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刘典科工力量]
在中国,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持续攀升,庞大的用户群体不仅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为苹果AppStore创造了巨大的盈利空间。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苹果税”。
所谓“苹果税”,即苹果公司针对在AppStore内发生的数字商品和服务交易所收取的15%~30%佣金,但从本质上看,它仍属于一种商业契约的约定条款,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税收。这一做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苹果公司的稳定收益,可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众多开发者和消费者的不满与质疑。
尤其是目前,中国“苹果税”30%的抽成比例为全球最高档位,与之相比,欧盟、日韩等国家的费率均低于中国的收费标准。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Sensortower分析,中国“苹果税”在2023年贡献超过了400亿元,如果未来五年该佣金率保持不变,中国市场将累计“缴税”超过2800亿元。
就在近日,中国首例由消费者针对“苹果税”发起的反垄断诉讼一审迎来正式宣判。2021年1月,因不满苹果对“应用内购买”收取的30%的佣金,苹果手机消费者金某于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苹果公司及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提起诉讼,声称苹果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消费者和开发者造成了不公平的影响。
虽然一审原告败诉,但判决结果也有一定突破:一是相关市场界定,二是市场支配地位认定。
界定相关市场范围是首要前提。在此前的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各司法辖区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别。比如,EpicGames败诉苹果的案子中,法官最终认为Epic和苹果的相关竞争市场应该是“全球移动游戏交易市场”,苹果2018-2020年的市场份额大约在52%-57%之间波动,不足以构成垄断。按照美国反垄断判例,市占率不得低于65%,而我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是50%。
本起案件中,考虑到原告是使用iOS系统的普通消费者,法院认为不需要根据APP划分细分市场,可以认定相关商品市场为iOS应用交易平台,苹果的市场占有率是100%。在相关市场界定问题解决后,认定市场支配地位是第二步。此次法院认定苹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被业界视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尽管在判决的最后一步,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上,法院没有给予支持。但如前所述,在相关市场界定、以及苹果确有市场支配地位认定上的突破,已是重要进展。
对于一审结果,原告代理方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琼飞表示,尊重法院的判决,但仍坚持认为苹果公司在中国征收全球最高的“苹果税”,且不开放第三方支付和第三方下载渠道的做法,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后续将就本案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
这一案件的成功立案和审理,标志着中国法律界对于“苹果税”问题的关注与审视正在逐步加强,也为众多受到“苹果税”困扰的开发者和消费者提供了维权的勇气与信心。未来有望出台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一市场行为。
不仅在中国,近年来苹果公司在欧盟、美国、日韩等地也遭到了政府起诉或调查。特别是在2021年,韩国针对电信业务法进行了一系列修正案的实施,这些修正案明确规定,禁止手机软件市场运营商向软件开发商强制推行自家的支付系统,并赋予政府权力,以防范用户损失、保障用户权益等理由对应用市场运营商进行深入调查。
2024年3月,欧盟委员会也宣布了对苹果公司的重磅罚款决定,罚款金额高达18.4亿欧元。这一处罚的原因在于苹果公司被指控非法阻挠应用开发者在其官方应用商店之外,向用户传达关于替代和更经济实惠的音乐订阅服务的信息。这一行为被认为是对市场竞争的干扰,违反了欧盟的相关法规。
对于众多应用程序开发者而言,高昂的“苹果税”会加重开发者们的运营成本,这让一些小型的开发者团队或个人开发者深感压力。他们通常资金有限,面对苹果公司如此高的佣金比率,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这种压力不仅会导致他们的资金链紧张,还可能限制他们对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的投资能力。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又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截止到2023年底,中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已经达到了265万款左右。
具体来说,开发者在开发优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然而,在苹果平台上,他们还需要额外承担高额的平台费用。这使得许多开发者在权衡利弊之后,不得不选择降低产品质量或者减少功能,以降低成本。这无疑会对用户体验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应用的口碑和市场表现。此外,高昂的“苹果税”还可能抑制创新活力。由于成本压力巨大,许多开发者可能会放弃尝试新的技术或创新模式,转而选择保守的开发策略。这不仅会导致市场上的应用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新意,还会让用户在选择应用时感到乏味和厌倦。
而“苹果税”的影响并非仅限于开发者,最终的成本往往通过各种方式转嫁给了消费者。仅2023年,中国的应用商店用户支出就高达520.6亿美元,应用下载量更是达到了1134.1亿次,足以说明中国消费者对数字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旺盛。
然而,高昂的“苹果税”使开发者为了维持利润率,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高昂的成本。其中,最常见的方式便是调高应用内购买的价格。这意味着,消费者在享受服务时需要支付更高的费用。例如,一款原本售价为10元的应用,在苹果平台上可能需要支付13元甚至更高。这种间接增加的消费成本,无疑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一种额外的负担,降低了其在数字产品和服务上的购买力。
此外,由于缺乏透明度,许多消费者可能并未意识到这部分额外开销的存在。这是由于苹果应用商店的收费机制相对隐蔽,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应用或服务时,往往只关注到最终的价格,而忽略了其中包含的额外费用。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复杂性,使得消费者难以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从市场竞争的视角来看,“苹果税”的存在对市场公平竞争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2008年的一次访谈中,乔布斯揭示了他构建AppStore的核心初衷,那就是“保护iPhone的完整性和用户体验的纯粹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苹果精心打造了一套相对“封闭”的生态体系:开发者必须严格遵循苹果制定的开发标准,并且必须通过苹果官方渠道进行应用的销售与推广,同时还要按照苹果的分成模式进行利润分配。
苹果公司对AppStore的绝对控制,以及强制使用其支付系统的做法,被社会各界广泛批评为阻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尽管苹果公司坚称其佣金结构是合理的,并认为这是维持其高质量服务平台所必需的开支,然而,其他支付平台和金融服务提供商却难以在这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不仅极大地限制了支付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剥夺了消费者自由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对市场的竞争性和多样性造成了不良影响。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体系中,竞争是推动创新、提升服务质量、降低价格的关键因素。而“苹果税”及其所代表的市场壁垒,无疑是对这一原则的违背,长期来看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尤其在当前苹果的创新能力有所减缓的背景下,过度依赖AppStore的市场支配地位来获取高额利润,更是一种短视行为。这种做法不仅难以获得中国消费者的长久支持,更可能对其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事实上,从政府层面来看,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近年来,官方陆续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意见,旨在鼓励电商平台优化其收费模式,以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对此,中国的平台企业积极响应,通过制定更为透明且合理的佣金比例,为整个产业生态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此外,从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长远视角看,如何合理调整平台佣金结构,使之既能保障平台运营商的正当利益,又能激发更广泛创新生态的发展,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然而,在观察国际科技巨头苹果的表现时,我们不难发现其“区别对待”的问题。面对美国、欧盟、韩国等国的调查和监管压力,苹果选择下调其所谓的“苹果税”税率。AppStore美国地区的苹果抽成比例从之前的30%(小企业15%)降至27%(小企业12%),在欧盟地区的抽佣从30%(标准企业)和15%(小型企业)下调至17%和10%,在韩国也将佣金率下调至了26%。
反观在中国市场,苹果却仍旧坚持采用最高税率。一年的“苹果税”在中国的收入可高达400亿,已是全球最高标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跨国企业在不同地区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本属正常商业行为,然而,当这种差异涉及到不公平的费用负担时,便极易引发公众的不满情绪,这一举措恐怕难以得到中国消费者和开发者的普遍认同。
而从社会层面来看,起诉“苹果税”这一事件,则反映了消费者对苹果市场支配地位、交易透明度、以及“苹果税”这一特定收费机制的质疑,展现了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对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重视。这次案件虽然以原告败诉告一段落,但却获得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这也整体上提高了公众对“苹果税”问题的认知度。未来,针对高额的“苹果税”,相信中国消费者和开发者还将继续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应当看到,虽然苹果公司作为行业领头羊,有着自身的商业利益考量,但我们也希望其能更加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苹果应积极考虑降低佣金比例,为开发者和消费者提供更加公平的环境和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这样不仅能维护苹果在消费者和开发者心中的形象,也将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繁荣发展。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3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