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稻源”里 稻香飘南北 省内80%水稻新优品种源自此

金羊网2024-06-11 06:19:57  71

策划:林洁黄丽娜侯恕望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黎秋玲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蔡嘉鸿

芒种至,仲夏始。岭南大地,放眼望去,田间地头,绿浪滚滚。此时,水稻正拔节孕穗,酝酿着新一季的丰收。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你是否关注过,沃野千里的秧苗、金黄饱满的稻穗、美味可口的米饭背后,那一粒粒种子的培育又有怎样的故事?

“广东种植的优良新品种,约80%培育于此。”芒种节气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广东“稻源”所在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感受农业“芯”动力。

研究所前所长、首席科学家王丰告诉记者,这里是水稻科研成果向实践应用转化的重要场所,“粤稻”旋风从这里刮起。

早季雨一直下,恰为育种筛选提供良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大丰水稻试验基地,位于广州天河区大丰路,环城高速路侧,汽笛呼声里,繁华未远处,这一抹水田翠色,如城市土地上一小块绿毯,宁静开阔,望之令人心生欢喜。

王丰带领记者行走在基地70多亩稻田里,只见稻株已有七八十厘米高,正是抽穗到谷粒渐成熟的时期。微风带雨,扑面而来,王丰感叹说:“今年早季雨一直下,接下来又是台风天,水稻病虫害较为严重,虫口‘夺粮’,影响产量。”说着,他俯身折下一片水稻叶子,给记者展示被稻纵卷叶螟危害过的白色水稻卷叶。

话锋一转,王丰又称,试验基地里种植着六七十个水稻新品种(系),同样的雨水天,有的虫害严重,有的影响甚微,禾叶欣欣,稻穗沉沉,长势良好。“这说明异常气候,也为我们育种筛选提供了良好的抗性鉴定条件。”

他指着一些叶片大而披的水稻举例解释说:“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叶片大而披,雨水多的情况下,叶片包裹着稻株群体,导致内部通风透光性差,病虫易发生;如果叶片挺直,不披散,群体内部通风透光性好,在雨水多的条件下,则往往不宜滋生病虫,其在逆境中也会有好的产量。”

水稻育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研究工作,既需要在实验室里分析性状优劣,还必须到田间种植观察,反复验证。

保穗、攻粒、增重、防秕,还要防倒伏和病虫害……研究杂交水稻的36年里,为了细致地了解水稻的生长情况,王丰常常在试验田边观察水稻的茎、蘖、叶、穗的长势,记录下来,从中分析、寻找突破稻种试验的契机。

他告诉记者,基地培育的水稻新品种,以杂交稻为主,经过这里试种,鉴定其产量、品质和抗性表现,筛选培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生产需要的优良品种,再经专业的种业公司制种生产与经营,良种最终来到广大农户手中种植。

广东爱吃啥米?丝苗米新品种渐占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追求水稻的高产量和抗逆性外,稻米的品质也越来越被看重。正所谓“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广东人目前最爱种什么样的稻米?爱吃什么口感的米饭?

王丰告诉记者,“丝苗米”是广东优质稻米的代名词。为了满足市民追求好吃的品质需要,2018年成立了广东丝苗米产业联盟,2019年开始大规模地建设广东丝苗米产业园区,一个振兴丝苗米的庞大计划由此展开。

目前全省丝苗米产业园约有40个,政府支持每个产业园5000万元。而广东目前80%的种植农户,选种的也都是丝苗米。丝苗米新品种的培育工作,也取得丰硕成果。

王丰举例说,2019年前,美香占2号和象牙香占是广东优质丝苗米的主打品种,近年来在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下,又培育出19香、象竹香丝苗、南晶香占等一系列优质丝苗米品种。“19香,创造了早、晚两季年产量突破1300公斤/亩指标,既高产又优质,较好地解决了优质稻产量低的问题。”王丰自豪地说。

而南晶香占既优质又抗稻瘟病,较好地解决了优质不抗病问题;象竹香丝苗米,早季与晚季,外观食味已无多少差异,解决了早季稻米口感差于晚季的问题。

“这些优质丝苗米品种的成功培育,使得不同地区、不同造别,都能找到适合的、丰产的、能大规模应用的丝苗米品种来种植。”王丰带领团队,将丝苗米育种科研之果遍植南粤大地,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广东丝苗米好不好吃、受不受欢迎呢?

王丰回应说:“近年来泰国香米、日本小町米在广东市场已没那么行销了,原因之一就是广东的丝苗米越来越多,不少品牌的丝苗米食味品质已经赶超他们。”

“我们的优质常规稻‘美香占2号’、优质杂交稻‘泰丰优208’,晶莹剔透,软糯醇香,在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当中,连续三届获得金奖。而优质杂交稻‘泰优1002’则连续两届获得金奖。优质常规稻‘南晶香占’则于今年获得了金奖。在全国权威专家鉴评之下,每年全国仅10-15个水稻品牌获金奖,品评参照对象就是泰国香米。”说到这,王丰黝黑的脸上,挂满自豪的笑容。

晶莹剔透挂荔丝苗米5.5元一斤、软糯弹牙甘稻夫丝苗米5.8元一斤、金龙鱼甄选丝苗米8.2元一斤、香郁可口岭南名优稻米8.9元一斤、长粒香米增城丝苗米14.8元一斤、有机丝苗米“亚灿米”44.5元一斤……

记者在各大网络平台输入“丝苗米”后,可以发现,产自广东的各大品牌丝苗米,按包出售,选购者众,有的销量10万+,针对这些品质优良的南方大米,不少网友评论称“芳香软糯可口”,价格也已直追东北大米、泰国香米、日本小町米。

打响粤稻品牌,“稻强米弱”态势亟须扭转

华南稻区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光温资源丰富,水稻一年可种植两造,但是也面临高温多湿、病虫害猖獗,且因一年两造,使品种有生育期相对较短等不利于高产稳产的因素。

王丰和团队的同事们,潜心科研,攻坚克难,在杂交水稻辽阔的疆域里,以优异的产量、品质,为广东争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据了解,截至目前,王丰带领团队在茫茫稻海里,已组配育成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超过200个,育成的杂交稻在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海南等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生产应用,累计推广应用超过6亿亩,增产稻谷超过240亿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研发的杂交稻成果先后转让30多项,为广东金稻、广东华茂、湖南优至、江西现代、北京金色农华、隆平高科、安徽荃银、中国种子集团等种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打响粤稻品牌,我们还需作何努力?

王丰坦言,广东的水稻产业,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稻种资源和一批始终把国家粮食安全当作己任、勇于开拓、敬业奉献的优秀的育种专家,迄今已培育出在全国大规模种植应用超1000万亩的优异水稻品种40多个,但总体缺乏高端稻米生产的大企业和大品牌,高端稻米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且没有形成价格优势,“稻强米弱”的态势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他建议,广东水稻产业应加大种粮补贴,提高大户种粮积极性;构建“基地+农户+种业公司+米业公司”的稻米全产业链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动优质稻,如美香占2号、19香、象竹香丝苗和南晶香占等一批优质稻品种的普及,打造广东丝苗米品牌。

“新”对话

“袁隆平老师求索创新精神,对我影响至深”

羊城晚报:发现一株好的稻子,是否就能培育出新品种?

王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所有育种工作者期待的美好画面。然而,要培育出一个优良的水稻新品种,顺利的话,也要花上6~10年光景,唯有潜心耕耘,一季一季试种,才能诞生出一个成功的、稳定的水稻新品种。

羊城晚报:您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何感想?

王丰:农业科学家,与稻田里忙活的农人一样,活在二十四节气里,不论高温酷暑,刮风下雨,追着农时跑,抢种、抢收、抢做实验。真的是很辛苦。但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当看到我们培育的新品种被千家万户广泛种植,并带来了稻谷增产和农户增收时,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和快乐。过往所吃过的苦和累,也都觉得值了!

羊城晚报:对于广东种植户,您有何建议?

王丰:广东大部分农户种粮面积较小,以自给自足为主,可根据各地气候生态条件,选择适合的稻种。

例如,茂名湛江等地因台风多,易倒伏且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多发,适合种植高产抗倒伏、抗白叶枯病的吉丰优1002、香禾优1002、粤农丝苗等,粤东、粤北适合种植感温型的、熟期相对早一点的优质高产品种泰丰优208、19香、南晶香占等品种,江门地区是丝苗米的主产区,适合种植象竹香丝苗、19香、南晶香占等丝苗米品种。经过测算,每斤大米的种植成本,大约是3元,在粮价不算高的当下,家庭种植大户要获得良好收益,一定要有规模,200亩左右的种植面积,可能是比较合适的。

羊城晚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对您从事水稻育种科研工作是否有影响?

王丰: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在工作上与袁老师有比较多的接触与合作机会,有幸得到他的指导、关心、鼓励与支持。袁老师具有博大胸怀与大爱精神,时刻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当成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他从不满足于过往已取得的成绩,不断提出科技创新的新目标,为杂交水稻事业创新发展奉献了一生,袁老师的求索创新,永不止步精神,对我影响至深。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0019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