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10日,黄克功正被押下刑场,突然一匹马奔跑着靠近,一名战士大喊道:“信,毛主席的信!”全场1万多人都听到这句话,顿时鸦雀无声。
那么这封信里到底写着什么呢?为何在处决前送过来?
黄克功,江西南康人,16岁就参加革命,因年纪小,人又机灵,最初在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员,他非常羡慕那些能在战场上杀敌的人,希望也能做这样的英雄。
此后,黄克功跟着毛主席参加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保护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战斗中也立下汗马功劳,长征时期,在四渡赤水和夺取娄山关战役中表现出色,从班长晋升至团政委。
就是这样一个前途似锦的干部,却因个人问题,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1937年,黄克功在抗大担任队长,邂逅来自山西的刘茜。
刘茜是山西定襄人,七七事变后,有感于国难当头,受党的抗日号召,来到延安,进入抗大第十五队学习,成绩优异,被校长称赞为“年纪最小,成绩最好”的学员。
刘茜在抗大学习时与黄克功结识,两人互相了解,后来确定恋爱关系。
1937年9月,刘茜所在的第十五队全部拨归新成立的陕北公学管辖,这时候,两个人的距离远了,平时只能靠通信联系。
在长期的相处中,刘茜发现黄克功并不是自己的理想对象,也直接告知对方,希望能做回普通朋友。
黄克功一直纠缠不休,还送许多钱和物品给刘茜,都被退还。
刘茜平时交友颇多,和许多男同学有接触,黄克功以此为由,告诫刘茜注意保持与男同学的距离,在一次次的争吵中,两人渐行渐远。
黄克功觉得失恋是一件非常没面子的事,前半生的顺利让他过于自信,10月5日晚,黄克功邀请刘茜出去“谈谈”,期间逼迫刘茜跟他结婚,刘茜再三解释,还没有考虑到这么远,希望黄克功冷静下来。
刘茜的一再推脱激怒黄克功,他拔出手枪,向刘茜射击。刘茜倒地后大声呼救,黄克功紧接着在其头部再补一枪,她当场毙命。
当晚,黄克功回到宿舍,换衣服,保养枪支,更改刘茜寄来信件的日期,试图蒙混过关。
天网恢恢,第二天刘茜的尸体被人发现,种种迹象表明,黄克功很可能就是杀人犯。
随后,黄克功成了重点嫌疑对象被抓捕,面对铁证如山,刘茜室友的种种证词,黄克功警卫员的证词,他最终承认是因逼婚不成,枪杀刘茜。
案情公布后,造成很大的影响,轰动整个延安城,一时间舆论四起,众人都在猜测黄克功会不会被枪毙,有一部分人觉得黄克功在革命中劳苦功高,有可能将功折罪。
黄克功也心存幻想,期望边区政府能看在他资历老,功劳高,对他网开一面,曾写信给毛主席,期望主席能对他从轻处罚,愿意戴罪立功,愿死在杀敌的战场上。
当时罗瑞卿任抗大副校长,平时也很看重黄克功,在这件事上,一直坚持党的原则。
他曾公开说:“黄克功为什么会开枪,难道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革命中有功劳,所以觉得可以为所欲为吗?”
毛主席在得知整个事情始末后,直呼:“这是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这样的人不枪毙,我们还是共产党员吗?”
主席当即给主审此案的雷经天做了批示,一定要严肃处理,以平民愤。
鉴于这件事在延安引起的大“地震”,边区政府和高级法院在党中央指示下,在陕北公学举行公开审理。
审理过程中,黄克功对自己的所做所为供认不讳,也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唯一的理由就是“刘茜破坏婚约,是对革命军人的侮辱”。
黄克功当场提一个条件,不想就这样被枪毙,说:“战士的归宿在战场,我想死在冲锋的战场上。”
当时,很多人都亲眼目睹黄克功身上的一道道伤疤,每一道伤都代表他参加的一场战役,这情景也让他们感觉有点于心不忍。
法律不会因为你是革命功臣就网开一面,审判长最后判决,黄克功判处死刑,并当场执行。
就在黄克功被押向刑场时,一位战士骑马跑进审判现场,高举着一封信大喊:“信,毛主席的信!”
黄克功听到这声叫喊,眼里瞬间有了神采。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这封信需在大会上当众念出,黄克功又被拉回到会场。
毛主席在信中说到黄克功有今天的下场都是咎由自取,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引以为戒,并指示对刘茜家属给与安慰与抚恤。
听完毛主席的信,黄克功抬头看了看天空,没有再说什么,随即被押下处刑。
此事发生后,毛主席特意在抗大作了一场“革命与恋爱”的讲演,提出革命人谈恋爱应该遵循三原则,革命的原则,自愿的原则,不影响工作和学习的原则,希望大家从黄克功案中吸取教训,尊重他人。
黄克功案在延安及全国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此共产党公正无私的形象深入人心,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曾评价:“黄克功被按律判处死刑,这件事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做了一个好榜样。”参考资料:红军旅长黄克功逼婚未遂枪杀幼女事件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3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