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中部偏北,闽江支流沙溪下游地区,有一座小县城,名为沙县。
沙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县份,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比如说沙县小吃,可以说是闻名遐迩,近现代史上,沙县也涌现出不少革命志士,比如说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张廷发。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张廷发的故事。
1918年4月9日,张廷发出生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镇的一个银匠家庭,虽然张廷发小时候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但贫困的家庭环境,让他很难继续接受教育,只能跟随父亲学习手艺。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烽火燃遍大江南北,先是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对我党采取白色恐怖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我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当时,我党在南方成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并向福建地区发展。
1933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建东方军入闽作战,于当年8月解放了沙县夏茂,并建立起苏维埃政权,15岁的张廷发听闻红军来到家乡非常高兴,当即与本地2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了红军,被分到红五军团十三师三十七团当战士。
张廷发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在那个年代属于文化知识分子,经过短期集训后就被分到三十七团某连当文书,不久又被调到营部当参谋。
1934年10月,张廷发跟随中央红军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顺利到达陕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廷发被编入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担任作战科科长。
在此期间,张廷发与首长邓小平政委有过一些小插曲。
有一次开会,邓小平下令要减少大型车辆的使用,恰好当时张廷发不在场,没有听到这次指示。
随后的一个大雨天,刘伯承与邓小平的车辆陷在路上,张廷发立刻调动7辆大车前去营救,没想到却遭到邓小平的严厉批评,张廷发气不过,竟然掀了桌子,说:
“我不干了,回邯郸去!”
邓小平听到后便对张廷发进行安抚,说:
“你兵骄将横,现在竟然横到我们头上来了,我是这个战区的最高负责人,批评你一下,你还有意见?”
张廷发也意识到是自己违反了组织纪律,不该向领导发脾气,便主动承认了错误。
新中国成立后,张廷发被调到空军工作,担任空军第一副参谋长,在1955年的授衔中,年仅37岁的张廷发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
1958年,张廷发被罗瑞卿与刘亚楼看中,升任空军参谋长,随后晋升为空军副司令员。
令人没想到的是,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在林彪的支持下,空军司令员吴法宪对空军的许多干部进行大肆迫害,张廷发便是其中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张廷发暂停了工作,被送到山东鱼台和陕西大荔农场监督劳动。
“九一三”事件后,随着对林彪批判工作的开展,张廷发恢复了工作,继续担任空军副司令员,并于1975年10月升任空军政委兼空军党委第一书记。
1977年4月,张廷发改任空军司令员兼空军党委第一书记,在中央的指示下,完成了首次战备训练汇报表演、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华北地区实兵演习等重大任务。
此外,在1977年的十一大与1982年的十二大上,张廷发连续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担任中央军委委员与常委等职务,成为中央高层领导。
2010年3月25日,张廷发病逝,享年92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5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