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暴增! 消费金融行业为何开启不良资产转让“加速度”?

科技观察不踩雷2024-06-05 12:13:54  115

在风险上扬背景下,消费金融行业开始迎来不良资产“转让潮”,不少机构纷纷涉足相关业务,头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更是热情高涨,争做不良资产转让的“排头兵”。行业出清不良资产背后是机构立足经济调整期,收紧风控策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必然之举。未来一段时间,伴随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贷款率延续上升趋势,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打包销售”空间或将进一步打开。

文丨财经观察站 作者:晨曦

消费金融行业叫卖不良资产

在《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政策实施后的首年,金融行业的不良资产转让业务迎来潮起,并在2024年继续保持水涨船高之势。

据银登网此前披露的《2023 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显示,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转的业务规模和成交单数均实现快速上涨,特别是业务规模,同比上涨195%。到了第四季度,上涨趋势更为显著,与2023年一季度相比增长近5倍。

注:业务规模统计口径为未偿本息总额。为避免重复计算,重新公告挂牌的业务按照首次公告挂牌时间统计 数据来源:银登中心

从具体参与主体上看,消费金融行业同样热情高涨,机构全年转让金额为183.7亿元。进入2024年,消费金融机构进行不良贷款转让进一步提速,2024年一季度完成不良资产转让规模为18.9亿元,在诸多不良资产出让方中占比12.7%。

不良贷款受让方是以四大AMC为代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此外也有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与之平分秋色。整体来看不良贷款转让资产呈现出定价低、逾期时间短、回置率低的特点。

目前越来越多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开始打包出售“不良资产包”。根据银登网数据统计,截至5月31日,在30余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已有25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具体来看,中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等十余家机构已参与不良贷款转让业务。

目前中银消费金融累计挂牌42期不良贷款资产包,累计拟转让金额69.18亿元。其中前23期不良资产包本息总金额为40.95亿元,24期至34期总金额为23.14亿元,本次拟转让的资产包总金额为5.09亿元。

近日,捷信消费金融也完成了一项重大资产处置,成功清仓了价值260亿元的个人贷款资产包。近年来,受业务规模收缩影响,捷信消费金融业务发展、流动性出现问题,捷信消费金融频频上榜法院执行名单,2018年至今共计被执行约40次,执行金额过百万。可以看到,伴随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的不断改变,曾经的“消费金融头牌”也不得不直面挑战,试图通过转型和资产重组解决经营危机。

除了捷信消费金融外,招联消费金融也发布了5期不良贷款资产包,北银消费金融发布了5期,蚂蚁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内蒙古蒙商消费金融各自发布1期。

对此,中银消费金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是一项在公开透明的市场化竞价机制下开展的试点业务,已将该业务作为处置化解不良贷款的常态化管理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以来,经济波动令消费信贷坏账风险增加,但仍有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对不良资产转让持有不同态度,即便这些机构开设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但并未实际参与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机构态度不一,一方面在于消费金融不良贷款转让规模在总业务中占比有限,偏低的定价使相关机构热情度降低;另一方面,一些消费金融机构近年业务利润增速相对可观,有足够资金核销坏账。

加速转让背后 消费金融机构加大风险管理

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缘何纷纷加入出售不良贷款队伍?业内人士分析,在宏观经济调整期,以消费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金融企业资产质量下滑,“长尾+下沉”的客群定位决定了自身信用风险高于传统金融机构。客户群里存在的非理性超前消费观念,易造成过度负债,导致不良贷款进一步增加,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的紧迫性增强。

根据联合资信研报统计,截至2022年末,我国消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85.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58%,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22%,自2018年后首次回升。2023年,部分机构的资产质量压力持续增加,不良贷款规模、不良贷款率双双攀升。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消费金融机构是不良资产处置上的较大受力端。不良贷款压力下,信用风险或将进一步加大。

对消费金融机构而言,风险管理能力是不容忽视的掣肘因素,消费金融机构加速处置不良资产背后,也是增强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能够提高处置效率和市场流动性,及时化解潜在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办法》对消费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进行了明确规范。根据《办法》,消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优化调整,区分基础业务和专项业务范围,取消非主业、非必要类业务,严格业务分级监管。此外,消费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声誉风险管理等方面需符合监管要求,优化增设部分监管指标。

与传统银行类金融机构相比,消费金融机构成立时间较短,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经济周期,风险管理能力有待增强。可以预见,伴随政策的持续加码,消费金融机构也将进一步利用政策支持,关注业务风险质量,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实现业务精耕细作的同时,在未来更好地服务金融消费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6118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