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记记载,商汤率兵伐夏,在鸣条之战中击败夏桀,随后商汤击败忠于夏朝的三嵕(zōng),至此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当然,考古表明商汤灭夏的过程,要比史记记载的复杂一些,即:商汤使用“诡计”,并非正面进攻,而是从嵩山西部迂回,突然从西部进攻“西邑”(应是二里头遗址),即清华简中的“自西翦西邑,戡其有夏”,攻下西邑之后,再有鸣条之战。
总之,不管商汤灭夏过程如何,古今公认的是商汤灭夏。然而甲骨文却表明,商汤并未彻底灭夏,因为直到商朝武丁时期,夏朝还有一个“小朝廷”。
甲骨文中的土方国
甲骨文中的土方,位于殷都西北部,距离殷都大致十二三日路程。郭沫若根据商土战争、以及地望,考证认为土方位于如今山西北部。
整个商朝时期,商人与很多方国爆发过战争,但武丁时期的商土战争却非同一般,表现出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频繁,郭沫若考证指出“在殷商时期,土方是与殷商发生关系最多、战争也最频繁的一个民族”;其二是激烈,根据甲骨文记载,最少是“登人三千呼伐土方”,出兵最多是“共人五千伐土方”,乃至还有武丁亲征。最终,武丁灭了土方,将土方变为商朝北土。
土方虽被武丁灭亡,但土方实力之强有目共睹,而土方的强大实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有其逐渐发展过程。因此,土方必然与商朝共存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商朝中期之后的武丁时期才被灭亡。
更为重要的是,土方位于西北,距离殷商相距千里,完全可以和平相处,如此商土还频繁爆发激烈的战争,而且还是商人长途远征,说明商土的确存在深仇大恨。问题是,商土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土方是夏朝小朝廷?
其实,所谓土方,就是夏朝后裔,具体理由有四:
首先,从文献上看,诗经商颂“洪水茫茫,禹敷(治)下土方”,尚书记载“帝釐(治理)下土方”,即大禹治理天下的“土方”国族。其中,学者程憬《夏民族考》认为,诗经商颂是商朝后裔宋人所作,谈及禹夏时沿用了商朝对夏朝的“土方”旧称。
其次,从土夏文字关系上看,《世本》“相土作乘马”,《荀子》“乘杜作乘马”,《吕氏春秋》中称“乘杜”为“乘雅”,因此“土”、“杜”、“雅”互通,而“雅”又通“夏”。故而,学者胡厚宣在《甲骨文土方为夏民族考》中指出“土通杜、杜通雅,雅通夏,是土即夏也”,土方就是夏方。
第三,从土字含义来看,管子说“中央曰土”,汉书说“土,中央,生万物者也”,因此“土方”含有中央之国的含义。夏朝时的夏族居于豫州,位于禹贡九州的中央位置,恰好与“土方”含义相符。说文解字中解释“夏”为“中国(中央之国)之人也”,因此“夏方”与“土方”意义相通。
第四,史书记载鸣条之战后,其中一部夏人北逃,司马迁说这部夏人是匈奴祖先,这一点未可知,但现代DNA显示的确有夏人北逃。左传记载晋南有“夏墟”,说明夏人曾在此聚集,当商汤再度攻来时,部分夏人或沿黄河北逃,就与甲骨文中土方位置存在重叠可能。
可见,土方就是夏朝北逃政权,当然因为失去都城,失去原本中央领地,因此只能称之为“小朝廷”。
由于土方是夏朝的残余政权,对商朝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而商朝担心死灰复燃,于是甲骨文上才有激烈又频繁的商土战争。
或许,这段历史的真相是:夏朝部分势力北逃,远离商人之后,为了避免商朝追杀,一度臣服于位于郑州一带的商朝,但随着九世之乱商朝衰落,且迁都安阳(两者相距更远了),同时夏朝残余势力积聚了一定实力后,于是双方再度爆发战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23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