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河西走廊时几度泪涌,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

尔吉说文学2024-06-03 20:04:31  56

周末和友人蜷在家里,花两天的时间又看了一遍《河西走廊》。 明明不是D一次看,可我还是会在一些地方泪涌。 友人笑我“好哭”,我突然抬头问她: “是不是土地才是承载文明的根基呢?” . 作为后来人,我们评价历史总会有不同的角度。 司马迁在《平准书》里批判汉武帝为了自己的理想,反倒让曾经富饶的人们变得贫困; 而在几千年后的我们却大力赞扬汉武帝高远,开拓西北呈现新格局。 无数言官为此喋喋不休,关于人的历史永远没有对错之分。 . 可是脚下的土地不变。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霍去病赶走匈奴,从佛像垂泪到藏族老人远行,“覆盖地球表面的那层薄薄的土壤,那层由风化的岩shi,S去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物质,始终并将永远扮演哺育地球万物生命的母亲的角色。” 它毫无怨言地被我们修改、形塑,把鲜 血和杀 戮尽数吞去,又宽容地承载着我们在它身上发生的一切。 它像是我们除身体外的D二个容器,在一呼一吸间孕育着新的文明。 . 我想,土地是有记忆的。 它会为了长安的混乱哭泣,也会为了佛像将塌悲鸣。 那些深藏在植被与冻土之下的印记经由一年又一年的作物进入我们的身体,于是我们看到绵延沙漠时会想起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看到浩浩汤汤的运河也会忆起裴矩翻山越岭的艰辛。 山川湖海联合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变成了如今的河西走廊。 . ??:《河西走廊》by 摄制组 . ??一些摘录 . “从甘泉宫出发那一刻算起,一个13年来杳无音信、几乎被遗忘的男人,突然像穿越时空一般活着回来了。当这个男人再次望见巍峨的长安城时,匍匐在地、长跪不起。” . “他们的生命,早已和西北苍凉、辽阔、坚实的自然风貌融为了一体。茫茫苍生的盛衰枯荣,在莫理循的镜头中,凝结成历史瞬间的永恒影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5612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