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瓶颈,那就是3万亿。
唯一一家曾经窥得这个上限的民营企业明天控股,也在2017年随着董事长肖建华的落网而草草走向终局。
不过,在中国商业社会中,活跃的主体不仅仅只有民营经济,还有国营、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他们的规模体量动辄以万亿甚至十万亿计,这些企业集团纵横交错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你或许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你的生活中一定有他的存在,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不外如是。
这些动辄万亿的庞然大物究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他们的成长历程,又充满着怎样波云诡谲的斗争与挑战呢?
商业从不止于商业,我是咨云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一下,最近在金融市场上搅动起诸多风云的中信集团,这家在45年前连一间办公室都凑不出来的企业,是如何在今天成长为资产规模达10.98万亿的金融巨鳄的呢?
01
与民营系列中一以贯之的创始人不同,想要厘清国有企业的发展脉络,我们还需要从其历任掌门人讲起。
从1979年创立至2023年,中信集团的董事长总共有6位:荣毅仁、魏鸣一、王军、孔丹、常振明以及朱鹤新。
排除掉在任时间仅2-3年的几位,真正决定和影响到中信发展的只有荣毅仁、王军和常振明三人,他们的在任时间均为10年以上,可以说是中信10万亿资产的奠基人。
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中信的创始人荣毅仁同志。
荣氏家族的鼎鼎大名想必许多人都听说过,作为中国近代以来的面粉与纺织大王,建国以前,荣氏家族的面粉与棉纱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的30%以上,1956年,在公私合营的浪潮中,荣毅仁是第一站出来响应号召的企业家,将荣家产业悉数上交国家,由此被教员称为中国民族资本家首户!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百业待兴,以荣毅仁为代表的工商界元老被高层们请来指导工作,为对外开放事业发挥作用,彼时国内制定了大规模的引进政策,根据数据统计,仅1978年一年,由国务院签署的引进项目就高达22个,总共需要外汇133亿美元,而彼时的外汇储备仅9.52亿,到年末更是只剩下了1.67亿,存在着明显缺口。
基于此,荣毅仁在1979年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意图通过荣氏家族在海外的人脉关系引入资金,不过由于彼时国家刚刚开放,外资对政策和环境的稳定性存疑,尽管来大陆参访的人络绎不绝,但中信迟迟没能开下第一单业务。
直到1982年1月,才堪堪打开局面。
江苏仪征化仟项目,是国家改开后确立的第一批重点工程,这个设计年产能53万吨聚酯的化工厂能够满足全国的制衣需求,关乎国计民生,然而最初预估的10亿人民币投资,却在完成设备引进和征地工作后消耗殆尽,项目被迫停摆。
中信抓住了这个一闪而逝的时机,在利润相对较低的日本公开发行了100亿日元的私募债券,救活了仪征化纤项目,开创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支持国内经济建设的道路。
随后几年里,中信操刀解决了各大国家级项目的融资难题,到80年代末期,已累计完成了超过20亿美元的外资引进。
完成引进来之后,中信又接过了“走出去”的任务,由于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从1984年开始,中信集团就开启了海外原材料资产并购之旅,先后收购了美国西林、凤凰钢厂等企业,为了方便在海外进行投融资,中信又先后收购和设立了中信银行、中信信托等专业金融机构。
到1993年荣毅仁卸任之时,中信已从无到有,发展成了一个拥有34家子公司,总资产超800亿,拥有3万名员工的巨型跨国企业。
02
中信的二代掌门人王军,上任时间为1995年,他对于中信而言,是一个扶大厦之将倾的人物。
是的,规模近800亿的中信集团,在90年代也遭遇了巨大的危机,前面提到,在荣毅仁时代,中信集团承担起了国家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任务,伴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集团子公司的数量也是一路飙涨,从银行到信托,从地产到能源,可谓是涉猎极广。
在业务网络逐渐庞大的同时,公司的治理结构也日益错综复杂,各个山头派系林立。
以其中的中信泰富为例,1990年时,中信香港收购上市公司泰富发展,并将旗下各类优质资产注入其中,借此完成借壳上市,成为了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而这家子公司的董事长,是创始人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
尽管王军是集团董事长,掌控着中信乃至中信泰富大部分的股权,但在下属子公司的管理经营上确实有点插不上手。
上任伊始,他便迎来了第一个问题:钱。
根据早前媒体的报道,王军上任时,中信集团总部的账面现金只有200万元,仅能勉强维持总部人员一个半月的薪水开支。
兜里没钱,家中没权,这个准则在800亿的中信集团内部同样适用,下属子公司找你要支持,你拿不出钱,谁会理你呢?
王军的破局手段相当激进,他将中信泰富18%的股权,以108亿港元的价格出售给了荣智健及其他市场投资者。
这笔钱成为了王军变革中信的利器,1995年10月,他统合了旗下诸多子公司的证券业务,成立了中信证券。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这场危机不仅让王军彻底摆脱了出售国企股权所带来的流言蜚语,也让他借机完成了集团整合,在金融危机之下,诸多子公司陷入到了资金危机之中,而凭借着此前变现的108亿,王军得以插手各个公司的治理。
2002,中信被特批成为了中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同年中信证券成为了行业龙头,斩获中国最大券商的名号,直至今日仍然王冠稳固。
王军任职期间,中信集团完成了制度变革与统一,原本各自分散的子公司共同汇聚到了以金融为主业的中信控股名下,整个集团得以协作运行。
以中信银行为例,2003年中信银行改制之际,积累起了大约300亿的不良资产,为了填平这道沟壑,整个集团足足有3年停止对外投资发展,集中向中信银行注资填平,为后来中信银行的上市打下了地基。
2006年7月,王军年满退休,接替他职务的,是公司第四任董事长:孔丹。
孔丹任职董事长的时间并不长,只有3年,他师从经济学家吴敬琏,他算是中信第二代和第三代掌门人之间的过度了,之所以要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他在任期内为下一任掌门要做的事奠定了足够的基础。
03
尽管王军将分散的子公司统一到了同一个集团系统中来,但业务领域并没有太大的调整,换句话说,山头派系依旧存在,以集体注资中信银行事件为例,中信地产的负责人李康就曾公开抱怨,集团重心转向金融,地产系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2008年,这种局面得到了解决的机会。
当年7月,荣智健掌管的中信泰富投资澳元合约爆仓,巨亏155亿港元,消息爆出当日,中信泰富股价直接腰斩,最终孔丹下令集团注资116亿港元才得以顺利度过风波,而作为代价,荣智健及其副手引咎辞职,此后荣氏家族成员亦逐渐从中信内部淡出。
2010年12月,中信第三代掌门人常振明走马上任,扫清一切障碍、山头和派系等中信集团,在次年也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中信。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步由孔丹走也可以,但孔丹加入中信的时间是在2002年,在此以前他任职于光大集团,对中信内部来说,孔丹是空降下来的。
而常振明在1983年中信刚起步的时候便进入了中信,可以说是集团的元从派,由他来进行改制,内部阻力会小很多。
常振明任期内,中信发展的方向由王军时期的金融为主旁业为辅的战略调整为了金融+实业,借助证券、银行、信托等各个渠道,中信构建起了一副庞大的投资版图。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23年6月,中国中信资产合并口径达11.33万亿,旗下拥有一级子公司175家,全球雇员31万人,是中国资产规模第二大的企业。
这,就是这家庞然大物大体的发展历程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能够有今天,所依靠的绝不仅仅是所谓的国有独资四个字。
他是几代人拼死拼活闯出来的,此间危险或许只有读懂那个时代的人才能知晓。
100亿的仪征日债今天说来简单,但在那个姓资姓社都没讨论明白的年代,是冒天下之大不韪;18%的股份出售我在文中一笔带过,但谁又敢在那个年代轻易背起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
很多情况下,中信,其实是没有退路的。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我是爱讲商业的咨云君,我们下期再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