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在广州举办。
本次活动以“穿越磨刀山探寻岭南源”为主题,聚焦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重大项目,展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了以数字技术复原远古“磨刀山人”的《穿越磨刀山》纪录片,并邀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前四期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赵辉,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原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王幼平等权威专家进行发言,对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阶段性成果进行点评,为工程未来的深入实施提出了意见建议。
活动上传来消息,2023年是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启动实施的首个年度,主要围绕项目方案完善与“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立项、课题性考古调查、主动性考古发掘、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最新的田野考古与研究成果,为推动实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奠定了扎实基础。
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启动于2023年,旨在推动广东重要考古课题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廓清中华文明中岭南历史地位以及独特历史发展脉络。
该项目实施时间为2023年至2035年,主要研究内容为岭南旧石器文化与远古人类演化、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岭南地区文明化进程三个重大课题,研究时间跨度为旧石器时代早期至西汉南越国时期。
活动现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锁强对阶段性工作进展与成果进行汇报。《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于2023年10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同时,经协商后确定由广东省牵头,联合周边六省(区)申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岭南地区文明化进程”重大项目,推动早期岭南探源工程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接轨。
2023年在磨刀山遗址周边南江流域开展新一期的考古调查,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处,其中还包括洞穴类型遗址及动物化石地点。十年来,在南江流域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130余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进一步确认南江流域是目前省内唯一具备系统开展广东最早先民及其文化研究可行性的区域。2023年的新发现为探寻更丰富的远古人类与文化遗存、更好地复原岭南远古环境与社会提供了重要新线索。
英德岩山寨遗址的考古成果,清楚反映了最迟在距今5000年左右岭南社会开始加速分化,出现岭南地区最早的复杂社会,实证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古国时代”,岭南已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展了对于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时空格局的认识。此外,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的考古发掘项目也取得重要收获,如从化狮象遗址和深汕合作区白田山遗址。
在多个项目与高校、省外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工作,包括年代学、古人类学、古DNA、植物考古、环境考古、数字化等方面,通过最新的研究理念与技术获取复原早期岭南社会的丰富信息,以科技创新应用于重大课题研究,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深入实施明确了工作方向。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主办,云浮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云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广东省博物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云浮融媒(集团)协办,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联合协办。
文|记者文艺朱绍杰周欣怡通讯员粤文旅宣
图|记者梁喻潘俊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5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