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在位十个月就能成为千古仁君,朱高炽的实力远远被人低估了。
说起明朝在位时间最短,但历史评价最高的皇帝,除了朱高炽别无他人。作为明朝史上第二位“常务副皇帝”,他的功绩可不仅仅是在位时间的那点事。
永乐年间,朱棣一大半的时间都花在战争和迁都上,他一离京,朝政大事就都到了朱高炽身上了。朱高炽20年的太子生涯,监国时间就有9年八个月;毫不夸张的说,可能论对朝政的熟悉程度,朱棣还比不上朱高炽呢。
被朱棣嫌弃的一生
史书对他的评价离不开“仁”这个字,作为一名贤德的仁君,他的童年却并不幸福。
朱高炽是徐达长女和朱棣的长子,从一出生就深受朱元璋的喜爱,更是亲自赐名“高炽”。可是爷爷喜欢爹却不疼,朱棣觉得自己这个儿子,一点都不像自己。
他对军事、打仗毫无兴趣,反而是喜欢看书,朱棣的天下是打下来的,所以他肯定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自己一样,马背上打天下,这一点在朱高炽身上并未实现。也正因如此,朱棣最喜欢的是最像他的老二:朱高煦。
除了不爱打仗以外,朱棣最不喜欢朱高炽的一点,就是肥胖。行军打仗的人,哪个不是一身腱子肉,偏偏朱高炽长了一身肥肉。
朱高炽从小身体素质就不强,患有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甚至还有腿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最严重的时候,需要有侍女搀扶才能走路。就是腿疾行动不便的问题,让朱高炽缺少运动,身材走样,越来越胖,再加上他自己不加节制,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别看朱高炽身体不好又肥胖,人家可是靖难之役的大功臣,简单来说的话,没有朱高炽的话,朱棣的皇帝可不见的能当上,就算是当上了,损失肯定也比现在大。
当时朱棣和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抢天下的时候,带着老二老三上战场,留下老大留守北平。由于兵力不足,朱棣只给朱高炽留下了,两三万的士兵,还都是什么老弱病残。
偏偏这个时候李景隆带着50万大军来偷家,三万军队对五十万,朱高炽可以说是毫无胜算,可是人家就是守住了。
他先是趁着天冷将水泼在城墙上,形成一面冰墙,这样敌军就无法爬上城楼,既然进不了城,就只能选择围困,很明显这是一场“持久战”。
白天让敌军无法攻城,晚上还要让他们睡不成觉,就这样,李景隆的军队被搞得又累又困又沮丧,士气衰竭。此时朱棣带领军队赶了回来,将李景隆打了个落花流水,战败而逃。
可以说,这场仗如果没有朱高炽的计谋和胆识,仅凭这三万残军,就算朱棣赶回来也无济于事,城门可能早就被打破了。
太子之位得来不易
靖难之役守城的功劳,并没有增加朱棣对朱高炽的喜爱度。从立太子这件事就能看出来,他心中属意的是朱高煦。可立嫡立长向来都是大明朝的传统。
由于太子人选太难定夺,朱棣选择听从大臣的意见。这就引起了文武对立。因为常年征战,所以武将更看重朱高煦;朱高炽以仁治国,宽厚待下,则更符合文臣对君主的期许,这样也选不出来。
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朱棣找来了解(xiè)缙(jìn)。
解缙自然是认可朱高炽的,无论是出于大明的祖制,还是出于朱高炽的仁义,他都是最好的太子人选,不过并未得到朱棣的认同,然后解缙又说了一句“好圣孙”。目的是告诉朱棣,大明立嫡立长是传统、是祖制,纵使朱棣现在是皇帝,也没有办法违背祖制,就这样朱高炽成为了太子。
虽说立太子一事有了定论,但是朱高煦并未死心,他被封王以后,理应去自己的封地就任,可是朱高煦并不愿意,因为在他看来,只要一去了封地,太子之位就再无可能。
仗着朱棣对他的喜爱,他不断向朱棣诉苦,说什么封地远,舍不得父皇等种种理由,朱棣心疼他,立马收回了命令,让他跟随自己去北方巡视,期间还让朱高煦自己选,想去那个封地就去哪个封地。
朱高煦才不会轻易离开,毕竟皇位未定之前,谁都可能是太子。对于太子之位的觊觎,一直持续到他死。朱高炽继位他不死心,妄图夺位,朱瞻基继位他还是不死心,甚至想效仿他爹,兵变夺位,只不过都失败了。看来朱高煦确实各方面都挺像朱棣的。
公元1424年,朱棣在北征归途病逝,太子朱高炽继位,然而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就暴毙而亡。可就是这十个月,达到了他爷爷和他父亲从未有过的高度,四件大事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四项功绩名垂青史
朱高炽在位时间短,但监国时间长。监国期间仁义治国的理念,就初现端倪。
朱棣即使当了皇帝,也一直在外征战,而永乐年间实行的一些政策:发展农业、手工业,疏通大运河、兴修水利等等,其实都是朱高炽的手笔,永乐盛世太子的功劳最大,不然朱棣就算是想打仗,也没钱供他打啊。
当上皇帝之后,以前太子时期不好实行的指令,就有了充分的权利去实施了。
当初靖难之役时,很多大臣因为拥护建文帝,都被朱棣继位后一一打击了。这些大臣不能说不忠,只不过各为其主。朱允炆确实是朱元璋钦定的储君,而朱棣也确实继位不正。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这些忠臣要么被诛杀要么被流放,下场太过凄惨。
朱高炽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赦免建文帝旧臣,还有那些因为连坐原因被流放的官员家属,为他们平反冤案。对于一些有能力的人,朱高炽也再次给予重任。达到快速拉拢人心的效果。同时他还提出“宽刑平狱”,严禁对犯人滥用肉刑,避免株连。解决了冤假错案的问题。
他的这些做法无疑是在推翻朱棣之前的种种,毕竟这些人都是朱棣打压流放的,很容易就会担上一个不孝的名义,可他明知如此依旧这样做,可见是真正的仁厚,正是因为此举,他在朝野之间的威名更盛。
开国皇帝靠打仗夺天下,而战争过后最要紧的事,就是重建家园,休养生息,改善民生。这件事前几任皇帝都没有做到,但是朱高炽做到了。
朱棣在位的时候,又是征蒙古,又是下西洋,这些大的活动是需要钱的支持的,那钱从哪来呢,自然是百姓那里来,百姓无法承担繁重的赋税,为了逃避税收,只能四处逃亡,流民四起。
因此朱高炽登基之后,立马取消了一系列重大计划和在建工程。轻减赋税,推动农业发展。战争没有了,费时费力费钱的大工程也没有了,百姓生活轻松了,国库自然也就充盈了。国富民强再好不过了。
其次朱高炽选贤举能,提拔了一批有能耐的官员,最著名的就是杨溥、杨士奇、杨荣三人。
另外一个大难题就是改组内阁,作为朝廷中话语权最高的管理机构,内阁的形式其实极其不合理,因为很多内阁成员的官阶并不高,顶多就是四五品而已。
可是让这四五品的官员,去弹劾一二品的大臣,很明显就不管用,且不说这些大臣不会听,就算是听,朝中老臣被品阶低的人弹劾,面子上都过不去,所以无人敢弹劾,无人能改正,时间长了,内阁就形同虚设了。
内阁是朱棣设立的,朱高炽无法去除,那就只能改革,他的方法就是允许“兼职”,那些一二品的大员,也能担任内阁的职务,这样一来,由品阶高的人弹劾,总该有人听从了吧。
若是这些大员都解决不了问题,那就由皇帝出面,做最后的决定,这一做法不仅解决了内阁形同虚设的问题,还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管理。
别看朱高炽重文轻武,但人家只是不主动发起战争,并非不懂防守。毕竟我不打你,也不能让你打了我。
他上位之后,对边境人员进行了调整,选择了一批可靠的人去镇守边境,又在原有总兵官的基础上增加了六个,总数达到七位之多。这样朝廷在向下传达命令时,七位总兵官都能收到,七个人的力量总强过一个人,防守御敌自是更甚从前。
小结
虽然朱棣不喜欢朱高炽,但是朱高炽达到的成就,朱棣就算是再干十年,也不见得能做到。因为在他心中,打天下、亲征才是更重要,在此过程中,其实忽略了百姓。
而且他御下极严,大臣不敢有丝毫忤逆,生怕一不小心就掉脑袋,在这样的环境下,大臣们光想着如何保命了,又如何能更好的处理政务呢。
当一位君主以强硬的手段打下天下以后,就需要有一位仁政的君主,来恢复民生,安抚百姓。如果朱棣真让朱高煦当了太子,大明朝可能就会因为连年征战,百姓负担不起,被人推翻了。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朱高炽再多做几年的皇帝,大明朝肯定会有一番新的光景。朱高炽做的这些贡献,为之后的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也让自己名垂青史。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26538.html