在这场战役中,葡萄牙方战死31人,印军损失22人。
印军在占尽人数和装备优势的情况下,竟然花了7天时间才解放果阿,打得并不算好看。但印度人依然为此欢欣鼓舞,这毕竟是印度人五百年来,第一次战胜欧洲的白人。
无论是尼赫鲁还是普通印度人都彻底膨胀了。尼赫鲁曾洋洋自得地宣称:
“我国武装部队第一次成为一支非常强大和非常有效的战斗力量,我是深知内情才说这番话的……”他还认为,印度陆军和其它军种比独立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强大,即使应付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联合进攻“也绰绰有余”。
正是这样的狂妄,让尼赫鲁和他的幕僚们制定了所谓“前进政策”。在他们看来,中国根本不敢阻挡印军的北进。即使阻挡了,也会如鸡蛋碰石头般被粉碎。
三、
印度对我国领土地不断蚕食,让毛泽东感到万分痛苦。他曾说:“我想了十天十夜也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搞我?”毛泽东不明白,尼赫鲁为什么会贪图那么一点儿蝇头小利,就要让中印两千多年的友谊毁于一旦。
毛泽东一直希望尼赫鲁能够迷途知返,因此对印军的入侵行为一再忍让。
1959年7月,面对印军的蚕食和进攻,中印边界西段的中国边防部队向总参提出:在加勒万河谷实施反击,打掉印军在中国边防军哨卡背后修建的几个据点,以保障边防哨卡后方补给的畅通和安全。”
杨成武主持总参作战会议研究后,将作战方案上报周恩来和毛泽东。毛泽东当即指示:“停止实施这个方案。”要求边防部队:“对印军的入侵,绝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接到指示后,杨成武在总参作战会议上感慨地说:“毛主席的胸怀太宽厚了,我国政府对印度真是一忍再忍,一让再让了!”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真的做到仁至义尽、忍让到家了。古代传统的“退避三舍”“先礼后兵”“不为天下先”,乃至“哀兵政策”等政治、外交、军事方面的政策和策略都用上了。但印度方面置中国政府的和平诚意于不顾,反而错误地认为,中国的退让是为了避免战略上两面作战,中国军队不会也不敢与印军直接开战,因而得寸进尺,步步紧逼,终于挑起了这场本来可以避免的战争。
1962年10月、11月,印军越过中印边境东段、西段双方实际控制线,悍然向我国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自卫反击,驱除入侵的印军,维护了我国领土和主权。
印度国防部长宣称:“要同中国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接着,他又乘飞机到靠近中印边界东段的提斯浦尔城,进行军事部署。
随后,印军在东段大量增兵。几天后,印军第7旅向“麦克马洪线”以北大举进攻,并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抗议和警告,进一步扩大事态,公然下令在中印边界东段、西段,以10个旅的兵力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战争已经无法避免了。
四、
作为一个大军事家,毛泽东对于这场战争极其重视。根据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要么不打,要打就一定要打胜,绝不打没把握的仗。
印军虽然孱弱,但毛泽东从来没有轻视对手的习惯。当边防将士一再请战,并要求驱逐印军时,毛泽东依然保持着冷静,他说:
“不忙,通知部队后撤。告诉他们可以一再撤退,暂不还击。”
同时,毛泽东还命令杨成武:
“要通知部队,什么时候打响自卫反击战的第一枪,一定要等军委命令。”还说,“这个事我要管。”
毛泽东之所以要求部队一再后撤,自然不是妥协退让。他深谙古代兵法,施用的是当年晋文公“退避三舍”之计。我军就是“以退为进”,将印军的战线拉长,将他们的兵力摊薄,然后让他们露出破绽,我军再集中兵力一举而歼之。
当杨成武向毛泽东汇报边防部队开进状况时,毛泽东指示:
“打第一枪要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但打响第一枪之后,仗怎么打,就由你们负责了。仗怎么打,放多少枪,打多少炮,我不管,反而打胜就是了。”
毛泽东深知西藏远在千里,难以遥制,还不如遴选精兵强将,放手让他们指挥。新中国开国将领众多,皆为身经百战、能征惯战、足智多谋之辈,哪是印度那些只能给英国人打下手的印度将领所能比拟的?
为了实现毛泽东“务求初战必胜”的指示,根据总参指示,西藏军区边防部队由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副司令员邓少东、赵文进和副政委吕义山等组成中印边界东段指挥部;新疆边防部队成立了由南疆军区司令员何家产主持的中印边界西段指挥部。
在入侵印军越过朗久河进占克节朗地区后,在中印边界东段,我国边防部队又先后组成“东段东部指挥部”,由成都军区第54军军长丁盛、副军长韦统泰负责指挥。
1962年10月,毛泽东将张国华请进了中南海,一同开会的还有贺龙、刘伯承等老将老帅。
毛泽东问千里迢迢从西藏赶来的张国华:“这一仗有把握吗?听说印军还有点战斗力,我们打不打得赢啊?”
张国华信心十足地说:“能打赢,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能打赢。”张国华对印军的情况很清楚,他们的装备还不如我们,士气也不高,顶多相当于国民党中等部队的水平。
为了给张国华卸掉心理负担,毛泽东气势恢宏地说:
“也许我们打不赢,那也没办法。打不赢,也不要怨天怨地,只怨我们没本事。最坏的结局无非是印度侵占西藏。但西藏是中国神圣的领土,是世人皆知的。天经地义,永远不乏改变。总有一天,我们会夺过来的。”
毛泽东在标记着印军据点的大地图前,毛泽东挥舞着手臂高声说道:“扫了他!”
10月20日7点30分,天刚刚露出鱼肚白,东线的大规模反击开始了。我军数十门火炮同时轰鸣,将雨点般的炮弹砸在印度人头上。在敌人惊魂未定之时,解放军嘹亮的冲锋号声响起,我军官兵纷纷从掩体里杀出,打得敌人落花流水。随后,我军使用了我们所惯用的穿插、包围战术,四处堵击落荒而逃的敌军,获得了全胜,印军第七旅瞬间覆灭。对此,负责指挥的张国华说:“我从军数十年,从未打过如此轻松的仗。”
与此同时,我军西线部队从阿克赛钦地区发动进攻,几乎全歼印军11旅。残余的印军躲进森林,惴惴不安地等待着我军的俘虏。
在一个多月的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歼灭了印军3个整旅和5个旅的大部队,俘虏了数千人,而我军的牺牲更是微乎其微,甚至连被俘的人也没有。从此之后,印度朝野震动,社会几乎出现土崩瓦解的态势。
很显然,毛泽东退避三舍的战术起到了奇效,印军占地太大,兵力又不足,其防线只有外层比较坚固,中间全是空的,使我军可以轻松使用我们所惯用的穿插渗透战术,让敌人一个也逃不掉。
令国际社会意想不到的是,我军在取得大胜后,不仅没有乘胜追击,还把俘获的印军俘虏和装备全部打包还给印方。毛泽东、周恩来的所有良苦用心,虽然未能感化尼赫鲁,但他终于还是作出了明智的选择,没有再向中国发动新的武装进攻,并宣布:接受中国政府提出的停火声明,赞成中印双方武装部队脱离接触。从此以后,中印边境地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平静。
印度自不量力,招来了一场本可避免的战争。中国军队连美军都能击溃,更何况印军?中印两国本该成为携手共进的兄弟,然而在尼赫鲁等人的骚操作之下,中印边境依然重兵云集、剑拔弩张。同时,这场战争还让印度国际地位大大降低,尼赫鲁威风扫地,在几年后郁郁而终,这都是他们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