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名家赵佩茹是“宝”字辈的大门长,只要是“宝”字辈的相声艺人,都要管他喊大师哥。就是相声大师侯宝林也不例外 ,看到赵佩茹也得规规矩矩喊师哥。
李伯祥是赵佩茹的大徒弟。李伯祥代拉侯耀文的时候,赵佩茹已经去世21年了,所以侯耀文拜的是赵佩茹的照片。
李伯祥收徒弟的时候,在现场挂的是一张合影,上面一共有两个人,一个是李伯祥的师父赵佩茹,一个是李伯祥的父亲李洁尘。
赵佩茹和李洁尘是亲师兄弟,他俩关系亲近,所以李伯祥过百天的时候就成了赵佩茹的徒弟。
赵佩茹(1914—1973年),北京人,满族。
赵佩茹
赵佩茹的父亲赵希贤是古彩戏法艺人,赵佩茹从小就跟着父亲学艺,然后撂地卖艺。
赵佩茹不到10岁,就开始跟随相声艺人焦少海学相声。赵佩茹是“宝”字辈中第一个拜师的,所以他就成了“宝”字辈的大门长。
拜师之后,因为焦少海的演出比较多,所以赵佩茹更多是跟着师爷焦德海学艺。
焦德海是焦少海的父亲,他是“相声八德”之一,相声本事自然是相当了得。焦德海非常喜欢赵佩茹,他是毫无保留,精心传授。
赵佩茹富有天赋,记忆力超强,同时他又善于学习,又得到了师爷和师父的真传,所以他听得多、见得多,自然就会得多。
出师之后,赵佩茹很快就以“小龄童”的艺名轰动天津。
1937年,赵佩茹开始和“小蘑菇”常宝堃搭档合作,两个人互为捧逗,赵佩茹以捧为主。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两个人是配合默契,天衣无缝,他们成了天津最火五档相声中的一档。
赵佩茹也因为出色的捧哏艺术,被相声同行誉为“通天教主”。
李洁尘(1913—1969年),原名李惠民,北京人。
李洁尘
李洁尘是门里出身,他的父亲是单弦艺人,李洁尘从小就跟着父亲学艺。在那个年代,一直都崇尚“不打不成才”,李洁尘虽然是跟着父亲学艺,几乎每天都是挨打受骂。
李洁尘承受不住,就改学了京戏,没想到师父打得更厉害,李洁尘忍受不了,只好从戏班逃了出来。
李家生活比较贫困,李洁尘为了能够吃饱肚子,就到北京白云观出家,当了一个道士,道号洁尘。
李洁尘干了不到一个月,就被道长劝退了。原来当时规定独生子不能出家当道士,李洁尘只能还俗。
还俗之后的李洁尘为了生活,就到隆福寺那边的一个相声场子,跟随相声艺人聂文治学相声。
当时北京的相声市场也不景气,李洁尘学了几个月,每天还是吃不饱饭。
聂文治心眼好,他就对李洁尘说:“北京不挣钱,你还是去天津吧,天津挣钱多。我年龄大了,就在北京熬着吧。”
李洁尘赶紧问道:“我在北京能跟着您学艺,我去天津跟谁学啊?”
聂文治不慌不忙地说:“我有个师弟叫焦少海,他在天津有块场地。我写封信,你拿着去找他吧。”
1926年初,李洁尘拿着聂先生的信,就到了天津。他找到了焦少海的场子,然后毕恭毕敬地把信递给焦少海。
焦少海看了之后,当即就说:“既然是师哥介绍的,那我就把你收了。”
就这样,李洁尘就成了焦少海的徒弟。
焦少海当时已经收了好几个徒弟,他当即就把徒弟们喊了过来,指着赵佩茹对李洁尘说:“这是你的大师兄赵佩茹。”
赵佩茹与李洁尘
李洁尘不敢怠慢,赶紧施礼:“师兄好。”
赵佩茹微笑还礼:“师弟好。”
焦少海对赵佩茹说:“佩茹啊,这是我新收的一个徒弟,叫李洁尘,以后你们师兄弟多亲近。”
李洁尘和赵佩茹等师兄弟,年龄相仿,他们很快就混熟了,关系是日益亲近。
时间久了,赵佩茹才知道李洁尘比自己大一岁,所以他开始改口管李洁尘喊“大哥”。
李洁尘自然不愿意:“师哥,这可不行!您是大师兄,怎么能管我喊大哥?这不乱了规矩?”
赵佩茹乐了:“规矩就是规矩,你管我喊师哥,我管你喊大哥不是喊师哥,咱哥俩各喊各的,这叫单论。”
李洁尘拗不过赵佩茹,只能是恭敬不如从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佩茹和李洁尘的感情是越来越好。
李洁尘的儿子李伯祥过百天的时候,赵佩茹、常宝堃、刘宝瑞等人前去祝贺。
李洁尘指着李伯祥说:“师哥,这小小子将来要是干别的,我就不管了。他将来要是说了相声,可就是你徒弟了。”
赵佩茹高兴地说:“大哥,你放心,将来这小小子要是说相声,就是我的徒弟。”
常宝堃、刘宝瑞等人,是自告奋勇要当引保代。
李洁尘、李伯祥父子
就这样,刚刚过百天的李伯祥就成了赵佩茹的大徒弟,不过正式的拜师仪式是在1949年冬。
赵佩茹和李洁尘关系亲近,李伯祥后来收徒弟的时候,摆放的就是赵佩茹与李洁尘的合影照片。
喜欢相声的朋友,都知道侯耀文是由李伯祥代拉拜到赵佩茹门下的,其实李伯祥不光代拉了侯耀文,另外他还代拉了好几个师弟,咱们明天继续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59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