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摄影器材圈很热闹,一些新相机、新镜头突然爆发出来,集中发布。
例如:憋了好几年的松下GH系列终于更新到了GH7,弥补了对焦短板,成为相对完美的M43视频机;松下推出万元级小巧全画幅复古微单S9,小巧设计、多彩机身、复古造型、易用性能,立刻引起一波入门全幅机的热门话题;佳能终于推出了大家期待已久的35mm f1.4微单RF卡口镜头,是个红圈,价格也不算太离谱;RF24-105mm f2.8这样超高规格“超三元”镜头在RF28-70mm f2之后又一次被佳能搞出来,画质、焦段、光圈、防抖几近完美,除了有些长有些沉之外;尼康前段时间推出了28-400mm这样的天涯镜,引起了不少围观,而其在未来几天即将发布性价比最高的全画幅Z6iii,相必必将掀起一波全画幅高性价比相机热战......
但是,为什么这些新器材的发布,却无法引起大家的消费欲望了?
曾几何时,摄影爱好者的消费热情是那么的高涨!
镜头焦段必须齐全,大三元缺一个也不行;
定焦必须上最大光圈,有f1.2肯定不考虑f1.4的;
新机出来,立马出了手里的旧机器去升级,不升级心里那个难受劲,受不了啊;
拍视频?那摄影用的镜头肯定不合适了啊,呼吸效应、对焦行程什么的都不合适啊,必须上视频专用头;
打鸟?不上个800mm大炮好意思去打鸟吗?
一台机身怎么能够用,专业摄影必须至少两台,每台安上不同焦段的镜头!
上述这些情形在2010年前后几年时间里,很多摄友都是如此的状态,豪情万丈,一点不在器材方面让步。而反观当下,摄影器材圈不能说是毫无生气的,毕竟我们刚刚经历了从单反向微单根本性变革的器材发展阶段,机器性能得到了全面跃进,智能追踪对焦、机身防抖、超高规格视频性能,比以往单反相机实现了更多创作的可能性;各类新镜头频出,画质、对焦性能、防抖都比以往镜头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为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普遍感觉身边的摄影玩家普遍很疲惫,失去了曾经追求器材的那股猛劲儿,甚至探讨器材的话题都少了不少,现实中聚在一起聊摄影的机会少了,网上论坛也不那么针锋相对地较劲了,这是为什么?
个人感觉这个现象的出现,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消费力下降
现如今的经济形势不太好,大家对未来的信心也不足,而摄影器材作为一种非生活刚需的商品,且价格不算便宜,自然消费力就没那么足了。再加上各类器材出现了普遍的涨价潮,导致大家更没有更新手头器材的欲望了。很多摄友都本着手头器材能用就用,能使继续使的心态,不愿意持续更新投入在摄影器材上面了。
想要恢复到以往摄影器材消费高涨的繁荣景象,想必并非只有摄影器材厂商去考虑这个问题,而是整体经济环境复苏才能提振消费信心。
性能溢出寿命还长
不要说现在的微单系统,其实末代的单反系统,在平面摄影方面的性能也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几乎所有专业、非专业的需求了,而大部分摄影爱好者又都是以平面拍照为主的用途,只有少部分喜欢玩视频的朋友会考虑将手里的机身、镜头更新到更新的微单系统,大部分摄友拍拍照片,感觉根本没必要换新机了。十年前的机器放到当下,依然可以满足摄影需求,这并不是什么夸张的论调,现实就是如此。
加之摄影器材的设计寿命要远高于手机等电子消费品。相机的机械部分都是非常耐用的,标称的快门次数寿命一般都比实际寿命要更低,实际使用下来一般均可超过说明书上的标称寿命。相机的电池是可拆卸设计的,可以购买多块电池换着用,不存在电池不行了就要换机器的事情。相机镜头虽然属于精密光学仪器,但其只要保护得当,用起来寿命是极长的,轻松超过十年一点压力没有。因此,相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不作为更迭频繁的消费电子产品,而是可以当做长寿命产品来用的。
厂家会不会故意把相机、镜头的使用寿命从源头上设计短一些来加速用户的换新?我想,这并非摄影器材厂家的惯例,至少到今天来看,大部分相机、镜头仍然属于高耐用性产品。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用户完全可以把相机当做汽车这样的大件耐用品来对待,前些年换车频率高的朋友很多,并不是因为汽车寿命不行了,而是为了图新鲜,追求更好的消费心理,现在大家都消费降级了,不换车,一直用下去,这车也不会随随便便就坏掉的。摄影器材,也是这个道理,一直用下去,也没问题。
新用户大大减少
一个产品的市场能否长期健康发展下去,要看是不是有源源不断的年轻的、有消费力的新用户群体,而摄影器材市场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老用户消费力不足了,但却没有新用户跟上来。
年轻人不再喜欢摄影了吗?当然并不是,现在这个时代,是有史以来对摄影关注度最高的时代,但是,大部分人的摄影工具发生了变革——大家基本不用相机拍摄了。
智能手机抢走了很多摄影用户,特别是年轻的新摄影用户。很多年轻人不再喜欢举着笨重的相机去拍摄照片和视频了,他们更青睐便携易用且容易分享传播的手机。新用户的持续减少,是相机厂商最头疼的问题。
其实,相机本来就是一种专业工具,只不过在发展历程中,厂商几次将这种专业工具包装成家庭消费品推广到了千家万户,尝到了甜头。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普及后,大家不再需要一台普通消费级相机作为生活用品的刚需了,相机再一次回归到了专业工具属性,而这一发展趋势使得广大消费级市场呈现断崖式下降,因此相机、镜头又一次呈现出了单价上涨、性能提升的大趋势,摄影器材厂商不得不再次调整产品定位,适应未来新的市场空间。
所以,货卖的少了,对相机、镜头的讨论热度自然也不如十几年前那么高了。现在的相机、镜头、辅助摄影器材用户大多是职业、半职业用户了,都在闷声干活挣钱,对这些器材的消费保持在“生产力工具”层面,自然不会过多浪费成本,在使用寿命、更新频率上,都需要跟创作生产相结合。
算法崛起实拍没落
人工智能是当下最流行的大趋势之一了,也是未来人类发展的重要路线之一,伴随人工智能而崛起的应用领域之一就包括了图片、视频的自动生成。需要什么样的画面,只需要输入你想要的描述性指令,AI就会很快给到你若干生成的素材供你选择,而生成式图片素材经过了几代的发展已经可以做到合乎视觉习惯、逼真、快速的效果,生成式视频虽然诞生时间不长,但推出即是王炸,效果非常出色。
这些人工智能应用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冲击到了传统摄影。一些原本需要实拍+后期+包装的图像处理流程,现在只需要输入指令就可以得到结果。有些并不追求实拍效果的图像需求,在人工智能加持下,就可以大批量淘汰或减少实拍了,这样对摄影器材的冲击是很直接的。
作为摄影爱好者、摄影从业者,您是否还对新机、新镜保持着足够的消费热情呢?欢迎您就这个问题展开探讨,在留言区留下您宝贵的看法。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13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