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伐商之前,就已经有“周”的名号了。
周原甲骨上已经刻着“册周方伯”的文字,可见“周”这个名号在商代以前就有了。
甲骨文里面的“周”一开始是写成一个正方形里面加了四个小点,如下图所示,这是“周”字最早的写法。
甲骨文“周”字
到了商末周初的时候,这个“周”字才把中间的四个点省略掉,还在底下加了一个“口”。下图就是“册周方伯”里面的“周”字,已经和今天的“周”字很像了。
册周方伯甲骨
那么,这个“周”字原本是什么意思?
要从甲骨文的创造者说起。
抱雪斋已经铁证如山地证明:甲骨文是有虞氏创造并使用的文字,时间远在商代以前几千年。
有虞氏的最鲜明特征,就是擅长制作陶器并流行瓮棺葬,尤其是儿童瓮棺葬。(有虞氏瓦棺、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在流行瓮棺葬的地方,我们几乎百分之百都能够发现文字,很多文字基本上都是刻在或画在陶器上,可以完整保留到今天。
就在流行有虞氏瓮棺葬的马家窑文化陶器上,我们就见到了不少“周”字。
比如下面这个,整整齐齐的四个“周”字,组成了一个“十”字形:
再比如这个,四个小方块就围成了一个“周”字,每个小方块里面一个小点,和甲骨文早期的“周”字不能说非常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有人跳起来说,这个只是花纹,不是字。
没错,按照文字学的说法,这确实应叫“文”而不叫“字”,这是比“字”还要牛逼的“文”。
我们可以断言,马家窑文化,本就是有虞氏的一支创建的。和周人同出一源,所以使用的文字也相同!
周人的始祖弃,本来就是有虞氏的一支。按照《史记》的记载,弃是帝喾之子,帝喾以黄帝为祖。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 ——《周本纪》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五帝本纪》
我们已经说过,黄帝不是一个人,而是有虞氏和夏后氏共同尊奉的祖灵。
事实上,虞夏商周四代,都推黄帝为共祖。黄帝不是一个人,而是皇天上帝。
《国语》就说:
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有虞氏和夏后氏的起始年代远超过万年以上,它们的黄帝信仰也都在距今万年以前。
所以,《史记》中对于虞夏商周四代的世系,记录得并不全面,并不准确,尤其是各个朝代的前期历史,有巨大的缺环,导致我们对于几个关键人物的生存年代,都远远地低估了。
有关这一点,本号已经有专文论证,这里专门来讲一讲马家窑文化。我认为这个文化就是周人的始祖创造的文化。
马家窑文化陶器上的“周”字,正是这些周人的族徽。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和凉州的谷水流域一带。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曾经称甘肃仰韶文化。考古认为人口压力、农业经济与狩猎、采集经济的结合是马家窑文化从仰韶文化中分化出去的主要原因。
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彩陶
综上可知,马家窑文化是从仰韶文化分化出来的。
仰韶文化中的半坡文化,就是典型的有虞氏文化,有文字,有陶器,有瓮棺葬。
仰韶文化的有虞氏人群受到大汶口文化西进的影响,逐渐被迫向西发展,形成了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前2050年,开始的时间与大汶口文化的夏后氏人群西进的时间相同,结束的时间大约是夏启一统天下,开创夏王朝之时。
马家窑文化由仰韶文化而来
龙山文化,就是夏后氏人群为主导的文化。
仰韶文化有虞氏人群西迁的过程,从《史记》周本纪中周人祖先迁徙的记载得到印证:
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
周人始祖后稷本为有虞氏王朝中主管农业的农官,在夏后氏(大汶口文化)的影响下,有虞氏被迫离开了仰韶文化中心区域向西迁徙,周人的远祖不窋只能“去稷不务”,丢下了世袭的农官职务跑到“戎狄之间”。
这个戎狄之间,应该就是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区。
除了不窋的年代时间不详,《史记》的记载与仰韶文化有虞氏的西迁何等吻合!
不窋的西迁,应该就是伴随着马家窑文化向西发展的过程,时间大约在5500年前。此时虽然距离夏后氏正式建立夏王朝虽然还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各个部落方国之间应该还是各自为政,但是来自大汶口文化的“夏后氏之政”已经强势影响了中原,对仰韶有虞氏的人群造成了压力。
周人向西跑到甘肃一带后,可能放弃农耕与戎狄杂居,经历了一段游牧或者渔猎采集的时光(时间不详),后来就到了公刘的时代,周人才重新恢复了农耕,在豳地建国,干起了后稷的老本行。
公刘的时代相当于是夏朝之初,距今四千多年,这个时候夏后氏的启正式成为天下共主。西北地区齐家文化的兴起与公刘居豳同时,两者应该密切相关。
这段历史也记载在《史记》中。
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脩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於豳。
公刘所在的豳,又写作“邠”(bīn)。公刘注重礼乐,可以说豳是周礼的发祥地。
《诗经·大雅》中有记载:
“笃公刘,于豳斯馆。”
《诗经》中的《豳风七月》,与夏后氏颁布的《夏小正》一脉相承,都是黄帝月令文化的影响,是有虞氏与夏后氏均禘祭黄帝的证明。
不过,目前为止,公刘所在的豳究竟在哪里,还是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个人认为齐家文化就是周人的文化,豳地就在原马家窑文化的范围内,兴起的时间在大约4000年前。
齐家文化接续马家窑文化
有专家认为齐家文化之所以衰落,在于气候的变化。在3000年前,西北气候逐渐变干变冷,许多适合农耕的地区退化为游牧地区,齐家文化就衰亡了。但是这却很可能与戎狄的不断骚扰导致周人再度迁徙有关。
到了古公亶父的时代,周人开始从豳迁居周原。在此之前,周人的农耕事业可能因为戎狄的入侵再次受挫中断。
《史记》是这样记载的:
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於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诗经》里面也记载了这个周人从豳地迁徙到周原的重大事件。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祖父,周人尊为“太王”,可见周人迁居周原的时间已经可以确定是到了商朝末年。
由于长期受戎狄的骚扰,周人应该也与之发生了不少次战争。即使已经迁到周原,还是躲不开与西方戎狄的战斗。
古本《竹书纪年》就记载了古公亶父的儿子季历讨伐鬼方之事:
“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
周原遗址中发现了年代在商末周初的瓮棺葬,证明周人确实是有虞氏的一支,传承了有虞氏特色的瓮棺葬。
…………
周原遗址车马坑
扯远了。以上只是瞎猜,接下来这一段让我们回到“周”字的含义:
周人的这个“周”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周人为什么会以之自称呢?
四周四个周字
看图,一目了然。“周”是周而复始,周匝反复的意思——这就是“文”的强大之处:所有的“文”都可以让人一眼看懂,无需解释也能知道它的意思。
后来的“周”字里加了一个“口”,实际上也是强调了这个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的意思。
看下图这件马家窑文化陶器,上面同样也是“周”字,只不过把方形的轮廓改成了圆形,更加吻合天道周而复始的意思。
旁边的太极图式漩涡纹,更是把这个“周”字的含义阐发得淋漓尽致。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35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