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烈方皇后: 嘉靖帝第三后, 曾救过世宗的命, 死后又做16年工具人

雍亲王府王妃2024-06-17 12:15:00  92

世人皆知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第一个“兄终弟及”的皇帝,然而他很聪明、狡猾,善于把控大局,所以最终不仅让自己享受到了顺位继承皇位皇帝才有的待遇,而且还将自己的生父兴献王朱佑杬追尊为明睿宗,神牌供奉与太庙,生母蒋氏追尊为慈孝皇后;甚至为了将父亲与自己的神牌都供奉于太庙之中,而将太庙供奉的皇帝中,在位时间最短的明仁宗朱高炽的神牌别殿供奉。

正因世宗性格如此,所以做世宗的皇后很不容易,世宗一生四位皇后,结局都不是很好:

孝洁肃皇后陈氏,世宗的结发妻子,在皇后之位上7年,在怀孕时得罪世宗,世宗不顾及陈皇后怀孕而大怒,吓得陈皇后流产。即便是如此世宗还坚持将陈皇后直接赶出了坤宁宫,甚至想要直接废后。好在在群臣劝说下陈皇后才保住了后位,但不久便去世了。

继后张氏:世宗唯一废后,陈皇后死后世宗将其封为继后;但仅在后位上6年因得罪世宗被废;没多久,张氏死在了冷宫。

孝恪皇后杜氏:杜氏是嘉靖十年选秀册封的“九嫔”之一,被册封为康嫔。世宗三位亲自册封的皇后都没有生下嫡子,所以庶长子的身份便非常重要,只可惜世宗庶长子夭折,庶次子虽被封为皇太子,但年仅14岁病逝。如此杜氏生的庶三子便是实际上的长子,即便有儿子傍身被封为康妃,杜氏仍旧不得宠,嘉靖三十三年病逝。杜氏病逝后,其丧礼规格被大大削减,就连其亲子朱载坖都不能为生母斩齐衰三年,便草草下葬了。

朱载坖虽然没有做过一天皇太子,但作为世宗最年长的庶子,也是在世宗病逝时唯一还活着的皇子(世宗有八子,夭折六位,庶四子虽长大但世宗病逝前一年便病逝了),自然顺理成章继承皇位,将生母杜康妃追谥为孝恪皇后,迁葬到了永陵。

除了孝洁肃皇后、张废后、孝恪杜皇后外,世宗还有一位皇后,此人便是孝烈方皇后。这是世宗亲自册封的第三位皇后,毋庸置疑,跟前两位皇后一样在位时间也不长,嘉靖十三年被正式册封为继后,嘉靖二十六年病逝。孝烈方皇后死后,世宗再没有立后。而孝烈方皇后又做了世宗16年的工具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入宫为嫔

孝烈皇后方氏是江宁人(今天的江苏南京),出身平民之家。其实世宗四位皇后的出身都很低,这在明朝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留下的遗训。既然不能比谁的出身高贵,在参加选秀时秀女们比的便是谁更加的漂亮、端庄,是否贤德?

方氏其实并非世宗第一次选秀时入宫的,世宗第一次选秀是在嘉靖元年,16岁时进行的。第一次选秀为的就是挑选皇后人选,陈氏漂亮端庄被世宗看中直接册封为皇后,除了陈皇后外,还有张妃与文妃两位妃嫔一同入宫。

然而一后二妃入宫10年的时间就是不见有人生下皇子,陈皇后虽然曾怀孕,但是因受到惊吓而流产,嘉靖七年便病逝了,张妃被封为继后,统管六宫。

到嘉靖九年,世宗已经25岁,膝下无一皇子出生,满朝文武都很着急,毕竟世宗之所以能“兄终弟及”,便是因为明武宗朱厚照无后而终。若世宗迟迟没有皇子出生,便很容易再走武宗的老路。所以礼部尚书张璁便上疏,劝谏世宗充实后宫、绵延子嗣:

一国之君除了册封皇后,还理应同时册立六宫、三位夫人、九位嫔、二十七位世妇等。如今皇后正当盛年却没有生下皇嗣,皇上也是春秋鼎盛,应当充实后宫,以备侍奉君上,如此才能绵延子嗣。

世宗作为一国之君自然也很清楚,自己肩负着绵延后嗣的责任。

所以便赞同礼部尚书之言,准备选秀一事,最终决定挑选九位嫔。

嘉靖十年,经过几番的遴选后,最终选定方氏、沈氏、杜氏、阎氏等九位位嫔,其中:

方氏被册封为德嫔,

阎氏被册封为丽嫔,

杜氏被册封为康嫔、

沈氏被册封为僖嫔。

之所以单独提到这四位,是因为这四位在世宗的后宫中还是很重要的。比如阎氏生下世宗皇长子,而被晋封为丽妃,哪怕是皇长子夭折,阎氏在嘉靖十五年也被晋封为皇贵妃;

再比如沈氏,虽然没有生育子女,但在嘉靖十九年被晋封为皇贵妃,而且还抚养曹端妃所生的第二个女儿安宁公主。

而杜氏更是不必多言,是明穆宗朱载坖的生母孝恪杜皇后。

至于方氏则更加得宠,父亲方锐“父凭女贵”被授予正五品锦衣卫正千户。而这仅仅是方氏后宫生活的开始,入宫仅三年后,方氏被直接册封为皇后。

被封为皇后

嘉靖十三年,张继后惹得世宗不高兴,被世宗直接废黜皇后之位,赶去了冷宫居住。皇后之位跟一国之君之位是一样,不可空缺,世宗一番思索后,便将得宠的方氏直接册封为皇后。

要知道此时的方氏并未怀孕,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而阎氏已经为世宗生下皇长子(两个月夭折),而世宗只是将阎氏晋封为丽妃,而方氏为继后,如此便可见此时的世宗对方式氏有多重视。

不仅如此,册封方氏为后的规格也非常高:

按照明朝旧制,册封皇后只需要拜谒祖庙即可。但是世宗特地让礼部商议,制定相关的程序。最终世宗不仅带着方皇后拜谒了祖庙,而且拜谒了世庙,前前后后总共三天的活动。并且昭告天下,册封继后的大典不同寻常。

“咨尔德嫔方氏,出自庆门,膺贤选禀,资端懿淳,良之性允,著德容庄......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

方氏虽被册封为后,但肚子迟迟还是没有动静。

反而是被册封为昭嫔的王氏,被册封为康嫔的杜氏先后生下皇次子与皇三子。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方氏的地位,嘉靖十七年,世宗将方氏的生母追封为夫人;

嘉靖十九年,世宗将岳父方锐封为安平伯。

虽说在方氏封后六年,父亲才被封为伯爵,但方锐能从一介平民坐到伯爵的位置上,靠的便是一个争气得宠的女儿。

救嘉靖帝一命

因为世宗的性格喜怒无常,暴戾多疑,所以宫里的宫女经常会被世宗责罚,其中单单被杖毙的便有两百多人。这些宫人既然入了宫,又不可随意离开皇宫,为了不再继续受苦,便打算将世宗除掉。除了这些宫人外,还有世宗的一位后妃王宁嫔。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的一天晚上,世宗在曹端妃的宫里休息,曹端妃还是有几分姿色的,世宗对她也比较宠爱,曹端妃为世宗先后生下两位公主。没想到这天晚上,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几位宫女,在王宁嫔的指使下,在世宗熟睡的时候,悄悄进入曹端妃的宫里,用黄绫布做成的绳子直接套住世宗的脖子。

世宗一下便惊醒了,正打算要喊人,被宫人直接用布团堵住了嘴。

但是绳子打了一个死结,不能直接将世宗勒死,所以宫人便用钗、簪等直接刺向世宗的身体。但是有一个宫人因为胆小,吓得直接跑到了皇后的宫里,将此事告知了方氏。

方氏便赶紧赶到曹端妃的宫里,将这些宫人都抓了起来,将世宗脖子上的绳子解下来,保住了世宗的命。世宗虽然保住了命,但是因为受伤,受到惊吓还尚且不能说话。所以此事由方氏负责处理,一番审讯后,得知是王宁嫔主使;曹端妃虽然不知情也没有参与,但是此事发生在曹端妃的宫里,曹端妃受牵连,一起被凌迟处死,并且诛连其亲族十多人。

而方皇后因为对世宗有救命之恩,世宗为了表示对方氏的感激之情,而将其父亲方锐晋封为侯爵。不过到后来,世宗才得知其实曹端妃被杀着实冤屈,因为此事虽然发生在曹端妃宫里,但是曹端妃丝毫不知杨金英等人的作为。

所以关于方氏的死便有这样一种说法:方氏之所以将曹端妃牵连其中,将其凌迟处死,其实是因为嫉妒曹端妃得宠,趁机除掉一位争宠的妃嫔而已。世宗得知真相后便一直记恨方氏,所以在嘉靖二十六年坤宁宫失火时,世宗明明可以救出方氏,但还是眼睁睁地看着方氏葬身火海。

不过这样的说法,大多出现在野史当中。

按照世宗的性子,若当真对方氏不满,大可随便寻一个由头废后,就像明宣宗朱瞻基废掉胡善祥后位一样,以方皇后体弱无所出为由,直接废后即可,实在不需要等着坤宁宫失火的那一天,看着方氏死在大火之中。

我们暂且按照正史的说法:方氏是在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病逝的。

方氏病逝后,世宗感慨:皇后能救我,而我却不能救皇后。

与此同时,世宗下旨:皇后曾救过我的命,“奉天济难”,所以理应按照原配皇后的规格下葬方皇后。

如此可以看得出,世宗对方氏还是有感情的,破例以嫡后规格安葬帝陵。

而且在方氏病逝后,世宗再没有立后。

16年的工具人

在《延禧攻略》中有这样一个让人意难平的情节:富察容音死后,乾隆接着皇后丧仪处置了很多的官员,导致很多官员被流放、罢免官职。魏璎珞在除掉害死七阿哥的凶手纯贵妃后,被身边的太监袁春望出卖,让乾隆得知了魏璎珞一直在吃避子药的事情,乾隆很生气去质问魏璎珞。魏璎珞没有忍住将自己满肚子关于先皇后的疑问都问了出来,乾隆说的很绝情:

她富察容音活着的时候,是我的皇后,母仪天下;

死后我仍旧要让她发挥最大的价值,这便是她作为皇后的宿命。

魏璎珞说乾隆“太无情”,而乾隆则是失望、生气地离开了延禧宫。

虽然这是电视剧中的情节,但确实说明了一个现实: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活着的时候是后宫之主,统管后宫,是皇帝的贤内助;而死后只要皇帝需要,照样需要发挥她的作用。

这便是作为皇后的宿命,不仅仅是在清朝如此,明朝亦是如此。

而孝烈皇后方氏,便是其中之一,而且方氏对于世宗来说,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因此在方氏死后,仍旧做了世宗20年的工具人。

方氏的丧期一出,礼部的大臣便打算将孝烈皇后的神牌供奉在奉先殿的东侧室,这是历代继后或者嗣皇帝生母供奉神牌的地方。然而嘉靖帝不同意,要将方氏升附太庙。

要知道在明朝,除了嫡后外,继后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虽然孝洁肃皇后差点被废,但毕竟没有被废,照样是世宗唯一的嫡后;若是孝洁肃皇后早就被废的话,方氏理所应当享受这一待遇。

大学士严崇便建议世宗:将方氏的神牌放到了慈孝蒋皇后(世宗生母)的神牌旁边,孝惠邵皇后(世宗的祖母,明宪宗的宠妃邵氏)的右侧。

即便是这样,世宗仍旧不满:升附太庙是非常隆重的事情,怎么能如此随便呢?皇后非皇帝,自然要陪同在皇帝身边,而且还要有一定次序,怎么能随便放在其他皇后的身边呢?不是应当按照我的次序来吗?

严崇说到:升附太庙的事情,确实不是臣子们随便说说即可的,理应按照先朝旧礼来更加稳妥;还是应当放在慈孝蒋皇后(世宗生母)的身边合适。

就这样,方氏升附太庙一事暂且如此。

嘉靖二十九年,世宗仍旧想要将方氏升附太庙,尚书徐阶首先站出来反对,给事中杨思忠也站在徐阶这边,反对世宗如此,至于其他的人很清楚世宗的脾气,并没有随意说话。

后来有臣子给世宗上了一道奏疏:孝烈皇后作为中宫皇后,按照礼仪制度升附太庙也可,但是这牵扯到皇帝多位皇后的次序,还是应当遵循祖制为好。

确实,方氏并非明朝第一位皇后,也非第一位继后,若是将方氏直接升附太庙的话,其他的继后又当如何呢?

世宗很是生气,徐阶、杨思忠便只好退一步,进言:周天子建立九庙制,“三昭三穆”,本朝的祖庙跟周礼不同,如今太庙中九个位置都满了。按照皇上您的辈分,仁宗皇帝(朱高炽,仅在位10个月)可以祧(迁到远祖的庙),因为仁宗皇帝是皇上的五世祖。若是在太庙中增加两个位置,那么仁宗皇帝便不必祧,孝烈皇后也能有位置可以安放。如此,皇上也不必为了将孝烈皇后安放太庙而将仁宗皇帝祧了。

世宗说到:仁宗可以祧,孝烈皇后可以附,你们可以根据规矩提出请求,不必婆婆妈妈。

此时的徐阶已经是首辅大臣,对世宗说到:仁宗皇帝是皇上的五世祖,于礼可以祧,孝烈皇后于礼可以附。

如此一来,方氏便被附在了太庙第九室。

后来,牵扯到方氏祭祀的事情,世宗仍旧坚持原来的说法:以嫡后的规格祭祀。

再次遭到群臣反对:孝烈皇后是继后,不是原配,万不能按照原配的规格祭祀。

世宗为此十分生气,礼部的大臣们便不敢再坚持了。

就这样,方氏在死后不仅按照嫡后的待遇安葬帝陵,而且还被升附太庙。世宗当真对孝烈皇后如此念念不忘,感激她的救命之恩吗?

其实非也非也!

嘉靖十七年,世宗下旨将明太宗朱棣的庙号改为“明成祖”,就这样朱棣便从太宗文皇帝变成了成祖文皇帝,虽然仅有几个字的区别,但意义却变了。若是没有朱棣靖难之役,又怎么会轮到朱厚熜做皇帝呢?若当真建文帝一脉继续为君的话,可能朱棣一脉早就断了;即便是存在,也只能是以庶人的身份活着。最好的处境便是藩王世子,但作为小宗,是无论如何不能继位的。

与此同时,世宗为自己的生父朱佑杬上庙号为“明睿宗”,其神牌升附太庙。

建文帝朱允炆、明代宗朱祁钰因为各种原因,神牌并未供奉于太庙之中,所以太庙中供奉的明朝皇帝有:太祖皇帝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八位皇帝。

按照太庙实行九庙制度,要么世宗的神牌供奉太庙,要么就是世宗的父亲明睿宗供奉于太庙之中。但世宗又怎么可能委屈委屈父亲呢?

更何况父亲已经去世多年,自然要被供奉于太庙之中。

但世宗也不想委屈自己,所以便只好将太庙之中的一位皇帝的神牌别殿供奉,其实说白了就是踢出去。

太祖皇帝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成祖朱棣是世宗能坐到皇位上的关键,都不可祧。而同世宗比较近的这几位皇帝又不太合适,最终世宗选择了在位时间最短的仁宗皇帝朱高炽。

但这件事情必须要在世宗还活着的时候办好,将仁宗皇帝祧,给自己准备好位置。毕竟世宗一死,新帝登基便不知情况如何了。

而孝烈皇后的死恰逢其时,世宗便利用孝烈皇后神牌升附太庙一事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结语

虽然孝烈皇后方氏的神牌在太庙供奉16年的时间,但是世宗一死,方氏便被打回了原型,神牌被挪到了弘孝殿,而且按照祖制其谥号不系帝谥,只是被称为孝烈皇后。因为世宗的发妻陈氏从未被废,被新帝穆宗追谥为孝洁肃皇后,系帝谥,供奉太庙之中,世宗旁边。

方氏陪伴世宗16年的时间,做了13年的皇后,是世宗三位亲封皇后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但她从没有怀孕生下皇子公主,而且年纪轻轻便去世了,还是令人惋惜的。

参考资料:

《明史后妃传》

《万历野获编·卷十八》

《明实录·世宗肃皇帝实录》

《明史·卷一十七·本纪第十七·世宗二》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4458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