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兴农梦|“00后”农民弟弟童梁晨: 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 很酷

央广网2024-06-20 11:35:06  112

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和宁波市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助力提高乡村人口素质,赋能“三支队伍”建设,6月开始,宁波市委网信办携各区(县、市)委网信办联手央广网组织开展2024年乡村数字素养提升系列活动,邀请高校教授、技术专家、宁波本土新农人等走进宁波特色乡村聚焦乡村发展、建设和治理需求,大力培育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创意、新风貌等现代化特质的“新农人”。深入挖掘技能改变命运、技能铸造成就的现代“新农人”典型案例,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讲好“新农人”故事,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网信力量。

“没有传统的朝九晚五,我喜欢去田间地头挥汗如雨,回来顺手摘下我种的菜自己炒着吃,在这里我快乐又自由。”在“00后”新农人童梁晨看来,他现在正在从事着一种很酷的职业。当下,随着新农人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农民伯伯“变身”农民弟弟,将会给现代农业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近日,跟随央广网的镜头,我们来到了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岚山村,见到了“00后”农民弟弟童梁晨。和往常一样,他正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作中。

童梁晨介绍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央广网记者 俞烨 摄)

青春的脸庞,洋溢的笑容,第一眼见到童梁晨,很难将其与“农民”联想起来,直到他主动介绍起来。“这边大棚我们都配置了温湿度传感器和土壤二氧化碳传感器,可以直观地通过变化调整种植方法,保证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得到番茄;那边是我们的物联网控制系统,相当于我们的‘数字大脑’……”他如数家珍般侃侃道来,可见在这片水果番茄精品园里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作为南岚湾现代化示范性园区一期项目负责人,他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利用大学机械专业知识,创新突破了传统农户无法做好大面积园区规划的困难“经验”,改造提升了大棚物联网系统,引入数字系统,在园区规划上走出“新步伐”。再加上镇海农技专家和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的指点帮扶,种植效益直线上升,目前,仅水果番茄品种“酸甜果”的年产量就达每亩6000斤,每斤可卖30元。

配备各种控温设备和传感器的智慧农场(央广网记者 俞烨 摄)

童梁晨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从小就看到父母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对土地有深厚的情感。两年前大学毕业,他毅然决然接过“接力棒”,回到田里当农民,种粮食。曾经在轻食领域的校园创业经历,让他更想往“源头”走一步,试试自己种优质食品。“我不喜欢待在‘舒适区’,想闯一闯。”他表示,镇海区对农业发展很重视,一直给予技术支持和补贴,因此对农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他既有对传统农业的尊重和继承,也有对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有时候他会向老农户学习、看书研究、考察实践,钻研种水果番茄的技巧;有时候他也会手把手教老农户用手机操控智能设备,帮助他们降本增效。谈及对新农人的理解,童梁晨笑着说:“‘新农人’不能只会闷头种地,还要玩转科技、懂市场、会经营。”他还把水果研学纳入了下半年的计划中,“我想带更多人体验和感受番茄如何长大。”

童梁晨在调试秸秆转化农肥的工厂设备(央广网记者 俞烨 摄)

在乡村共富的道路上,他依旧在以一种很“新”的方式创新探索着。眼下,结合所学的机械知识和资源优势,他还开始捣鼓研究农肥,为秸秆找出路,提升综合利用率,让秸秆重新变废为宝,以此实现资源节约和农业增效双赢。“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这是趋势。”童梁晨将眼光放得很长远。

策划:沃远飞

统筹:陈金莲

采制:刘欣莹俞烨

鸣谢:宁波市委网信办镇海区委网信办镇海区澥浦镇人民政府镇海区新闻中心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6940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