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民而言,1949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但对于将领而言,1955年是值得庆祝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国家举行了授衔仪式。
授予一个战士军衔,这对于他们而言是能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是国家和军队对他们的认可,当然也是一个家族的荣耀。
从国家给他们授衔开始,就意味着解放军开始走向现代化和正规化,要知道在此之前,我国是没有军衔这一说法的。
我国刚开始之所以不评军衔,是为了能够让官兵相处融洽,有利于打造人民军队的凝聚力,实际上我们实施得一直不错。
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军衔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毕竟没有上下级之分,不同将领的和部队的行政效率有着天壤之别。
举个例子说明,假设一个解放军指战员刚调动到新部队,对于上下级关系不清楚,这样他就不知道该去找谁。
再者就是一个部队有好多部门,而一个部门就有一个关系,如此便显得很乱,短时间内很难能搞清楚。
建国后,针对这一问题,罗荣桓提出搞军衔制度,朱老总当即表示赞成,虽然我国很多将领对于军衔不在乎,但我国需要与别国建交,就需要这些。
在与别国建交的时候,对方会从接待人的身份来断定我们对他的重视度,因此这项工作必须实施起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工作的评定是非常艰难的意见事情,一些同志认为给自己授衔高了,也有人认为自己的军衔低了。
当时的负责人是彭老总,在询问众人意见的时候,有一些人主动要求低授一级军衔,包括徐向前、罗荣桓、徐海东、许光达等人。
但也有人认为自己的军衔低了,甚至后来拒绝穿本该授衔的军衔,那么这位将领究竟是谁呢?
在1955年,中央军委开始对全军干部进行考察,而杨宗胜将军预估自己应该至少评一个中将,他认为以自己的资质是足够的。
杨宗胜将军确实是一位老红军战士,而且革命资历深厚,在战争年代立下了不少战功,能够评上军衔是理所应当的。
但到了公布结果的这一天,杨宗胜将军评了一个少将,原本这就够让他生气的,而到了正式授衔的前几天,他的军衔又被降级为大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回顾一下杨宗胜将军的经历。
在抗日战争时期,杨宗胜担任供给官,负责为部队筹措粮草、经费等等,因为他打理得很好,得到了贺老总的赏识,称他是革命队伍的“大管家”。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杨宗胜将军在西北任职,仍旧负责供给工作,虽然这一带土壤贫瘠、物产较少,但杨宗胜将军还是能分配均匀。
全国解放后,杨宗胜将军被留在西南军区工作,依旧负责后勤工作,就这样到了1955年授衔,杨宗胜将军认为不公平。
当杨宗胜将军得知自己由少将的时候,曾打电话给老战友,他狠狠地发了一通牢骚,但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他便也接受了。
但后来军委突然再度对他进行降衔,将他列入大校名单中,杨宗胜将军这下可忍不住了,便直接写信给中央军委表示抗议。
但杨宗胜将军并没有收到回复,后来杨宗胜将军决定不出席军衔授予仪式,还拒绝穿着新式军礼服接受检阅。
随着社会的传言,说之所以降级是因为当年杨宗胜将军包庇了一个救过他命的地主,但这也是传言,至于真相谁都不知道。
1981年,杨宗胜将军因为心脏病发抢救无效去世,时年七十五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4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