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成为新“传播场”, 更多人爱上非遗

封面新闻2024-06-11 17:51:51  41

粽香交织着艾香。

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非遗日”恰逢端午假期,今年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为“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日前,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据初步统计,各省(区、市)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将举办12614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不过,由于非遗主要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流传,这也给保护和传承带来了巨大挑战。随着岁月的流逝,被列入非遗名录的,大多是“小众”爱好。要想改变“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吸引更多的人爱上非遗,实乃关键所系。

令人欣喜的是,“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成为非遗内容的新“传播场”。据悉,在155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有超99%的项目都拥有了持续在运营的新媒体账号和内容。短视频、直播的创作较为便捷,能够为不同地域的创作者和观众都提供直观交流的机会,让非遗传承呈现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抖音发布的2024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的国家级濒危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33%,分享量同比增长40%,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累计分享量同比增长36%,00后与60后,最爱看国家级非遗相关内容。平均每天有5.3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37场非遗内容开播,场均观看人数为3534人,获得打赏收入的非遗主播人数增长25.63%,非遗传承人带货销量同比增长249%,购买非遗好物的消费者数量同比增长203%。

讲好中国非遗故事,非遗老技艺需要更多的年轻“新匠人”。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非遗宣传,抖音上涌现了很多非遗传承人以及爱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其中95后、00后成为宣传和参与非遗的生力军,爱传承、爱传播、爱种草、爱消费。新生力量的加盟,借助新科技力量,创造了很多新颖的非遗传播表达形式,如用特效展示国粹,以复刻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亲自探访和记录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拿老手艺创造新的工艺品等等,为小众、濒危非遗找到了具有时代性的表达,从而被更多地看见。

最近,名为@国翠儿的抖音传统文化创作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主页仅凭6条视频就吸引了近140万粉丝。主创者国晓飞从事传媒工作,长年与传统文化打交道,她希望自己能够迎接时代的挑战,将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形式上的创新,把深奥的、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以简单有趣的方式科普出去,让大家愿意去了解传统文化。当国粹遇上神仙特效,这样的“出圈”方式令人眼前一亮,非遗也有了新的生命力。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因为抖音的直观呈现、平台连接和互动属性,非遗开始走向全民,人人都成了非遗传播者。据悉,过去一年共有1379万网友在抖音分享自己的非遗体验。在算法的推荐下,用户不断发现、转发以及打卡,各地精彩的非遗展现,让网友们心向往之,刺激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极大地助力了地方文旅符号打造。

保护传承非遗,是为了在赓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而谱写时代华章。2024年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作为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胡欣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0416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