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的联盟与背叛,南宋为何联手蒙古灭金国,不知道唇亡齿寒吗?历史上的每一次联盟与背叛,都不是简单的黑白对立,它们背后往往藏着深不可测的战略考量。比如南宋为何选择与蒙古联手灭金?这看似自掘坟墓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怎样的无奈与深谋远虑?在1118年,宋徽宗高调发起的“海上之盟”成功率领金军灭了辽国,却也为后来的靖康之耻埋下了伏笔。百余年后,南宋在金国力量衰败时,又一次选择了外援,这次是蒙古。这是不是又一次政治上的短视,还是另有隐情?
自从北宋被金国给灭了之后,南宋这边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自己也跟北宋一样,被人家给端了盘洗净。金国那边势力强大,南宋这小小的江南地界哪是对手。不过,转念一想,这金国虽然强,但也不是铁打的,他们还有个更强的邻居——蒙古。
蒙古,正是铁木真大展宏图的时候。1211年,蒙古铁骑开始对金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一时间金国东奔西跑,哭爹喊娘。这可把南宋给看乐了,内心或许还有点幸灾乐祸。毕竟,金国的强大一直是南宋的噩梦。但南宋的朝廷里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知道,如果金国真的被蒙古给打趴了,那接下来轮到自己怎么办?所以,他们开始琢磨,怎么能在这乱世中找到生存之道。
南宋的一些聪明人开始打起了小算盘,想着能不能用蒙古来制衡金国,反正目的都一样,都想让金国玩完,咱们何不搭个便车?于是,南宋开始跟蒙古打起了小交道,暗地里给蒙古提供一些支持,希望蒙古能快点把金国给灭了。
但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蒙古的铁骑确实厉害,可金国也不是吃素的。金国的军队虽然连败,但还撑着一口气,没那么容易就倒下。特别是1214年,金国为了保命,不得不从燕京撤到南京(今天的开封),这一撤,等于是把北方的大片土地都空出来,这让蒙古得以趁虚而入。
南宋这边看着金国节节败退,心里那个乐呵啊,但同时也提着一颗心,生怕蒙古一刀未到,金国就已经倒了。所以,南宋的策略开始慢慢变味,从单纯的坐山观虎斗,变成了积极的插一脚,希望在这场混战中分一杯羹。
南宋的这种策略,看似聪明,实则危险。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蒙古如果真的打败了金国,那么接下来最大的威胁就将直指南宋。这不就是把狼引入家门吗?但话说回来,那个时候的南宋,哪还有别的选择呢?金国的压力已经让他们喘不过气来,蒙古虽然强大,但至少还有和解的余地,不是吗?
这种种复杂的情绪和战略考量,在南宋朝廷内部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的大臣主张强硬对抗,认为联合蒙古只会是引狼入室;而有的大臣则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至少能在两强之间找到一条生路。
1234年,蒙古和南宋终于联手攻下了金国的最后堡垒,金国正式灭亡。这一刻,南宋的人民或许应该感到欣慰,毕竟多年的心腹之患终于除去了。但是,欢呼声中,潜藏的忧虑也随之而来。他们忽然发现,曾经的敌人虽然倒下了,但新的威胁已经站在了眼前——那就是蒙古。
南宋的忧虑不是多余的。金国一倒,蒙古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南宋。蒙古的铁骑开始向南宋边境聚集,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对于南宋这次选择是否正确,成了历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
他们既想借助蒙古的力量来消灭金国,又害怕蒙古之后对自己构成威胁。这种两难的局面,让南宋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不过,这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复杂,以及国家之间博弈的深刻性。
南宋与蒙古联手灭金的历史事件,是一次简单的军事合作,更是一次深刻的战略选择。这种选择背后包含的是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预测,以及对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考量。虽然最终南宋成为了蒙古的下一个目标,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南宋的选择也许是在所难免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4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