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都有庞大的农业资源。
但是,为什么中国需要频繁地从其他国家进口粮食,而印度却可以出口呢?
两国之间的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具体来看,2022年印度的粮食总产量约为3.24亿吨,然而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22公斤,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400公斤国际粮食安全线。
但是,印度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大量出口粮食。
究其原因还是与其国情有着密切关系。
种姓制度作为印度社会的祸根,虽然在理论上已被废除,但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种种不平等现象。
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数据,印度50%的农村人口只占有了不到10%的土地,而剩余90%的土地却被农村中的少数富人和地主阶层垄断。
这种垄断性的土地所有制,加之农村地区长期缺乏农业科技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广大普通农民长期生活在贫困潦倒的环境中。
他们缺乏足够的资金、技术和相应的制度性保障,粮食产量自然难以得到保证。
与此同时,地主阶层所掌控的粮食产出会更多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考量。
他们更倾向于将粮食拿到国际市场上出售换取丰厚利润,而非用于解决本国内的温饱问题。
除了利益导向与社会制度因素之外,印度大量出口粮食,还与其长期的外汇储备短缺有关。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入超出的状态,外汇收支长期不平衡。
而粮食则成为其主要出口大宗商品之一,印度政府不得不拿粮食去换取外汇。
从宏观层面来看,2021年印度货物贸易逆差高达1934亿美元,2022年更是攀升至3170亿美元。
如此庞大的贸易逆差,给印度的外汇储备带来了巨大压力。
2022年11月,印度的外汇储备已降至5401亿美元,同比下滑100多亿美元。
面对如此状况,印度政府不得不想方设法增加外汇收入。而粮食作为最佳的出口商品之一,自然会受到青睐。
官方数据显示,2021-2022年度,印度农产品出口总额已达到50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以上。
眼下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升级,国际粮食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国际粮价也一路飙升。
印度总理莫迪曾表示,只要有需求,印度随时可开仓放粮,向全世界供应粮食。
但这种以牺牲温饱为代价换取短期外汇收入的做法,长远来看也存在风险。
虽然印度现阶段可以大量出口粮食获取外汇,但这种做法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最直接的代价就是,印度国内仍有近2亿人口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食品安全形势严峻。
具体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印度有接近2亿人口营养不良,占全国人口的14%。
其中5岁以下儿童中,有34.7%发育迟缓,20%体重不足。在15至49岁育龄妇女中,患有贫血症的比例高达51.4%。
可以说,印度的营养不良问题已经到了令人揪心的地步。
更值得警惕的是,印度的饥饿人口占比在逐年上升。
根据全球饥饿指数报告,2020年印度在121个被评估国家中排名第94位;2021年则下滑至第101位;到了2022年,印度的排名进一步降至第107位,被评为"重度饥饿"国家。
有数据显示,在印度27%的人口处于极度饥饿状态,营养不良儿童比例超过一半。
另一方面,大量出口粮食换取外汇的做法也加剧了印度的生态环境恶化。
为了扩大粮食产量,农田过度开垦利用,对水土资源造成了极大压力。加之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印度的生态环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农业环境恶化反过来又会制约粮食产量,陷入恶性循环。
据世界银行统计,近年来印度因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如何在发展农业和保护环境之间把握平衡,已成为印度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比之下,中国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高达474公斤,不仅远超印度,更是超过了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之所以还要大量进口粮食主要是出于三方面考量: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需求、增加应急储备、国家统一调控粮价。
这既是对自身国情的应对,更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长远部署。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蛋白质摄入量持续上升,畜牧业对粮食需求量大增。
与此同时,中国在粮食战略储备方面亦有长远考虑。
自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全球性粮食危机以来,保障重要农产品储备的必要性已被提上重要日程。
中国虽然有6.87亿吨的年粮食产量,但随着后续人口增长及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的需求仍将持续增加。
因此,中国政府一直将增加储备作为头等大事。
有分析指出,2021-2022年度,中国粮食库存结余高达2.8亿吨,即使全国人民什么事也不干,光靠这些储备也可吃上一年半。
不仅如此,储备还有利于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除此之外,中国也需要进口粮食来调节国内价格波动。中央政府一直致力于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维持价格处于合理区间。
稳定可控的粮食供给和价格,将直接影响14亿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质量。可见,这既是经济政策,也包含了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增加进口和储备还有利于平抑国内市场对个别农产品的供需关系。
比如目前中国市场对小麦、大米供需总体较为平衡,但饲料需求量却很大,所以必须靠进口弥补缺口。
综观当下中印两国粮食状况的巨大差异,其根本原因还是源自国情的不同。新中国建立后高度重视民生和粮食问题恰恰是两国分道扬镳的关键所在。
上世纪初,整个中国百业凋敝,民不聊生。1949年中国人口8.2亿,粮食总产仅5000万吨,由此可见国计民生当时有多么困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解决温饱问题作为头等重大事项。
1959年,中国就提出了著名的"以粮为纲,种养并举,统筹兼顾"的农业发展方针。
接下来的几十年间,中国在现代农业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支农政策等多方面大力投入,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到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得到释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为中国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更为关键的是,新中国高度重视发展科技,农业科研成为重中之重。
从"绿色革命"时期的杂交水稻,到新世纪以来的转基因作物、农业互联网等技术革新,中国农业发展不断迈向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还大力增加农业投入。
从1952年至2022年,农业生产总投资从10.7亿元增长到约2.1万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1.4%。
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建立健全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种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支农惠农的制度保障体系。
与此相反,印度农业问题举步维艰,主要还是由于其社会等级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所致。
如前文所述,印度社会的地主阶层占据着大量土地资源,而真正的劳作者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回报。
加之官僚主义腐败横行,导致国家农业投入和发展政策流于形式,对农民补贴政策形同虚设。
结语
无论是农业生产技术、社会制度、政策法规,还是人口结构等,粮食安全都需要中印两国统筹兼顾、合理规划。
只有找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真正确保本国人民永续吃得饱、吃得好,也才是两国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目标终将能够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十三五”国家粮食安全更有保障.中国农业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6-11-18]
【2】全球饥饿指数一出,印度政府怒了!中国排名是….观察网 [引用日期2023-07-06]
【3】印度央行外汇储备再创新高.新华网 [引用日期2020-12-12]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