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不良资产评道
分析2023年以来地方AMC融资环境变化,结合地方AMC经营情况,对地方AMC的业务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行业概览
资产规模
以30家公开市场发债地方AMC作为样本,企业资产规模普遍在80亿元以上,整体呈上升趋势。
当期末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仅有山东资产,规模在100亿元以下的共6家,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余资产规模在100—1,000亿元之间,分布区域以沿海区域居多,行业规模分化显著。
随着区域内银行吸收合并事项推进,河南省及四川省内AMC资产规模增速较快;但部分地方AMC在宏观经济底部运行背景下加大不良债权处置力度及减值计提力度,导致资产规模有所收缩。
净资产方面,地方AMC主要通过增资扩股、利润积累增加资本。截至2023年9月末,实收资本在50亿元以上的样本地方AMC占比56.67%,其中山东资产2022年股东新一轮增资后,实收资本达400亿元以上,位列地方AMC之首。
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也成为衡量地方AMC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整体来看,地方AMC盈利表现区域有所分化,在监管回归主业的政策背景下,地方AMC由于区域禀赋、资本实力及处置能力差异,预计未来头部地方AMC盈利能力仍将继续维持稳定,而尾部AMC或将面临盈利下行压力。
2023年1-9月,样本企业营业总收入均值较上年同期增长5.69%至11.55亿元,净利润均值较上年同期增长4.00%至4.87亿元,整体呈上升趋势。
从平均资本回报率来看,样本企业盈利水平保持平稳。从区域看,华东及华南地区的地方AMC平均资本回报率较高,而华中、华北、西南、西北地区的地方AMC盈利能力较弱。
杠杆水平
地方AMC整体杠杆水平较高,以长期债务为主。地方AMC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不良资产的收购及投资业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近年来地方AMC主要通过融资推动业务发展,且债务结构以长期为主,与AMC处置周期较长相匹配。
从杠杆水平看,AMC普遍具备高负债经营的特性。兴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州资产及中原资产资产负债率及总资本化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达70%以上;天津资产、内蒙古金资由于业务规模较小,资产负债率及总资本化率处于较低水平。
预计地方AMC未来杠杆水平或将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保持在较高水平,但部分资产负债率接近监管红线的地方AMC存在降杠杆的需求,未来或将通过加快不良资产清收或增资的方式降低杠杆。
偿债能力
在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合理的流动性储备及良好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可使地方AMC更好地抵御市场波动的冲击,保障业务平稳开展。地方AMC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覆盖能力偏弱。
2023年以来样本企业流动性及偿债能力表现较上年末变化不大。其中山东资产、浙商资产和广州资产货币资金/短期债务指标为20%—30%,与其业务发展较快,投放规模较大有关。津融资产和内蒙古金资等由于业务空间有限,流动性指标处于较高水平。
整体来看,多数地方AMC货币资金/短期债务覆盖能力仍较弱,未来需不断优化债务期限结构,增强再融资能力,不断加强流动性管理;同时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2融资渠道
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自有资本实力和融资能力是影响资产管理公司持续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股权融资及债权融资是地方AMC两大资金来源。
股权增资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很大部分由地方政府控股,地方政府承担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重视程度较高,在化解区域风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得益于政府有力支持。随着监管趋严和信用周期下行,为更有效发挥地方AMC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职能,部分国有股东对本区域地方AMC进行增资。
例如,2023年1月,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川发资管增资20亿元;2023年8月,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对海南联合资管增资9.37亿元;2023年9月,内蒙古财政对内蒙古金资增资2亿元等。增资使得地方AMC提升资本实力同时,地方国资对AMC的控股权也进一步加强,有效提高地方AMC参与当地金融风险化解的效率和深度。
债券融资
目前债券市场融资已成为地方AMC主要的融资渠道之一,也是地方AMC开展业务经营的重要资金来源。截至2023年末,30家地方持牌AMC在境内市场有存续债券,累计发行规模3,150.23亿元,其中国厚资产、陕西金资、中原资产还在境外市场发债融资。
——债券品种
2023年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和公司债同比增长43.52%、22.00%和4.51%。由于不良资产的处置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地方AMC更倾向于发行中长期品种,但2023年以来部分地方AMC出于降低融资成本的考虑,短期债券的发行规模呈现上升趋势。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目前新增发行债券大部分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公司属性
发债地方AMC以地方国有企业为主,30家发债地方AMC中仅有3家为民营控股企业。2023年末,地方AMC存续债券中公司债规模占比最高,原因之一为交易所推出具有政策属性或专项用途的公司债品种,如纾困专项债等,适应地方AMC的资金用途需求。
——融资成本
市场利率整体有所下降,债券信用利差整体收窄至125BP左右,且不同区域出现较大差异。地方AMC信用利差不仅取决于自身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与所处区域的经济环境高度相关。
湖北天乾、津融资产和国厚资产存续债平均综合融资成本均超过6%,融资成本较高且融资规模较小;而处于第一梯队的山东资产、浙商资产、上海国资、广州资产等凭借较强的区域环境、股东背景、经营能力和资本实力,在债券市场上能以较低成本融入资金,平均综合融资成本在3.5%以下。
——债券期限
2023年债券到期规模显著上升,净融资额明显回落,区域经济环境和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能力的差异使得债券利率和利差区域分化较大;地方AMC存续债期限分布以3年期为主,占比约66%,符合AMC处置回收周期较长的特点。
——偿债压力
2023年以来,地方AMC债务集中到期压力较大,债务借新还旧融资需求上升,新增信用债发行规模较2022年有所增长,而债券发行净融资额明显回落。2022年净融资规模为91.73亿元,2023年回落至56.98亿元。2024—2026年,地方AMC的存续债券到期规模分别为356.05亿元、214.00亿元和304.80亿元,到期债券期限分布较为均匀。
3展业空间
总体来看,地方AMC不良资产经营具有较强的区域属性,当前不良资产多点分散、区域风险分布不均,在此背景下,以处置区域不良资产、防范化解区域经济金融风险为主业的地方AMC发展仍具有空间。
金融业务
2023年以来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持续增长、62号文将关注类不良贷款纳入转让范围,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业务空间或将进一步增长。
——银行不良
根据金融总局数据,截至2023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23万亿元,不良率约1.59%,呈低增长态势;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城商行次之。
根据央行2023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评级结果,4,36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高风险机构337家,尽管较峰值时期压降近一半,仍有13%左右的城商行为高风险机构,高风险农合机构和村镇银行分别有191家和132家。
——信托不良
信托行业资产不良风险逐渐暴露,不良资产转让成为新的趋势。信托项目不良率大幅上升,2022年房地产信托违约金额高达882亿元,占信托产品违约总规模73.34%。
2023年全年已披露的信托产品232只,总规模总计为706.05亿元,其中房地产仍是信托产品违约的高发领域,有107款房地产信托产品违约,金额达486.42亿元。随着不良风险逐步上升,信托机构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转让债权的形式处置风险项目。
——个人贷款
个贷不良资产增长,根据银登中心公布的数据,2023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量大幅增长,累计挂牌462单,成交390单,对应不良贷款2,798,889户3,421,435笔,未偿本金合计621.91亿元,未偿本息合计965.38亿元,同比增长449.43%,转让价格合计46.44亿元。其中,2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累计收购387单,未偿本息合计954.27亿元,同比上升443.34%,占比98.85%。
非金业务
地方AMC定位于化解区域风险,服务本地经济,因此其业务具有明显的区域属性,与地方政府及区域内金融机构在股权、人员、业务等方面大多有密切关联,在本地区内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平台纾困
2023年7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城投债务化解仍是2024年重点工作方向,地方AMC在地方债务化解过程中或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据广发证券数据,截至2023年全国发债城投平台3297家,城投债存量余额为16.03万亿元。债务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4月以来,城投债净融资规模达到8,017.84亿元。
——房企纾困
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持续暴露,为稳定市场预期,我国在政策端持续发力,推出一系列房地产行业纾困政策,作为专业经营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亦在政策引导下积极参与房地产领域的风险化解工作。
——破产重整
截至2023年末,共有2,440家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况,占上市公司的40%以上,目前经济环境底部运行背景下,大股东暴雷的股票质押爆仓层出不穷,为地方AMC介入上市公司纾困领域提供了一定业务空间。
4风险挑战
虽然地方AMC面临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受经济增速放缓及房地产行业风险持续暴露影响,市场整体出包质量有所下滑;加之行业内竞争加剧以及不良资产包估值难度增加,地方AMC整体收购和处置面临一定挑战。
市场环境
不良资产经营具有高风险特性,当下逾期信贷资产、非标瑕疵、应收类账款呆账等门类繁多的不良产生,各类不良资产质量参差不齐,各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认定标准未统一,加之市场环境波动,导致不良资产包的评估难度以及收包的定价难度较大。在市场出包质量有所下降且宏观经济底部运行背景下,市场活跃度不高,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增加,处置周期有所延长。
行业风险
从银行端来看,宏观经济底部运行阶段,相较于银行自主清收部分,为减少损失,银行出包的不良债权相对更差。
从信托机构来看,由于目前已暴露风险的信托机构绝大多数控股股东为民营企业,整体资质较弱且底层资产质量相对较差。
政府平台的不良债权大多分布于经济落后区域,该区域政府平台主体信用资质较弱,在财政收入有限的背景下,不良债权质量处置难度较高。
房地产领域为地方AMC提供业务来源的同时,由于行业风险不断释放且波及范围广,风险化解难度大,地方AMC整体资产质量和处置效率也将受到影响。
竞争压力
在不良资产供给质量整体变差背景下,地方AMC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随着五大AMC逐步回归主业,地方AMC在收购不良资产包时一方面面临着金融AMC的竞争,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本地AMC的竞争。
总体来看,国内不良资产行业竞争压力较大,全国性AMC、处于一梯队的地方AMC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尾部民营AMC业务体量则相对较少。
5杠杆项目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头部地方AMC凭借其专业能力、资金实力和风控水平,仍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并在风险化解中不断创新业务模式。
破产重整
破产重整业务由于其复杂性对地方AMC资源整合能力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且多数债务企业需要AMC追加投资实现不良债权价值最大化,对AMC的资本实力和融资能力也提出一定要求。
2023年招商平安资产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积极捕捉上市公司化解风险的市场需求,通过与产业重整方联合对出现阶段性危机但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上市公司进行破产重整,最终助力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截至2023年3月末,招商平安资产已参与9单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业务,投资金额21.80亿元。同年10—11月,招商平安资产还陆续参与了*ST明诚、*ST新联的破产重整,一定程度上逆转上年因减值带来的亏损压力。
房企纾困
地方AMC目前形成了联合优质房地产开发企业盘活问题楼盘项目、通过设立基金对特定房企或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纾困以及助力民营房企融资等多种处置手段。2023年下半年,浙商资产与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发行公司债,并由浙商资产提供债权管理服务,浙商资产全程参与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和募投项目的管理,募集资金由发行人和债券管理服务方共同决策使用,闭环运行。
此次为头部地方AMC助力民营房企纾困的创新模式,浙商资产凭借其较强的资金实力和风控管理能力为房企纾困呈现出示范作用。但房地产风险化解及经营模式的转型仍需要一定时间,房地产行业的纾困政策对房地产行业不良资产处置作用尚不明显,最终处置效果也有待观察。
个贷不良
海南海德资管2023年6月发布公告,海德资管、长城(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及催收行业巨头CBC等共同成立芜湖长城维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用于开展个人信用类不良债权收购与处置业务。
2023年8月,浙商资产拿下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银登中心挂牌的约170亿元个贷不良资产包,也是第二批试点中最大的个贷不良资产包。浙商资产凭借良好的估值体系、专业的处置能力和多元化的处置手段,处置回收效率保持在100%以上,为其带来更高的单位利润。
6发展建设
对于地方AMC而言,能否有效识别具有救助价值的不良资产并以适当的价格收购,仍有赖于其人才储备、内控管理等的不断提升。头部地方AMC依然凭借其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和处置手段,较强的资金实力和风控估值能力呈现良好的经营表现,而尾部地方AMC为提高不良资产处置回收效率,需要不断丰富处置方式和手段,提升资金回收效率,从而缓解不良资产积压造成的资金成本压力和流动性压力。
降成本
收购成本依赖于地方AMC对于不良债权的评估判断能力和抵押物的充足性,同时市场价格波动和竞争也是导致收购成本较高的重要原因。根据公开可整理数据来看,行业内部平均收购成本为4-5折,平均处置回收率50%左右。
根据公开数据,江西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本相对较高,平均折扣率在70%左右;中原资产、广州资产和兴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收购成本相对较低,平均折扣率为20%—30%。
提效率
例如,浙商资产由于良好的估值能力和风控管理机制,加之不良资产处置能力较强,回收效率处于行业较好水平。江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则由于江苏省经济基础较好,区域内金融体系完善且市场活跃,为不良资产的处置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累计现金回收率70%以上,处于较好水平。
由此可见,具备融资能力且专业处置能力较强、市场展业经验较为丰富的地方AMC在收购不良资产方面具备较高的议价能力,同时回收效率较高。
控风险
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保有合理的流动性储备及兼备良好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可使其更好抵御市场波动的冲击,保障经营和财务状况稳定。
头部地方AMC在较强的自身实力以及良好区域环境加持下,面临的信用风险相对较小,尾部地方AMC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依然面临较大压力,需持续关注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再融资压力上升、处置能力不足等地方AMC的信用风险。
强沟通
监管回归主业的要求下,将进一步考验地方AMC不良资产业务精细化经营能力。考虑到地方AMC在区域金融风险化解方面的作用,预计政府对其支持意愿仍将较高,有利的政府支持仍是地方AMC信用稳定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