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蒲松龄的《促织》: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

颜威说历史2024-06-04 16:55:38  111

《促织》

《促织》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最具著名的代表作。故事很简单,说的是明朝朱瞻基当皇帝的时候,朱瞻基是朱棣的孙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他特别喜欢蟋蟀,号称“蟋蟀天子”。

正因为皇帝有这个喜好,官吏们为了能够得到赏识,“媚上官”,结果每一位下级官员都需要借助进献善斗的蟋蟀而讨好上级官员,能够提供优质蟋蟀便是为官的最大政绩,如此便搭建起一个由下而上的“奉承链”,一直通到最高统治者皇帝。

如果在产蟋蟀的地方当官,那自然前途无量,因为一旦进献了皇帝喜欢的蟋蟀,皇帝一句话的时候,分分钟就能升官发财。但如果不产蟋蟀呢?也能升官发财。当时华阴县本来不产蟋蟀,但当时的华阴县令不知道在哪弄了一只蟋蟀进贡上去,结果这头蟋蟀能征善战,深得皇帝欢心。于是,皇帝下诏责令华阴年年进贡。

华阴本来不产蟋蟀的,怎么可能年年进贡,但是上面要求下来了。华阴县令当然不敢拒绝。所以他只能把任务往下分配,最后落到了县里成名的身上。

这就是一级级往下,上级把任务分配下级,下级继续分配给下级,压力一层层传导,最后一直传导到老百姓的头上。

成名为了完成任务,弄得是倾家荡产,他根本抓不到蟋蟀,买也不买不到,抓也抓不到,最后只能被打。后来在巫师的帮助下,成名终于找到了一只大蟋蟀。但还没有来得及进贡,却被自己的儿子拿来玩。

结果儿子把蟋蟀玩死了,看到死了的蟋蟀,全家人脸色苍白,大惊失色。他们顿时感觉大祸临头,天一下子塌了下来。为什么呢?因为没了蟋蟀就交不了差,交不了差将面临是什么样的惩罚?不得而知。但肯定是全家人无法想象的,也不敢想象,根本无法承受这个灭顶之灾。

全家人只好拿自己的儿子出气,结果儿子受不了,不知道怎么办,投井而亡。一只蟋蟀已经把自己儿子的性命夺去。全家人都沉浸在悲痛的氛围中,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办?

好歹去世的儿子显灵了,化作了蟋蟀,而且硕大无比。成名赶紧将儿子显灵化作的蟋蟀敬献了上去,果然得到了皇帝的欢心。成名一家一夜暴富、一步登天。

蒲松龄的《促织》真的相当经典,讽刺意味十足。将专制社会那种权力垄断,“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演绎到了极致。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整个国家完全是围绕一个人在转。皇帝喜欢什么,下面的人就加倍去讨好。而且还要层层传递,为了完成讨好上级,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下面的官吏是层层施压,最后还是老百姓来负责。

而老百姓承受不起的时候,只能家破人亡,所以说,一件事对于皇帝来说,可能是轻描淡写,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天大的灾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

《管子·法法》:“上好勇,则民轻死;上好仁,则民轻财。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

上级有什么喜好,下级或百姓就更加喜好,整个社会上行下效。上面好勇斗,民众必然把生命看的一文不值,社会戾气很重。如果上面奉行仁德,则整个社会风气自然把钱财看得很轻。总之,上面的喜好,下面就会更加去效仿、模仿,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

何以如此?

因为社会的专制,权力的垄断。只要权力是垄断的,那整个社会必然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围绕一个人转。

权力的垄断导致整个社会所有权力都垄断到君主一个人手上,君主通过自上而下层层任命的方式来完成权力的确定和行使,这就决定了权力来源于君主,上级,而非人民。

官吏们为了能够得到任命升迁,必然是投上级所好,伺候好上级,围绕在上级身边,而不是人民身边,因为人民也没有权力任命我,升迁我,他们又何必在人民身上浪费时间呢?以此类推,整个社会就自然围绕在一个权力中心的——君主的周围了。

这就是我们看到了的社会围绕一个人转,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君主的赏识和栽培呢?自然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而且下级还会主动、刻意去模仿上级,也获得他们的认同和赞赏。民众也会去模仿官吏,最后整个社会都是如此。

本文参考文献: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5369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