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一生公私分明,从来不肯因为自己的私事麻烦别人。
但1971年,在得知远在内蒙古插队的侄女周秉建通过了北京军区的征兵选拔,正式成为一名军人时,周恩来却拨通了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的电话,他有一件私事要请李德生帮忙,他想让李德生帮忙取消周秉建的参军资格……
“秉建, 我坚决支持你到内蒙古大草原安家落户”
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有6个子女,周秉建是周恩寿最小的女儿,也就是周恩来的侄女,出生于1952年。
从左往右:周秉宜、周秉华、周秉和、周恩来、周秉建、王士琴、周秉德
由于周恩寿家里孩子多,养活起来不容易,周恩来便和弟弟共同承担起了养育侄儿们的责任,每个月贴补给弟弟200元,用于他们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养育的责任常常伴随着教育的责任。
作为周家的“大家长”,周恩来在养育侄儿们的同时,自然也担负了一份教育他们的职责。
但周恩来不是一位普通的“家长”,他是一国总理。别的家长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希望孩子们出人头地,过上人人羡慕的富裕生活。周恩来却抱着一颗为国尽忠的心,他希望侄儿们做一个普通人,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周秉建记得,周恩来在世时常常叮嘱家里人,让他们忘掉总理亲属这层身份,融入到人民当中,老老实实做一个普通人。
周秉建就是在周恩来这样的教导下长大的。
小时候,周秉建和父母住的地方,是很多人一起住的大杂院,和北京城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一样。
大杂院很简陋、也很拥挤,没有单独的厨房、厕所,上厕所要走好一段路,尽管有一口水井,但也是公用的。周秉建一家挤在几十平米的房子里,每个人的私人空间很小,有很多生活上的不便。
每天早晨在固定的时间,一辆垃圾车会沿街摇铃收取居民垃圾。一听到摇铃声,周秉建和家人不管在忙什么,都必须赶紧拎着垃圾袋跑出去,扔到车上。如果稍微晚一点,垃圾车就会“无情”的走掉。
冬天,北京城里的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用来过冬的煤球和白菜。
每当冬天快要来临的时候,周秉建一家就要自己做煤球、煤饼。那段日子里,大杂院里每天都堆放着黑乎乎的一片煤球。
一入冬,菜市场门口连续好几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都是来买白菜的老百姓。买完后,大家又蹬着三轮车把一车的白菜载回家,好像把一冬天的“温饱”都带回家了。
周秉建从小就是过着这种最平平常常的普通人的生活。
在周恩来的严格要求下,周秉建等亲属们一直在脚踏实地地做普通人,没有享受过特殊的待遇。相反的,有时候为了“避嫌”,他们还要放弃他们本该享有的权利和原本就属于他们的机会。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给首长及其亲属们提供娱乐,每到周末,中南海小礼堂会播放电影。按照规定,周恩来的亲属们都可以到小礼堂观看。但周恩来坚决不准他们去,他不想让亲属靠他“沾光”。
当时,中南海小礼堂放映的电影都是当年的经典佳作,一般人都要千方百计地一睹为快。但周恩来的亲属们明明有这样宝贵的机会,却只能忍痛放弃。
在很多年的时间里,在周恩来一再地强调下,亲属们一直保持着低调,他们不依靠周恩来的地位和名声搞一丁点特殊。在工作中,他们不担任重要职务,大多数是普通职工。在生活中,他们都懂得自律,从不违背家风家教。他们是周恩来的亲属,也是千千万万平凡人中的一员。
在周恩来家教从严的精神风范的影响下,周秉建一天天长大了。像对待其他侄儿一样,周恩来对周秉建也有着殷切的期望,希望她成为一名普通劳动者。
周秉建后来回忆:
伯父和七妈(按家族规矩,周秉建称邓颖超为七妈)总是说,比起牺牲的烈士和战友,他们没什么可以夸耀自己的。对我们这些孩子的要求,就更严了。就是要让我们做普通劳动者,做普通老百姓,做实事,讲实话。
1968年,周秉建听从周恩来的教导,同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义不容辞地到了中国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内蒙古。
临行前,周恩来语重心长地嘱咐周秉建:“秉建, 我坚决支持你到内蒙古大草原安家落户, 走毛主席指引的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周秉建踌躇满志,斩钉截铁地告诉伯父:“伯伯,您放心。”
周恩来希望周秉建到祖国较为艰苦的地方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为当地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秉建把伯父的嘱咐牢牢记在了心里。
1968年,年仅16岁的周秉建坐上一辆大卡车从北京出发去内蒙古,经过一路颠簸,一路跋山涉水,终于顺利抵达了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开始了她在这里的生活和劳动。
内蒙古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要真正适应这地方的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周秉建面临的是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和考验。
牧区的牧民们每天早上只喝奶茶裹腹,中午吃面食,晚上仍然喝奶茶。
一开始,周秉建闻不了奶茶的味道,更喝不惯奶茶,跟前又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吃,只能饿着,常常一饿就是一整天。过度的饥饿让周秉建招架不住,饿到极限时,她的心里又心酸又委屈,眼泪不听话地往外冒。
但周秉建是那种很执着,不愿意服输的人,越是遇到困难,越能够激发她的斗志。她明白,要想在这里继续待下去,就必须适应这里的饮食方式。
于是,周秉建硬着头皮喝下了一碗碗奶茶。经过一次次的“训练”,她终于不再抵触奶茶,甚至能够享受喝奶茶的滋味和感觉。
此后,周秉建又学习了骑马,帮助当地老百姓挤奶、剪毛、接羊羔……很快,草原上的各种活计,她都通通不在话下。
就这样,周秉建渐渐适应了草原的生活,也渐渐爱上了草原,爱上了草原的蓝天白云。草原上的每一头牛,每一匹马,每一个善良淳朴的牧人,都像是她最亲密的朋友。
牧区人民对待周秉建也像家人一样,给予了背井离乡的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让她在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牧区人民把热情、善良展示给了周秉建,周秉建也给牧区人民展示了她的大胆和勇敢。
有一天,周秉建和姐妹们到山坡上放羊,突然四面狂风呼啸,耳边传来呼呼的风声。
面对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伙伴们的心不由得揪了起来,她们尖叫着,有的甚至急得哭了出来。
几分钟后,风越来越大,每走一步都举步维艰,想要回去是不可能了。如果再不做点什么,只怕大家都会被冻伤。
当所有人不知所措时,是周秉建站了出来,她没有慌张,而是一边安慰姐妹们,一边嘱咐大家看好羊群,指挥大家把羊聚集到一起,所有人跑到羊群中心躲避。
那天晚上,北风呼呼地刮了一整夜,气温只有零下几度。但大家抱作一团,四周又有羊毛挡风御寒,最终都安然无恙。
是周秉建用她的冷静和胆识保护了大家。
第二天,天刚微微亮,周秉建和姐妹们高高兴兴地赶着羊群回家了。
牧民们听说了这件事,都称赞周秉建从容不迫、勇气可嘉。
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周秉建与当地老百姓朝夕相处,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情况,亲身体验了他们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与当地融为一体。大草原记载了周秉建青春岁月里的酸甜苦辣和欢声笑语,让她一辈子回味无穷。
周秉建没有辜负伯父的期望。
周恩来:德生,于公于私帮我办妥这事
然而,周秉建只有十几岁,她的路还很长,在内蒙古的生活只是她人生路上的一段风景。她知道,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她还想尝试更多的可能。
1970年,北京军区到内蒙古征兵,牧民们认为周秉建是当兵的好苗子,纷纷鼓励她报名参军。
在那个年代,当兵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周秉建也想像书里的革命英雄一样,有一天登上战场,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因此,她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并通过了各方面考核,顺利参军。
得知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周秉建高兴地不能自已。这不仅意味着她实现了当兵的愿望,也意味着她即将回到父亲、母亲、伯父、伯母的身边。
不久后,周秉建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内蒙古的父老乡亲,告别了她生活了两年多的大草原,回到北京,进入了新兵连,接受日常的新兵训练。
得知周秉建回到了北京,而且成功参军,周恩来陷入沉思。他担心周秉建之所以能够参军,是北京军区哪位首长知会过,并把“怀疑”的目标锁定在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郑维山身上,让邓颖超派人去调查这件事。
在邓颖超的授意下,周恩来的两位秘书接过了这项调查任务。
当秘书们前往北京军区了解情况时,北京军区的同志告诉他们:“没有任何首长给征兵的同志打招呼,周秉建完全是通过正当手续入伍的。”
两位秘书觉得一面之词不好下结论,为了把情况了解得全面些,他们决定去找周秉建本人,听听她怎么说。
当时,周秉建正在北京郊区黄村参加新兵训练,秘书们专程去那里见了她。
周恩来的秘书问她:“秉建,你是怎么参的军?是不是郑叔叔(郑维山)或其他部队首长给征兵的同志打了招呼?”
周秉建如实地说:“并没有人打什么招呼,是我自己报了名,经过体检、政治审查,通过正常手续参的军。”
秘书又问:“那周总理的意思还是让你回到插队的地方去落户,怎么办?”
周秉建说:“伯伯要我回去,我就回去。”
秘书继续问:“你已经穿上军装来到北京了,再回去想得通吗?”
周秉建说:“那我得听伯伯的话。”
把情况彻底调查清楚后,两位秘书便报告给了邓颖超。
两位秘书是看着周秉建长大的,对她也很关心。他们觉得,周秉建是走正规程序通过征兵选拔的,如果被退回到以前的小队里,怕是会被人议论。
于是,在向邓颖超报告相关情况时,他们说出了自己的考虑,提议:把秉建调到别的小队比较好。
邓颖超听了觉得有道理,说:“那你们就去跟总理说说看。”
于是,秘书们又把调查的结果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并转告了周秉建的意思:“秉建表示‘愿意听伯伯的话’,还回内蒙插队的地方去。”
周恩来感到十分欣慰,说:“那好啊。”
与此同时,秘书把他们的想法讲了出来:“这次回去,想给周秉建换个小队,但还是在原来的盟里。”
周恩来不解:“为什么?”
秘书说明了他们的担忧:“原来小队里的人都知道秉建是通过正常手续参的军,现在突然回来了,不太好向牧民交待,担心他们会不会产生些什么议论和想法?”
周恩来摆摆手说:“不要紧,从哪里来还是到哪里去,还是回原来的小队。”
把情况摸清楚,周恩来便开始着手处理把周秉建退回的事情,并拨通了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周恩来直接表明了他的意图,请李德生帮忙把周秉建退回内蒙古:“德生,于公于私帮我办妥这事。”李德生清楚周恩来一直以来严格要求家人的处事作风,便抓紧时间去办理了。
不久后,北京军区批准退回周秉建,周秉建又回到了草原。
虽然周秉建当兵的事情了结了,但周恩来心里始终没有放下这件事。
他觉得,如果这件事背后真的有人特别关照过,一定要对那个人提出批评,纠正这样的不正之风,彻底杜绝有人给他的亲属开后门。
有一天,周恩来见到郑维山,问他:“我那个侄女在内蒙插队,是不是你给征兵的人打过招呼?”
郑维山摇头道:“没有这事,总理,我可没打过招呼。”
周恩来半信半疑:“我怀疑是你打过招呼。”
郑维山连忙说:“总理,孩子当兵的事我真的没有打过招呼。”
周恩来说:“我已经把她退回去了。”
郑维山说:“让退回去是总理的指示,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知道郑维山确实没有给周秉建开后门,周恩来才彻底放心了下来。
周恩来的临终嘱咐
在许多年的时间里,周恩来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家人,他的这种作风保持了一辈子,直到生命的终点。
1976年1月,周恩来病情危急,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周恩来便开始安排身后事,并嘱咐邓颖超:“希望我的家属留在各自的岗位上,不要来北京。”邓颖超把他的嘱咐放在了心上。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邓颖超派人挨个联系外地的亲属,让他们坚守工作岗位,切勿到北京来。
当时,周秉建是内蒙古大学的一名学生,正在学校上课。1976年1月9日早上,学校的广播站播送了周恩来总理不幸的消息,周秉建听后泪如雨下。
当天,她就收到了从北京发来的电报,上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听到消息,千万不要回京。”
周秉建明白,这是伯父、七妈一贯的严格要求。
周恩来的葬礼由三部分组成:遗体告别式、吊唁仪式、追悼会。在整个葬礼中,邓颖超要求亲属们站在角落里,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与此同时,邓颖超还特别吩咐相关工作人员:不要给亲属照相,更不要在报纸上刊登亲属们的任何事情。
周恩来、邓颖超对亲属的严格要求是始终如一的。
虽然周恩来去世了,但他的教导将永远铭记在周秉建的心中。
1979年,周秉建嫁给了一位内蒙古籍歌手:拉苏荣。
从那天起,她便不再是草原的“客人”。她真正在草原上扎下了根,而且扎得很深很深。从此以后,这里有了她的家,有了她的家人,她和草原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1980年,周秉建大学毕业后,内蒙古自治区组织部准备任命她为区团委副书记,周秉建没有答应,而是到了职务、待遇都不高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文学研究所。
1994年,由于母亲王士琴生病,需要人照顾,周秉建和丈夫拉苏荣回到了北京,进入了国家财政部。
1998年,国家政府机构面临优化调整,周秉建舍弃了人人羡慕的政府公务员,去了事业单位,在财政部下面的培训机构任职。
在许多人看来,周秉建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但在周秉建自己看来,她不过是做了一个心甘情愿的选择,她甘愿做一个普通人,这是伯父周恩来一直教育她的。
后来,周秉建回忆:
我们知道,伯父要我们老老实实地做人,永远扎根于基层,这是为了我们的一生着想,况且我们也应该这样做,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做人民大众中的普通一员。
后记
周恩来一直严格要求亲属,教育亲属要做平凡的普通人,决不允许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声望享受特权,这种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书目:
《周恩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