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同他的夫人,今天上午乘专机抵达北京。”
这位曾经在抗战战场上挥斥方遒的抗日名将,在国民政府内部和老蒋斗智斗勇几十年,之后又逃至桂林,辗转香港,奔赴美国,直到1965年克服重重苦难,才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故乡。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也十分重视李宗仁的回国,进行亲自接见,可这时的李宗仁,却向主席表示想要出任人大副委员长这一职位。
但毛主席却没有同意这个要求,给出的三个理由,让李宗仁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更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主席的高瞻远瞩。
李宗仁晚年为何想要回国?面对他的申请,主席又给出了怎样的理由?
抗战名将,誓死保家卫国
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不能一概论其功与过,就拿李宗仁来说,他为中华民族的抗战做出突出卓越的贡献,但在内战时期又开始大搞权力斗争,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但也同样十分复杂。
从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前,我国社会状况就已经颇为混乱,各地区军阀派系林立,明争暗斗,硝烟四起,人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而作为强势崛起的新桂系军阀首脑人物,李宗仁深切地感受到了时代之乱。
直到蒋介石问鼎国民党一把手的位置,李宗仁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也从这一刻开始埋下了种子,听到蒋介石想要统一全国的主张,李宗仁不屑一顾,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蒋介石想要实现个人独裁的幌子罢了。
九一八事变爆发,举国震惊,可这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日趋腐化,可蒋介石仍执迷不悟,这种局面或许也是李宗仁形成抗战精神 的诱因。
1931年9月27日,李宗仁在广西通电全国,发出“抗日救国”呼吁,“国联不可靠,要恢复失地,只有靠中国自己的力量。”
民族矛盾空前危机,而李宗仁抗日救国的主张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可不成想在这时,蒋介石却提出另外一种主张——“攘外必先安内”。
李宗仁对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感到万念俱灰,他不再打算顾及蒋介石的颜面,于是臣子国民党召开五大之际,李宗仁再次致电大会,发出“仅恃和平政策,能否挽救危亡,舍弃自卫图存,能否又有出路”的质问。
蒋介石自知理亏,因此并未给予回应。
抗战全面爆发之前,李宗仁已经在广西大帝大力推进抗日救亡运动,甚至想要向其他地区进行辐射,将广大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组织起来,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之中。
随着“两广事变”的爆发,李宗仁终于达到了“逼蒋抗日”的目的,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李宗仁的指挥下,部队就在广西境内足迹了四个抗日力量,可谓兵贵神速。
而最让李宗仁久久不能忘怀的,莫过于台儿庄大捷。
在日军师团侵占腾县之后,嚣张至极,这让李宗仁察觉到了一丝机会,孤军深入乃兵家大忌,但这个时候得意忘形的日军会不会犯下重大错误。
1938年3月19日汤恩伯率领第81军先行抵达徐州,但如今腾县失守已经无法挽回,于是只能等待孙连仲的增援部队。
等到李宗仁同孙连仲见面之后,立刻派遣其前往台儿庄构建防御工事,在李宗仁看来,只有诱敌深入,或许才能够实现一举歼灭。
日寇调集四万兵马,黑压压一片向台儿庄地区袭来,紧随其后的几十辆坦克和天上轰鸣作业的战斗机,强悍军事实力给了日军充足的底气,在他们看来,拿下台儿庄似乎势在必得。
汤恩伯率部队避其锋芒,陆续退回山区,日军果然不出李宗仁所料,将汤恩伯军队直至不过,集中火力直扑台儿庄。
3月23日,台儿庄战役正式打响,次日凌晨,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坚固的防御工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日军七十多小时的持续进攻,让坚固的防御工事几乎销毁殆尽,可将士们绝对不会向日寇认输,在台儿庄内部同日军展开巷战。
持续大小规模的战斗让孙连仲部队死伤惨重,看着将士们一个个倒下,孙连仲坐不住了,于是紧急致电李宗仁,但李宗仁在此刻并未因日军的丧心病狂而丧失理智,于是下令让孙连仲率部队死守等待救援。
与此同时,虽然汤恩伯再三推阻救援,但在李宗仁的强烈要求下,最终还是率领部队抵达台儿庄。
4月6日,李宗仁抵达台儿庄郊外,亲自指挥歼灭大战,最终歼敌一万余人,获得台儿庄大捷。
此战让李宗仁又一次名声大噪,凭借台儿庄大捷,李宗仁迎来了自己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
划江而治,南柯一梦
直到1949年,李宗仁似乎才走上了国民党的权力中心,一举成为中华民国代总统,掌管国民党大权。
但此时的国民党早就大势已去,因此李宗仁便将美国的援助看成能够使“奄奄一息病人活过来的药物”。
可不久之后他却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那个下野的蒋介石早就为他的离开做足了准备。
这让李宗仁恍然大悟,原来蒋介石的下野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而荣升为代总统的自己,不过成了蒋介石的挡箭牌。
李宗仁并不打算就此放弃,他已经想好了对策,首先就要稳定住当下的局势,随后便和我党展开了谈判,提出了划江而治的美梦,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又怎会让李宗仁胡作非为呢?
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曾有类似的例子,但是以史为鉴如今的中国更不能答应所谓的“划江而治”。所以在李宗仁提出这一想法时,我方在第一时间就予以了拒绝。
但是,我党从未放弃过这位优秀的将领,可此时的李宗仁仍旧没能从美梦中醒来,在他看来,此时的国民党仍旧能够靠着长江的天险坚守住长江以南的地区。
1949年4月20日,在轰隆隆的炮声中,百万雄师过长江,在23日占领南京。直到这一刻,李宗仁才意识到自己错的实在彻底。
解放战争结束后,不愿意去往台湾的李宗仁到处辗转,但最后又去往了美国,这一住就是几十年。
如梦初醒,叶落归根
此时新中国的强势崛起,却让李宗仁内心深处的归乡种子不断生根发芽,特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在朝鲜战场上击败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之后,这种想法在李宗仁的内心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涟漪。
随着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以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让李宗仁对中国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与憧憬,在同朋友的交流当中,李宗仁难以掩盖内心之喜悦。
“如今中国有了原子弹,这是多么巨大的飞跃!我们统治国家这么多年,却连个自行车都造不出来,科学生产领域可谓一败涂地。”
1965年7月17日,李宗仁终于克服了层层阻碍,乘坐专机抵达广州,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
九天之后,毛主席在中南开宴请了李宗仁夫妇和程思远,持续四个多小时的交流的过程中,毛主席询问李宗仁此番回国有何打算,这时的李宗仁表示想要出任人大副委员长,但毛主席却没有认同这一想法。
这让李宗仁心中颇为不解,但听了主席一番解释之后,众人才明白伟人用心之良苦。
首先,李宗仁在过去国民党中的地位并不一般,而他想要担任的这个职务,曾经都由他的过去的下属担任过,所以前后的差别实在悬殊,恐怕不妥。
其次,毛主席认为李宗仁若是不担任政府职务,反而能够向台湾地区人士进行正面辐射作用,何出此言?
要知道,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陆和台湾都处于剑拔弩张的态势,但两岸同根共祖,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统一是大势所趋。
而李宗仁不担任我们党的官职,反而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最后,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也希望能够通过李宗仁回国这件事,向台湾地区的国民党众多官员表明我们的诚意,只要浪子回头,清楚地认识到当下的局势,想要回到大陆,中央就会敞开大门热切欢迎。
结语
毛主席的三个原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李宗仁恍然大悟,自己想要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不一定要担任政府官职。
此时的李宗仁年事已高,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抗日名将,如今也被积累下来的新伤旧伤折磨得夜不能寐,毛主席考虑到其身体状况,并且结合李宗仁回国一事进行仔细考量,最终得到了李宗仁的钦佩。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4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