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辣妹子, 把中国火锅店开遍全球

最华人2024-06-02 13:25:15  96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听过这句调侃。

火锅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食物之一,代表着团聚和欢乐,再多的糟心事在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面前都能得到缓解。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人们喜欢火锅,国内的火锅店卷起来也是真得狠。

就拿重庆来说,仅这一座城市,火锅店加起来就有3.2万家,相关从业人员几十万,竞争相当惨烈。

于是有个重庆妹子琢磨,要是把火锅店开到海外,怎么样?

说干就干。一开始,她的火锅店面向的主要是华人,致力于让海外华人有机会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味蕾被调动起来,来店里吃饭的外国面孔已经超过了7成。

她说,就像小时候母亲培养了我们的饮食习惯,我也在努力培养很多外国人的饮食习惯。

她叫刘梅,她的火锅店叫“刘一手”。

●刘梅

截至目前,刘一手火锅已在全球开设了1500多家门店,遍布美国、阿联酋迪拜、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超30亿元,获评“中国十大火锅品牌”。

刘梅的目标也从让华人吃到家乡味,变成了把中国美食、中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曾经的刘梅只是个农村姑娘,就连“刘一手”这个名字,都源于一个悲伤的故事。

她始终坚信,火锅是熬出来的,人生也是熬出来的,越“熬”越精彩。

开店初衷:帮哥哥重拾自信

“刘一手”三个字起源于刘梅的哥哥刘松,1994年的一场车祸,让刘松失去了左手。

那时的刘梅22岁,在北京一家机械模具厂当业务员,听闻噩耗后,她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

兄妹俩感情从小就很好,眼见哥哥意志消沉,刘梅心里很难过。

●刘松

为了帮哥哥走出困境,刘梅索性辞掉工作,和哥哥一起在重庆石桥铺开了家饭馆。

“哥哥残疾了,我就是家里的老大。为了这个家,为了爸爸妈妈,我一定得加倍努力。”

饭馆不大,20来平米、10来张桌子,早上卖包子、稀饭,中午卖炒菜、送盒饭,晚上卖火锅。

他们生意做得实在,包子个大馅足,稀饭免费赠送,吸引了不少顾客。

生意的红火,让刘松渐渐重拾了信心,兄妹俩一商量,决定扩大规模,开一家火锅店。

于是,他们在离饭馆不远的地方,租下了一间门店,有100来平米。

开店前期投入巨大,兄妹俩没多少钱,为了省钱,他们曾半夜跑到建材市场,从垃圾堆里捡别人不要的瓷砖来铺墙面。

他们想给店铺起个高大上的名字,却迟迟想不出合适的,后来刘梅琢磨,不如把真实情况告诉大家,就叫“刘一手”,而且与“留一手”谐音,方便好记。

就这样,2000年底,第一家刘一手火锅店开业了。

由于是新店,很长一段时间店里顾客都少得可怜,后来好不容易有了点起色,又赶上过年,生意愈发冷清。

餐饮业流传着一句话,叫“神仙难过二三月”,意思是二三月赶上年节,家家户户囤了不少大鱼大肉,下馆子的自然就少了。

周围人半开玩笑地跟刘梅讲,你的店开不过3个月。

刘梅表面没说什么,心里却暗暗较上了劲:我偏要开3个多月,甚至3年!

那时大概没人会想到,这家冷冷清清的火锅店,日后会火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最大的餐饮连锁集团之一。

靠技巧赢得第一个加盟店

为了让火锅店活下来,刘梅每天站在店门口充当迎宾,招呼着过路的行人进来吃饭。

刘松则每天扎在后厨,起早贪黑地配料炒料,努力研究火锅配方。

他们坚持着当年卖包子时的诚信实在,即使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也坚持使用新鲜食材、足量供应。

一来二去,回头客多了起来,名声也渐渐传开了。

两个月后,顾客已从饭点时的两三桌,增加到了十几桌,店里终于有了人气。

回忆起那段日子,刘梅至今仍无限感慨:

“那时真的没有什么宣传手段,靠得纯粹就是味道好、分量足、食材新鲜。”

味道好、分量足、食材新鲜,这“三大要诀”成了兄妹俩致胜的关键,他们靠着这些诀窍,把火锅店慢慢经营起来,生意日益红火。

2001年,刘梅考虑以重庆为核心,到更多的地区开拓市场。

她来到四川华蓥(yíng),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看到相隔不远有两家火锅店。

一家生意火爆、宾客满座,另一家却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大概会选择那家生意火爆的店,尝尝到底是什么味道。

刘梅却反其道而行,走进了那家生意不好的门店。

她点了个锅,一边吃一边四处观察,很快就知道了这家店生意不好的原因。

但她没有上赶着告诉老板,而是掏出一张刘一手火锅店的餐巾纸递给老板,告诉对方自己也是开火锅店的。

“如果感兴趣可以来重庆找我,我可以帮你把店开好。”

没想到,还没等刘梅回到重庆,老板第二天就急匆匆找到了她下榻的住处,向她虚心取经。

刘梅这才给老板详细指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店内灯光发白、火锅店要用暖光增加食欲、没有锅气、锅底味道不好、菜品不新鲜等等。

刘梅以极强的专业性,说得老板心服口服,在刘梅的指点下,老板用了10天筹备重新开业,短短一个月后,生意好得就排起了长队。

刘梅由此在业内一炮而红。

这家店也成了刘一手火锅的第一个加盟店和样板店,吸引着更多的加盟商慕名而来。

凭着良好的口碑和口味,加盟店以每年几十家的增速稳定增长,到2009年,刘一手火锅已在全国拥有加盟店500多家,成为川渝火锅中的佼佼者。

第一家海外门店,和长达5年的官司

随着加盟店的增多,刘梅渐渐意识到自己在管理上的缺陷。

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她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修,还安排公司所有高管去学,后来又让所有的供应商去学。

“进修的目的不仅是自我提高,更是保证同频,降低沟通交流的成本。如果只有我去学,回来后可能我的境界高了,但高管们不理解,安排的事情执行不到位,供应商更不会去配合。”

靠着集体进修深造,刘一手火锅渐入企业发展的正轨。

更重要的是,这种自上而下的高效率沟通,让刘梅有时间腾出手来,去干更多的事。

●刘梅现场演示火锅底料熬制过程

2009年,刘梅到迪拜旅行,了解到这座建在沙漠上的奢华城市,有超过10万名华人在此“淘金”。

她突然冒出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把火锅店开到这里来呢?

一来能让远在异国他乡的同胞们吃到家乡味,二来也能增强“刘一手”的影响力,把品牌推向世界。

“很多外国的餐饮企业在国内赚我们的钱,我们的餐饮也应该走出国门,去赚他们的钱。”

抱着这种最朴素的念头,刘梅开始筹备海外分店。

她是个行动派,从工商注册到商标注册,从签租赁合同到店面规划,她只身一人在迪拜通通搞定。

2010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刘一手火锅第一家海外店正式在迪拜开业,刘梅将一面五星红旗高高挂在店铺门头,心里充满了自豪。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代表的是一个国家。”

●刘一手火锅迪拜店

迪拜店开起来之后,刘梅回到国内,平日里用QQ与店员们沟通,把物料从重庆往迪拜运。

但没多久,她的一腔热情就被兜头泼了盆冷水。

由于缺乏海外开店经验、管理半径过长,且高估了人性,她的店被店员们逐步侵吞,一度丧失了主权。

为了拿回店铺,她一次次飞往迪拜,踏上了长达5年的维权之路。

她几乎跑遍了迪拜的大街小巷,包括警察局、劳工部、法院、乃至大使馆。

她不懂英语和阿拉伯语,只好请翻译协助沟通,再加上机票车票住宿费等,各项开支加起来,维权的成本可能早已超过了店铺本身,但刘梅从没想过放弃。

不蒸馒头争口气,这是她在海外的第一个店,对她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关乎着刘一手未来的海外拓展之路。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漫长的维权之后,刘梅终于夺回了店铺。

这件事给刘梅上了重要的一课,她还专门总结出了一套海外开店的“梅花宝典”,自我调侃“古有葵花宝典、今有梅花宝典”。

她的宝典里有三个关键点:

一是海外开店一定要组建核心管理团队,不能是松散的,因为很多时候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二是要搭建数据平台,能实时掌握海内外各个门店的经营数据,及时进行决策和调整;

三是要打造企业文化。

在刘梅看来,企业文化对凝聚人心非常重要,所以她和团队会定期飞往海外店,去传播中国美食文化、传递刘一手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故事,让海外团队感受到温暖和归属感。

●刘梅与欧洲星级大厨交流

靠着这些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刘梅将刘一手火锅开到了更多的国家,在欧美、日韩、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都有分店。

在她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老外爱上了火锅,爱上了独特的中国味道。

助力残疾人,创办“心”火锅

赚钱的同时,刘梅和哥哥从来没有忘记社会责任。

刘松当年因为残疾,到处找不到工作,没有哪家公司愿意收留他。

兄妹俩深知残疾人的不易,所以在事业稳定后,他们创办了公益火锅品牌——刘一手心火锅。

“正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懂得帮别人撑伞。”

这是国内第一家无声主题火锅,里面的服务员80%以上都是聋哑人。

●图片来源:电影《听说》

起初的时候,很多顾客不理解、甚至排斥,但当了解到背后的故事后,很多人深受触动,开始逐渐理解和接受。

甚至有顾客会专程带着孩子来,到店里做义工。

门店盈利除了用于员工工资和日常运营外,剩下的全部投入到扶持残疾人的公益事业中。

刘梅说,“创办心火锅不光是为了解决残疾人就业,我们也希望用它来传递爱,让爱延续下去,影响到更多的人。”

截至目前,刘一手心火锅已在全国开设了80多家店铺,解决残疾人就业4000余人,帮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刘一手心火锅

2020年疫情爆发,餐饮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刘梅的火锅生意一落千丈。

她咬牙努力扛着,没有裁员,也没有缩减员工工资。

每天一到上班时间,她会组织员工线上打卡,内容包括学习、以及跟家人沟通相处等,鼓励大家不要慌。

这种特殊时期的有序组织,成了刘一手集团员工们的定心丸,让员工们始终有目标、有归属,生活也多了几分底气。

此外,刘梅还捐出了上百万元的款物,并积极联系各家海外分店,为国内输送防疫物资,从法国和迪拜运进了1万只3M医用口罩,在疫情初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今,刘梅已在火锅行业深耕了24年,在全球开设了1500多家门店,除了“刘一手火锅”“刘一手心火锅”之外,还创办了“刘口水耙牛肉火锅”“六十一度火锅”“流口水小面”等多个品牌。

集团连续多年居“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前十,并荣获“中国火锅十大品牌”“中国名火锅”等诸多奖项。

平日里,刘梅除了集团日常的运营管理外,会飞往全球各地,到各分店实地考察运行情况。

看到门店内座无虚席、以至于自己因突然造访而没餐位只能排队时,她会非常欣慰。

她说:“就像当年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时受到大家追捧一样,我希望刘一手也能成为外国人争相追捧的对象。”

一家家或时尚、或简约、或奢华的门店,不仅成为当地的中国火锅网红店,也成了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

一手麻辣,共享全球,她以“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刘一手”为目标,正努力带动中国美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绵长底蕴。

刘梅始终信奉着一句话,火锅是熬出来的,人生也是熬出来的,火锅越熬越香浓,人生也会越熬越精彩。

而现在,这个贫苦出身的农村姑娘,终于“熬”出来了。文/牧龙闲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3595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