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24日,周总理结束了自己的访苏行程,顺利返回国内。当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时,他一眼就看到了不远处的毛主席以及一众中央领导。
双方见面自然是相谈甚欢,但是到了后来,气氛却急转直下,毛主席突然拂袖而去,这场隆重的欢迎仪式就此告终。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让毛主席如此生气?
拂袖而去
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和苏联开始渐行渐远,当时苏联总统赫鲁晓夫凭借自己的大国身份,妄图干涉中国内政,甚至一度威胁到中国主权。
虽然当时新中国才成立不久,还无法与苏联相提并论,但是面对赫鲁晓夫明里暗里的威胁,我们没有做出退让。
也因为如此,我国和苏联的关系开始陷入僵局。到了1961年10月17日,苏联决定在莫斯科召开苏共二十二大。
在会议上,赫鲁晓夫所做政治报告言语激进,含沙射影,甚至当众攻击曾经为我国说话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及其领导人。
于是周总理在会议致辞时,对这种行为做出了谴责,并且在会议结束前一周就决定回国。
其实周总理的所作所为在会议召开前就计划好了,提前回国也只是计划的一部分,毕竟当时国内也很忙,忙着准备七年计划的制定。
而面对前来接机的毛主席,周总理准备将参会期间发生的事情向主席讲清楚。就在众人交流情况的时候,机场的负责人员请示毛主席,希望各位领导能在机场用餐。
当时已经接近中午饭时间,如果要赶回中南海开会的话,依照毛主席等人的习惯,肯定会错过午饭。
毛主席当时情绪很高,所以对机场用餐没有反对,还主动提出要请周总理等人吃饭。当然请的也不是什么豪华大餐,就一人一碗素面条,不过给周总理那份要求多加点油水。
一众领导也没意见,就乐乐呵呵的准备去吃饭。
可是到了用餐的地方,毛主席的脸色当即沉了下去。只见用餐的餐桌上没有素面条,倒是鸡鸭鱼肉样样不缺。
毛主席哪里还不明白负责人的意思,当即就拂袖而去。后面紧跟而来的周总理等人还不知道毛主席为什么脸色不好的离开,直到餐桌上的菜品出现在各位领导面前。
面对这些美味佳肴,没人拿起筷子,都面色难看的离开了。
是这些佳肴不合领导们的口味吗?原因当然不是这个。
1959年,我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受灾面积高达4400余万公顷,不仅面积大,而且还是集中在河南、山东、黑龙江等粮食生产大省。
直接导致粮食产量锐减,全国人民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而且这次灾害持续时间很长,1960年的时候,北方爆发了大面积旱灾,到了1961年,干旱面积还在扩大,已经蔓延到黄河、长江等主要水域,粮食产量比上一年还要低。
很多人都吃不饱,甚至还有人吃不上。
毛主席作为国家主席,他是可以吃好的,也可以招待周总理美味佳肴,但是看着老百姓吃不上饭,他心里更难受,自然不会享用这些大鱼大肉。
不仅毛主席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就连周总理等人也绝对不会贪图个人享受。
而且不仅仅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如此,勤俭节约,珍惜粮食一直是毛主席挂在嘴边的话,他也是身体力行的践行着这一点。
痛批吃喝风
毛主席作为国家主席,从来没见他用特权给自己谋取一些好处,反而处处要求严格。
1950年2月,毛主席结束了对苏联的访问,回国时正好顺路经过东北地区,于是毛主席决定暂留几天,顺着东北沿线看看我国工业发展情况。
第一站敲定的是哈尔滨,接到消息的哈尔滨领导高兴坏了,在毛主席到来后进行了热情的欢迎,并且邀请主席一定要参加他们的接风宴。
盛情难却,再加上当时队伍里还有借道回国的越南共产党领导人胡志明,毛主席就想展现一下地主之谊。
哈尔滨领导层可能是会错了意,为了这个接风宴,使出浑身解数,誓要在毛主席和他国人员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接风宴一开始,丰盛的菜一道接一道的往上端。毛主席看着面前高规格的宴席,一言未发,脸上也不见笑意,略微动过几次筷子后,就不再有动作。
周围作陪的领导眼看主席脸色不对,想劝他多吃一点的话也说不出口。
不过碍于胡志明在场,毛主席没有多说什么,等到饭后才对接待的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听完这番话,当地的领导才知道错在哪里。
本以为经过这次事件,其他领导能够心领神会,不做铺张浪费的事情,没想到有人整出了更大的幺蛾子。
毛主席在东北的最后一站是沈阳,当地领导一看毛主席来了,立刻开始大操大办起来,准备的接风宴席更加奢侈,花样更多。
这次毛主席的脸色更难看了,但还是看在胡志明在场的面子上,没有立刻追究。可是他只陪着胡志明喝了一杯葡萄酒,吃了两口青菜后,就开始抽烟。
虽然毛主席没有离开,但是他对这次招待的不满已经呼之欲出。
第二天召开干部会议的时候,毛主席特意针对招待中的吃喝问题做出批评。
其实毛主席不是不懂当地领导的一片心意,而是他更明白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的道理,如果从他这里开了大吃大喝的头,那往后就刹不住了。
除了要这些接待省,毛主席对各种宴席也省,甚至连国宴都要节省。
当时新中国才成立不久,典礼局在接待外宾的时候非常讲究排场和礼仪,宴席上安排的菜品更是丰盛。
毕竟是招待重要外宾,我国也不好意思表现的太节俭。可是接连办了几次后,毛主席发现其中大有问题。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国招待来访国宾的宴会通常要摆50多桌,参加的客人除了来访国宾一行外,还有外国驻华使节夫妇,外交团,然后还要加上我国作陪人员。
餐桌上除了饭菜以外,酒类也是琳琅满目,除了高浓度烈酒之外,还有各种名牌葡萄酒、果汁和矿泉水等饮品。
而且为了讲究面子,每次招待宾客的菜量,远远超出宾客的食量,以至于双方都吃饱喝足后,还剩下不少的饭菜,毛主席对这样的场面非常不高兴。
于是在几次接待后,毛主席针对外宾的招待提出了两点问题,第一就是礼节太繁琐,搞形式主义,浪费大家的时间。
第二就是食材和金钱浪费,吃掉的还没有扔掉的。
毛主席对于这种现象十分痛心,由此国宴规格得到进一步改变,菜品要求就是四菜一汤,如果是西餐,还要酌量减少菜品,至于花费标准更是严格控制,要求每人最高不超过200元。
改变后的国宴不仅缩短了时长,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资,之前的铺张浪费就很少见了。
严于律己
毛主席对自己节省,对不必要的接待节省,甚至对自己的儿女也要节省。
1956年八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到了八届三中全会的时候,再次提起这个话题。
不过毛主席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实打实的做到了。首先反映到的就是毛主席的餐食,他吃的都是粗茶淡饭,这还是正常情况下。
如果遇到工作繁忙的时候,毛主席还经常不吃饭,就用压缩饼干、麦片这些东西对付两口。平时这样吃就算了,可是就连过年的大日子,他也没吃什么好东西。
1957年的大年初一早晨,毛主席邀请了40位党外人士到中南海来参加座谈会,会议结束时正好赶上吃中午饭,毛主席就请在场所有参会人员吃了一顿午饭。
当时参加座谈会的人还以为主席吃的东西肯定不一般,可是等到午饭上来的时候,所有人才发现自己想错了,主席和他们吃的一样,都是一碗肉末挂面。
对待自己的儿女,主席就更加严格了。当时其他国家元首前来拜访的时候,总会给毛主席送一些贵重礼物,可是他从来不收归己用,贵重的归国家,土特产就分给幼儿园或者身边的工作人员。
以至于别人都知道,他的儿女却连这些东西都没见到。
除了这些东西外,毛主席也不让自己的儿女开小灶,吃饭都要去当时的大食堂吃。当时的大食堂条件也比较艰苦,饭菜多是野菜不说,每个人还定量。
可是就算是这样的条件,毛主席也觉得自己的儿女吃得苦比别人少,主席身边的公务员都觉得毛主席要求太严格了。
其实也不怪毛主席一直提倡节约,毕竟已经有过前车之鉴。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我党队伍中出现了一小股贪图享受的消极风气,部分人士受到此风气影响,逐渐走向堕落的深渊。
从战争时期苦过来的刘青山、张子善两人就是典型代表。当时两人作为天津市的一把手和二把手,不将心思放在为老百姓做事上,而是放在了个人享受上面。
不仅公车私用,甚至学会了挪用公款。国家拨给天津的钱款,被这两人肆意挥霍,刘青山有了一座公馆还不够,还染上了毒瘾,经常出入大烟馆和妓馆。
而张子善喜欢豪车,通过挪用钱款,他顺利购置大量豪车供自己欣赏和使用。
不过两人的所作所为没有瞒过所有人,在遭到举报后,两人被关押起来,截止到被抓,两人贪污的钱款已经高达100多亿。
在当时,这个数额是普通家庭几辈子都挣不出来的。所以证据确凿后,毛主席下令将两人枪毙。
结语
从革命时代到新中国,不管生活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毛主席的节约本色从来没有变,他的节约精神,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8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