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初闻险情:鸡毛信的警示
1932年某个清晨,王德林接收到了那封令人心惊的鸡毛信,他的脸色立即变得严肃。信中详细说明了日军天野15旅团的动向,这是一个兵强马壮、人数众多的旅团,他们正计划全力进攻,目的是一举消灭抵抗力量。王德林知道,这将是一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较量。
王德林没有犹豫,立即命令召集所有可用的将领和战术顾问,进行一场紧急的军事会议。会议室里,空气几乎凝固,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紧迫的氛围。王德林将那封鸡毛信摊开在桌上,信的内容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
会议开始,一位又一位将领发表意见。多数将领都持保守态度,他们分析敌人的力量,并提出了撤退、避免正面冲突的策略。他们认为,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保守行动是最为稳妥的选择。这些将领的言语中充满了对安全的考量,他们希望尽可能减少己方的损失,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
然而,李延禄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他站了起来,拿起桌上的地图,指着一处地理位置,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李延禄详细地阐述了他的计划:利用地形的优势,在镜泊湖南头的“墙缝”设置伏击,这里地势险要,极易防守。他详细解释了如何利用狭窄的地形限制日军的行动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地形进行有利的伏击。
会议室内,其他将领对此计划有所疑虑,他们交换着忧虑的目光,议论纷纷。一些将领质疑这一策略的风险,担心伏击失败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然而,李延禄则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信心,他反复强调利用地形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每一个步骤的实施方式。
随着讨论的深入,王德林仔细听取了每一位将领的意见。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在坚定表达战斗意志的李延禄身上。经过长时间的沉思,王德林做出了决定。他认可了李延禄的计划,并下达了具体的指令,准备将计划付诸实施。
布局阵地:镜泊湖南头的“墙缝”
南湾头的地形如同天然的堡垒,被当地人称为“墙缝”。这一地点由陡峭的岩石两侧形成,只留下一条狭窄的通道,宛如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王德林与李延禄站在高处,俯瞰着这一地势,细致地分析每一处可能成为敌人藏身或攻击的位置。
地形的险要不仅因其狭窄,更在于两侧高耸的岩壁几乎垂直,中间的通道仅允许几人并肩通过,极易防守。李延禄指着对面山崖说,那里是牡丹江上游的一条支流,河流虽宽但水流湍急,对于装备重的日军来说,尝试过河将极具风险,故此敌人大概率会选择通过这个“墙缝”。
接下来的几天里,700名老3营战士陆续抵达这一地点,开始了紧张的布局工作。他们在李延禄的指导下,使用周围散落的巨石和岩壁作为掩体,精心设计了几个主要的伏击点。老3营的人按照预定的分组潜伏,每组负责守卫一个特定的区域,确保能从多个角度对进入“墙缝”的敌人进行攻击。
为了加强防御,李延禄还命令工兵队利用现场的材料加固了几处关键位置,如在某些易于攀爬的岩壁上挂上了尖锐的铁钩和网,防止敌人试图绕过主要通道进行攀爬突袭。此外,他们还在地面上布置了简易的陷阱,如深坑和带刺的木桩,旨在增加敌人的推进成本。
在布局完成后,老3营的人们进行了几次演练,以确保每个人都熟悉自己的位置和战斗任务。他们检查了各自的武器和弹药,确认了信号和通讯的方式,这些都是为了在实战中能迅速有效地响应。每个伏击点都配备了足够的手榴弹和子弹,确保能在战斗中维持持久的火力。
战前准备:猎户的诱导与弹药的运送
王德林深知战斗中补给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时,手榴弹等重火力武器的充足供应尤为关键。为此,他命令老3营的指挥官调集20匹马,开始了弹药的转移工作。这些马匹被装配了专门设计的荷包,每匹马都负载着大量的手榴弹和弹药箱,这是一项紧急且危险的任务,因为必须确保这些重要补给在战斗爆发前安全到达补充团的手中。
老3营的人在王德林的命令下,开始了连夜的奔波。他们沿着隐蔽的山路,穿越森林和小径,以避开可能的敌方侦察。每一次往返都充满了紧张和风险,但老3营的人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夜色的掩护,成功地完成了多次运输。
与此同时,陈文起,一位当地的猎户,出现了。他是一位对这一地区地形极为熟悉的老猎人,对日军的动向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李延禄通过联系当地抗日力量,得知了陈文起愿意协助的消息,便立刻与他取得了联系。在一次秘密的会面中,陈文起被告知了整个伏击计划,并同意帮助引导日军进入“墙缝”。
陈文起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他故意在日军可能的侦察路线上留下了误导性的痕迹和假信息。他在林间小道上制造了被迫撤退的迹象,如丢弃的装备和偶尔的枪声,这些都是为了引起日军的注意,并让他们相信抵抗力量正在此处。这一连串精心布置的诱饵成功地将日军的侦察兵和主力引向了“墙缝”。
战斗爆发:手榴弹雨的轰炸
随着日军队伍在陈文起的诱导下,毫无戒备地步入了被称为“墙缝”的狭窄山谷,这一地势使他们排成了长队,无法有效展开或转身。就在这时,李延禄站在一个隐蔽的观察点,手持望远镜密切监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他看到日军的最后一名士兵进入伏击区域,这是他们精心准备的时刻。
李延禄轻轻地移动了一下位置,抬起手中的步枪,瞄准了一个能够传递信号的明显目标。一声枪响划破寂静,成为了战斗的起始信号。这一信号激活了整个伏击圈的老3营战士,他们立刻行动起来。
高处的战士迅速投掷了手中准备好的手榴弹。这些手榴弹像下雨一样从天而降,爆炸声在狭窄的山谷中回荡,激起尘土飞扬和岩石碎片四溅。每一个爆炸都带来了震耳欲聋的声响和强烈的冲击波,使得日军陷入了极度的混乱。
由于“墙缝”的地势限制,日军士兵们无处躲藏,他们挤在一起,几乎动弹不得。当手榴弹落入他们中间时,只能尽力用背包和身体遮挡,但这样的防护几乎毫无效果。爆炸造成的伤亡迅速增加,惨叫声此起彼伏。
在此同时,隐藏在两侧岩石后的老3营战士也开火了。他们使用手中的步枪和机枪对准了日军,每一发子弹都精确地射向了暴露在外的目标。由于距离极近,每一发子弹的打击都极为致命。
日军尝试组织反击,一些士兵试图使用他们的步枪和机关枪还击,但在狭窄且被限制的空间内,他们的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多数反击都因为位置暴露而成为了老3营的靶子。此外,由于“墙缝”的狭窄,日军的重武器,如机关枪和迫击炮,几乎无法部署,使得他们在火力上严重受限。
随着战斗的继续,日军的混乱和恐慌进一步加剧。士兵们在爆炸声中奔跑,试图找到任何可能的掩护,但“墙缝”的地形让他们处于完全暴露的状态。许多士兵被困在火力网中,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
就这样,在持续的爆炸和密集的火力下,日军在“墙缝”中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撤退与牺牲:独立营的坚守与撤出
在补充团在“墙缝”中与日军激战之时,负责封锁后方的戴凤龄独立营也遭遇了日军的强力反扑。日军在初遭伏击后,迅速调整战术,组织力量试图突破封锁,向戴凤龄独立营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戴凤龄独立营负责守卫“墙缝”后方的一个关键通道,这是日军可能的撤退或增援路径,因此位置极其重要。戴凤龄独立营的战士们利用自然地形和临时搭建的防御工事,构建了一条防线,以阻挡日军的进攻。
日军在重遭打击后,显然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他们派出了精锐部队,并使用了重型武器如迫击炮和机关枪,对戴凤龄独立营的防线发起了持续的轰炸和冲锋。炮弹在戴凤龄独立营的防线上空爆炸,机关枪扫射使得戴凤龄独立营的防御压力倍增。
面对如此激烈的攻势,戴凤龄独立营的战士们顽强抵抗,他们利用一切可用的掩体进行还击,但由于日军火力的压制和人数上的劣势,戴凤龄独立营的防线逐渐出现了裂缝。伤亡人数迅速上升,许多战士在拼死抵抗中被击倒。
情况急转直下,戴凤龄本人在一次反击中受伤,这进一步加剧了独立营的混乐和士气问题。在日军的持续冲击下,戴凤龄独立营的防线终于在一次大规模攻势中被突破,全线处于崩溃的边缘。
李延禄从前线指挥中心观察到了这一情况,意识到若不及时撤退,整个补充团可能会被围歼。他立即下达了撤退命令,命令所有部队有序撤出战斗区域,以保全力量。老3营在覆盖火力的掩护下,迅速撤出了“墙缝”,留下了战场给愈发凶猛的日军。
几日后,战事稍息,李延禄组织部队返回“墙缝”检查战场和收集遗留物资。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三个日军火葬点,这是日军处理战死士兵的临时设施,证明了战斗的惨烈程度。经过统计,补充团在这次战斗中损失了7名战士,而戴凤龄独立营的伤亡更为惨重,达到了60余人。
参考资料:[1]周长庆,张颖,姜明明,孟含琪.抗日战争镜泊湖大捷之谜[J].百姓生活,2015,0(9):59-60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7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