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名英法联军攻陷北京, 曾国藩坐拥精兵12万, 为何却见死不救?

小遇说历史2024-03-12 10:00:57  130

清朝末年,一场震惊中外的战争在北京城上演。

那是1860年,英法联军以雷霆万钧之势进攻中国,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最终,他们攻陷了北京,迫使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而在这国家危难之际,南方却有一位手握重兵的将领选择了按兵不动,他就是湘军主帅曾国藩。

当时,曾国藩坐拥12万精兵,是清朝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然而,他却选择了不去救援北京,这究竟是为何?难道他真的见死不救,眼睁睁地看着国家沦陷、百姓遭殃吗?

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得从战争的始末说起。

1860年,英法两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的军队从广州一路北上,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清朝的军队根本无力抵抗,节节败退。最终,英法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并一路杀向北京。

当时,北京城的守军人数不足,装备落后,根本无法与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相抗衡。尽管守军将士奋勇抵抗,但最终还是没能挡住敌人的进攻。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皇帝带着一批大臣仓皇逃往热河。

而在这个时候,南方的曾国藩却手握重兵。他的湘军是清朝当时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人数多达12万。然而,当清廷的求援信送到他手中时,他却犹豫了。

曾国藩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他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命运。他清楚地认识到,一旦湘军北上救援,很可能会陷入与太平军和英法联军的两线作战中。这样的风险是他所不愿承受的。

更重要的是,曾国藩对湘军的控制欲极强。他一手创建的这支军队,不仅是他实现个人抱负的工具,更是他政治生涯的根基。他害怕一旦湘军北上,会被清廷或其他将领吞并,从而失去对这支军队的控制。因此,当清廷命令他派出3000精兵北上救援时,他选择了拒绝。

据说,当时清廷的求援信是由一位信使冒着生命危险送到曾国藩手中的。信使跪在曾国藩面前,声泪俱下地请求他出兵救援京城。然而,曾国藩却面无表情地看完了信件,然后冷冷地说了一句:“我自有主张。”

这句话让信使感到绝望和愤怒,他指责曾国藩见死不救、忘恩负义。然而,曾国藩却没有动怒,他只是淡淡地说:“你回去告诉皇上,我曾国藩一定会办好自己分内之事。”

那么,曾国藩所谓的“分内之事”是什么呢?那就是剿灭太平军,稳固自己在南方的势力范围。在他看来,这才是他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至于救援京城,那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当然,曾国藩的选择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他作为清朝的臣子,理应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但事实上,曾国藩的选择更多的是出于个人和集团的利益考量。他并不是一个无私的英雄,也不是一个冷血的刽子手。他只是一个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做出自己选择的普通人。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在选择不救援京城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当。他继续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为清朝的稳定和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他还积极推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遗憾和争议。尽管曾国藩在南方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和卓越的贡献;但他在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时的选择却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争议点之一。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见死不救的懦夫;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战略家。但无论如何评价他的这一选择;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不应该简单地将他贴上标签或进行片面的评判。

总的来说,曾国藩在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时选择按兵不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对湘军的控制欲和对战局的清醒认识;也有对个人和集团利益的考量。

这样的选择虽然使他避免了与英法联军直接交锋的风险;但也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争议和遗憾。无论如何评价他的这一选择;我们都应该从中汲取历史的教训;认识到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535.html
0
最新回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